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油封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
技术介绍
伴随着化工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不断增长,作为基础设备之一的减速机在长时间使用后减速机端盖处易出现漏油现象,上述漏油现象不仅不符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且易引发安全和环保问题。当出现漏油现象时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更换油封从而实现密封及防止泄漏的目的,但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更换密封后仍无法解决漏油的现象,经过多方面的分析验证,在减速机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油封处的主轴上易出现划痕,而现有的油封结构无法密封划痕,从而导致更换新油封后仍无法解决漏油的问题。如果要彻底解决上述情况的漏油缺陷,只能采用更换减速机主轴的形式,但主轴更换不仅耗时、劳动强度大以及成本高,且必须使整个设备长时间停车才能更换,严重时耽误企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耗时少、劳动强度低、成本低以及能够有效防止漏油的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套装在减速机主轴外圆周且与减速机外壁相连的透盖,透盖的内端面的内侧设有密封条槽,透盖的外端面中部设有与透盖为一体结构的凸环台,凸环台的外端面设有用于安装压板的压板安装孔,凸环台的内孔直径大于减速机主轴的直径,凸环台的内孔完全覆盖在减速机主轴油封处的划痕外部。优选地,所述凸环台的内孔延伸至透盖的内部,凸环台的内孔深度不小于30mm。优选地,所述的凸环台的内孔内设置有宽密封单元。r>优选地,所述的宽密封单元为两个油封。优选地,所述的宽密封单元为盘根。优选地,所述的宽密封单元的内侧为油封,油封的外侧为盘根。优选地,所述的外侧透盖的外侧四周分别设有两个用于与减速机相连的螺栓孔。优选地,所述的密封条槽的外侧透盖内端面的下部设有至少一条回油槽。优选地,所述的回油槽为两条,分别设置在外侧透盖内端面下部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的回油槽上部设置在密封条槽的外侧,回油槽径向设置在外侧透盖内端面上,其下部设置在两个螺栓孔之间。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耗时少、劳动强度低、成本低以及能够有效防止漏油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透盖内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如图1、2、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该油封结构包括套装在减速机主轴外圆周且与减速机外壁相连的透盖1,透盖1的内端面的内侧设有密封条槽2,透盖1的外端面中部设有与透盖1为一体结构的凸环台3,凸环台3的外端面设有用于安装压板5的压板安装孔4,凸环台3的内孔直径大于减速机主轴的直径,凸环台3的内孔完全覆盖在减速机主轴油封处的划痕外部。减速机主轴油封处的划痕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平常拆卸透盖1或更换油封的过程中生产的,本技术中采用了双层密封的形式,双层密封的形式包括密封条槽2中设置的密封条以及凸环台3的内孔内部设置的宽密封单元8,双层密封相配合能够有效防止减速机主轴上的划痕漏油;透盖1和凸环台3为一体结构,该一体结构能够使双层密封更加有效的配合,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凸环台3的内孔延伸至透盖1的内部,凸环台3的内孔深度不小于30mm。减速机主轴的划痕一般出现在原有油封安装的位置左右,因此原有的油封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密封;本技术采用了加大凸环台3内孔深度的方式,将减速机主轴的划痕控制在凸环台3内孔的深度内,并对其进行密封以达到在不更换主轴的前提下防止漏油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的凸环台3的内孔内设置有宽密封单元8。所述的宽密封单元8设置在凸环台3内孔壁以及减速机主轴之间,通过外侧的压板5进行压装,以达到有效防止漏油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的宽密封单元8为两个油封。所述的宽密封单元8为盘根。所述的宽密封单元8的内侧为油封,油封的外侧为盘根。本技术提供了三种宽密封单元8的设置方案,即可采用两个油封、盘根以及油封和盘根结合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的宽密封单元8不限于上述形式,还可以包括内侧为盘根,盘根的外侧为油封等形式。通过宽密封单元8的密封能够有效防止漏油,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宽密封单元8的宽度至少为30mm,较长的密封行程能够有效防止稀油泄漏;2、宽密封单元8中内侧的密封能够阻挡大部分的稀油发生泄漏,当有少部分的稀油通过划痕穿过内侧密封时,外侧密封能够实现有效的阻挡,以实现对稀油的密封,达到防止漏油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的外侧透盖1的外侧四周分别设有两个用于与减速机相连的螺栓孔6。外侧透盖1通过螺栓孔6与减速机的外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条槽2的外侧透盖1内端面的下部设有至少一条回油槽7。通过设置回油槽7能够使减速机运行时飞溅的稀油经密封条槽2内密封条的阻挡顺利的回流到减速机的内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的回油槽7为两条,分别设置在外侧透盖1内端面下部的两侧。为了提高稀油的回流速度,避免稀油在外侧透盖1内端面的量过大为密封造成压力,因此设置两条回油槽7可以加快稀油回流。进一步地,所述的回油槽7上部设置在密封条槽2的外侧,回油槽7径向设置在外侧透盖1内端面上,其下部设置在两个螺栓孔6之间。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稀油快速进入减速机的内下部。在使用本技术时,当减速机长时间使用出现划痕后,需要更换与减速机相适配的本技术所述油封结构,首先在密封条槽2内安装适配的密封条,将透盖1通过螺栓固定在减速机的外部,需要注意的是回油槽7的底部设在减速机的底部;其次向凸环台3的内孔和减速机主轴之间填充宽密封单元8,使宽密封单元8完全覆盖减速机主轴油封处的划痕,以达到对其进行有效密封和防止漏油的目的,最后通过压板5安装凸环台3的外端面上即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耗时少、劳动强度低、成本低以及能够有效防止漏油的特点。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文的示例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变更和改造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油封结构包括套装在减速机主轴外圆周且与减速机外壁相连的透盖(1),透盖(1)的内端面的内侧设有密封条槽(2),透盖(1)的外端面中部设有与透盖(1)为一体结构的凸环台(3),凸环台(3)的外端面设有用于安装压板(5)的压板安装孔(4),凸环台(3)的内孔直径大于减速机主轴的直径,凸环台(3)的内孔完全覆盖减速机主轴油封处的划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油封结构包括套装在减速机主轴外圆周且与减速机外壁相连的透盖(1),透盖(1)的内端面的内侧设有密封条槽(2),透盖(1)的外端面中部设有与透盖(1)为一体结构的凸环台(3),凸环台(3)的外端面设有用于安装压板(5)的压板安装孔(4),凸环台(3)的内孔直径大于减速机主轴的直径,凸环台(3)的内孔完全覆盖减速机主轴油封处的划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台(3)的内孔延伸至透盖(1)的内部,凸环台(3)的内孔深度不小于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环台(3)的内孔内设置有宽密封单元(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密封单元(8)为两个油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主轴用油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新,杨娟娟,史健华,秦国胜,段世斌,郭志冰,郑立杰,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