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虹吸的隔膜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21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虹吸的隔膜泵,利用阀片弹力主动封堵进出口,加强了止流效果,避免因液体回流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阀片为环形且对称的结构,阀片的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堵块,圆柱形堵块通过多条连接筋与环形外圈连接在一起形成阀片,阀片的圆柱形堵块能匹配的设置在进液管道和出液流道上,进液管道、出液管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的对应侧均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定位筋,进液管道和进液流道的定位筋、出液管道和出液流道的定位筋均能匹配的穿过阀片的连接筋之间的空间,将阀片的环形外圈压紧,利用阀片的连接筋复位并压紧出液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隔膜泵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虹吸的隔膜泵
本技术一种防虹吸的隔膜泵,属于隔膜泵

技术介绍
传统隔膜泵受单向阀结构影响,止流效果差,无法有效阻断液体回流,客户使用时,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虹吸的隔膜泵,利用阀片弹力主动封堵进出口,加强了止流效果,避免因液体回流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虹吸的隔膜泵,包括隔膜泵本体、阀下板、阀上板和阀盖,所述阀下板的下侧匹配的设置在隔膜泵体上,所述阀上板匹配的设置在阀下板上侧,所述阀盖将阀上板和阀下板匹配的固定在隔膜泵本体上,所述阀上板上设置有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阀下板上设置有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通过设置在阀上板和阀下板之间的阀片与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对应连通,所述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与隔膜泵体的膜片上腔连通,所述阀片为环形且对称的结构,所述阀片的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堵块,所述圆柱形堵块通过多条连接筋与环形外圈连接在一起形成阀片,所述阀片的圆柱形堵块能匹配的设置在进液管道和出液流道上,所述进液管道、出液管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的对应侧均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定位筋,所述进液管道和进液流道的定位筋、出液管道和出液流道的定位筋均能匹配的穿过阀片的连接筋之间的空间,将阀片的环形外圈压紧,利用阀片的连接筋复位并压紧出液流道。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流道的端口上均设置有一个凸台,使得阀片的圆柱形堵块在常态下预压紧在进液管道和出液流道上。所述阀片为弹性橡胶。所述进液流道和出液管道为双通道结构,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流道为单通道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阀片置于阀上板和阀下板之间,工作时相当于一组单向阀。在通道上设有台阶,安装时阀片被台阶抬起,阀片受弹性力的作用,将通道口堵死,防虹吸,防回流,阀片不易被击穿阀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阀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阀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阀上板、阀片和阀下板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中阀片的主视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中:1为隔膜泵本体、2为阀下板、3为阀上板、4为阀盖、5为进液管道、6为出液管道、7为阀片、8为进液流道、9为出液流道、10为定位筋、11为凸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一种防虹吸的隔膜泵,包括隔膜泵本体1、阀下板2、阀上板3和阀盖4,所述阀下板2的下侧匹配的设置在隔膜泵体1上,所述阀上板3匹配的设置在阀下板2上侧,所述阀盖4将阀上板3和阀下板2匹配的固定在隔膜泵本体1上,所述阀上板3上设置有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所述阀下板2上设置有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所述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通过设置在阀上板3和阀下板2之间的阀片7与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对应连通,所述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与隔膜泵体1的膜片上腔连通,所述阀片7为环形且对称的结构,所述阀片7的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堵块,所述圆柱形堵块通过多条连接筋与环形外圈连接在一起形成阀片7,所述阀片7的圆柱形堵块能匹配的设置在进液管道5和出液流道9上,所述进液管道5、出液管道6、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的对应侧均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定位筋10,所述进液管道5和进液流道8的定位筋10、出液管道6和出液流道9的定位筋10均能匹配的穿过阀片7的连接筋之间的空间,将阀片7的环形外圈压紧,利用阀片7的连接筋复位并压紧出液流道9。所述进液管道5和出液流道9的端口上均设置有一个凸台11,使得阀片7的圆柱形堵块在常态下预压紧在进液管道5和出液流道9上。所述阀片7为弹性橡胶。所述进液流道8和出液管道6为双通道结构,所述进液管道5和出液流道9为单通道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阀片置于阀上板和阀下板之间,工作时相当于一组单向阀。在通道上设有台阶,安装时阀片被台阶抬起,阀片受弹性力的作用,将通道口堵死,使用时阀片的圆柱形堵块被顶起,使用完毕后,阀片的圆柱形堵块在连接筋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将道口堵死,因此泵停止工作时,液体不易打开阀片,因此避免了泵虹吸和回流。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虹吸的隔膜泵,包括隔膜泵本体(1)、阀下板(2)、阀上板(3)和阀盖(4),所述阀下板(2)的下侧匹配的设置在隔膜泵本体(1)上,所述阀上板(3)匹配的设置在阀下板(2)上侧,所述阀盖(4)将阀上板(3)和阀下板(2)匹配的固定在隔膜泵本体(1)上,所述阀上板(3)上设置有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所述阀下板(2)上设置有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所述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通过设置在阀上板(3)和阀下板(2)之间的阀片(7)与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对应连通,所述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与隔膜泵本体(1)的膜片上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7)为环形且对称的结构,所述阀片(7)的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堵块,所述圆柱形堵块通过多条连接筋与环形外圈连接在一起形成阀片(7),所述阀片(7)的圆柱形堵块能匹配的设置在进液管道(5)和出液流道(9)上,所述进液管道(5)、出液管道(6)、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的对应侧均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定位筋(10),所述进液管道(5)和进液流道(8)的定位筋(10)、出液管道(6)和出液流道(9)的定位筋(10)均能匹配的穿过阀片(7)的连接筋之间的空间,将阀片(7)的环形外圈压紧,利用阀片(7)的连接筋复位并压紧出液流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虹吸的隔膜泵,包括隔膜泵本体(1)、阀下板(2)、阀上板(3)和阀盖(4),所述阀下板(2)的下侧匹配的设置在隔膜泵本体(1)上,所述阀上板(3)匹配的设置在阀下板(2)上侧,所述阀盖(4)将阀上板(3)和阀下板(2)匹配的固定在隔膜泵本体(1)上,所述阀上板(3)上设置有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所述阀下板(2)上设置有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所述进液管道(5)和出液管道(6)通过设置在阀上板(3)和阀下板(2)之间的阀片(7)与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对应连通,所述进液流道(8)和出液流道(9)与隔膜泵本体(1)的膜片上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7)为环形且对称的结构,所述阀片(7)的中部设置有圆柱形堵块,所述圆柱形堵块通过多条连接筋与环形外圈连接在一起形成阀片(7),所述阀片(7)的圆柱形堵块能匹配的设置在进液管道(5)和出液流道(9)上,所述进液管道(5)、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
申请(专利权)人: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