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龙海专利>正文

防风明火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5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打火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防风明火打火机,包括壳体、储气箱组件、明火组件、防风火组件、点火装置、供气控制机构和火苗转换机构,所述防风火组件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防风套以及位于防风套内的至少两个防风火出火口,所述明火组件包括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之间的明火针管,明火针管的出火口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心连接线的中心点处。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布局合理,更安全可靠的防风明火打火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风明火打火机
本技术涉及打火机
,特别是一种防风明火打火机。
技术介绍
目前,打火机的种类有很多,特别是我国,在金属打火机的领域中具有很大的份额。近几年,打火机的发展很快,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得到很大的进步,通常的打火机按火苗的种类分为防风打火机和明火打火机,其中防风打火机使用较高的气体喷出速度在喷嘴处形成较低的压力,使更多的空气被吸入并与燃气充分混合燃烧,喷嘴处设有储热金属丝,既便是外部风力将火焰吹灭,燃气也会被金属丝快速点燃,达到防风目的,适合在室外点烟或其它易燃物;明火打火机采用普通的出气口,气体喷出速度较低,气体点燃后形成正常明火,其火苗较清晰,通常点烟的时候用明火比较多,也比较习惯。防风打火机和明火打火机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出现了一种防风火和明火都具有的打火机,它是在两个火苗之间选,这种打火机一般包括壳体、储气箱组件、防风火组件、点火装置、供气控制机构和火苗转换机构,它的点火装置与火苗转换机构相接,点火装置压下或松开时,控制防风火组件中的混合室的空气通道的封闭或导通,发出防风火或明火,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风火的出火口一般只有一个,且明火的出火口一般防风火出火口的一侧边,这样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布局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布局合理,更安全可靠的防风明火打火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明火打火机,包括壳体、储气箱组件、明火组件、防风火组件、点火装置、供气控制机构和火苗转换机构,所述防风火组件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防风套以及位于防风套内的至少两个防风火出火口,所述明火组件包括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之间的明火针管,明火针管的出火口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心连接线的中心点处。上述技术方案中,因为防风火的火焰不是很明显,所以两个防风火出火口可提高点火效率,而且明火针管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间位置,避免靠近壳体中盖子的铰接处或点火装置中的按压键或紧贴防风套的内壁,使防风火和明火均位于防风套的中间位置,使用更安全,布局合理,更美观简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风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明火针管穿过的针管通道,该针管通道沿轴向延伸分布且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之间,所述明火针管的端部呈靠近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心位置倾斜使明火针管的出火口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心连接线的中心点处。上述技术方案中,针管通道的设置有助于固定明火针管,明火针管的出火口位于防风火出火口的上端,避免两防风火出火口之间存在间隙,影响点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针管通道朝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供明火针管伸出并倾斜的缺口。上述技术方案中,缺口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明火针管紧靠防风套的内壁,更安全可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风套上设置有将两防风火出火口隔开的隔板,隔板的最高处低于缺口。上述技术方案中,隔板的设置不仅有助于定位,还起到将两个防风火出火口隔离的作用,更安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点火装置包括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之间的点火喷嘴,防风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供连接点火喷嘴的气管穿过的点火通道,所述点火喷嘴倾斜至一边对准其中一个防风火出火口。上述技术方案中,点火通道的设置有助于固定点火喷嘴,点火喷嘴正对其中一个防风火出火口,便于点火,结构简单。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点火通道沿轴向延伸分布,与针管通道相对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两防风火出火口并排设置,因防风火出火口一般成圆形,所以两防风火出火口之间具有成V字形的空间,针管通道和点火通道对准该空间,布局合理,体积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风套的外周面设置有两相对设置的弧面凸筋,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弧面凸筋适配的凹槽。上述技术方案中,凸筋和凹槽的设置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安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风火出火口的端面低于防风套的开口端面。上述技术方案中,防风火出火口的端面较低,提高防风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防风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防风明火打火机,包括壳体1、储气箱组件、明火组件、防风火组件、点火装置、供气控制机构和火苗转换机构,所述防风火组件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防风套21以及位于防风套21内的至少两个防风火出火口22,所述明火组件包括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22之间的明火针管31,所述防风套21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明火针管31穿过的针管通道211,该针管通道211沿轴向延伸分布且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22之间。因为防风火的火焰不是很明显,所以两个防风火出火口22可提高点火效率,而且明火针管31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22的中间靠侧边的位置,避免靠近壳体1中盖子的铰接处或点火装置中的按压键,针管通道211的设置有助于固定明火针管31,布局合理,更美观简洁。此处对储气箱组件、明火组件、防风火组件、点火装置、供气控制机构和火苗转换机构不做限定,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49630.7、CN20161023614.2等专利中的结构。上述针管通道211朝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供明火针管31伸出并倾斜的缺口2111。缺口2111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明火针管31紧靠防风套21的内壁,明火针管31包括两相互平行的连接段和出火段、连接出火段和连接段的倾斜段,连接段穿设在针管通道内,出火段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心,倾斜段穿过缺口2111置于防风套21与防风火出火口22之间的间隙中。上述防风套21上设置有将两防风火出火口22隔开的隔板212,隔板212的最高处低于缺口2111。隔板212的设置不仅有助于定位,还起到将两个防风火出火口22隔离的作用,更安全。上述点火装置包括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22之间的点火喷嘴41,防风套21的内壁上设置有供连接点火喷嘴41的气管42穿过的点火通道213,所述点火喷嘴41倾斜至一边对准其中一个防风火出火口22。点火通道213的设置有助于固定点火喷嘴41,点火喷嘴41正对其中一个防风火出火口22,便于点火,结构简单。上述点火通道213沿轴向延伸分布,与针管通道211相对设置。两防风火出火口22并排设置,因防风火出火口22一般成圆形,所以两防风火出火口22之间具有成V字形的空间,针管通道211和点火通道213对准该空间,布局合理,体积小。上述防风套21的外周面设置有两相对设置的弧面凸筋214,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弧面凸筋214适配的凹槽11。凸筋和凹槽11的设置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安装。上述防风火出火口22的端面低于防风套21的开口端面。防风火出火口22的端面较低,提高防风效果。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风明火打火机,包括壳体、储气箱组件、明火组件、防风火组件、点火装置、供气控制机构和火苗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火组件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防风套以及位于防风套内的至少两个防风火出火口,所述明火组件包括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之间的明火针管,明火针管的出火口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心连接线的中心点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明火打火机,包括壳体、储气箱组件、明火组件、防风火组件、点火装置、供气控制机构和火苗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火组件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防风套以及位于防风套内的至少两个防风火出火口,所述明火组件包括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之间的明火针管,明火针管的出火口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心连接线的中心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明火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明火针管穿过的针管通道,该针管通道沿轴向延伸分布且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之间,所述明火针管的端部呈靠近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心位置倾斜使明火针管的出火口位于两防风火出火口的中心连接线的中心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明火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通道朝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供明火针管伸出并倾斜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海
申请(专利权)人:徐龙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