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花园环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014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雨水花园环岛结构,具有环形路面、基坑和环绕该基坑设置的集水池;基坑设在环形路面内边缘以内;集水池为环状水槽,镶嵌连接在环形路面和基坑之间;基坑从上至下依次为覆盖层、种植土壤层、沙层和砾石层;基坑内还安装有渗透管,渗透管的渗透管进水端贯通集水池靠近基坑的侧壁,且该渗透管进水端不与集水池底部接触;渗透管出水端插入砾石层,该技术方案具有收集、储蓄雨水多且使得绿植养护效率提高的有益效果。另外,环形路面从外围到内侧倾斜使得雨水收集量大量提升,同时在集水池内安装泄洪管防止过多雨水灌入淹没环岛。最后,安装环形滤网和渗透管进水端滤网,通过双层过滤让水质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花园环岛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花园环岛结构。
技术介绍
环岛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交叉路口,为了增添城市的美观,通常会在环岛中间种植绿植,但是绿植需要长期养护,尤其是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浇灌,因此会无形中增加城市绿化成本。针对以上情况,为了避免环岛绿植的养护费用过高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更合理的环岛结构以实现节约水资源、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目前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雨水花园环岛结构。由于环岛类似于一个大盆的结构,可以利用并优化其本身的构造,实现从环岛周围集水的效果,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经济性的目的。因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花园环岛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环形路面、基坑和环绕该基坑设置的集水池;基坑设置在环形路面内边缘以内;集水池为环状水槽,且该集水池镶嵌连接在环形路面和基坑之间;基坑从上至下依次为覆盖层、种植土壤层、沙层和砾石层;基坑内还安装有渗透管,渗透管的渗透管进水端贯通集水池靠近基坑的侧壁,且该渗透管进水端不与集水池底部接触;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花园环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路面(1)、基坑(2)和环绕该基坑(2)设置的集水池(3);/n所述基坑(2)设置在所述环形路面(1)内边缘以内;/n所述集水池(3)为环状水槽,且该集水池(3)镶嵌连接在所述环形路面(1)和所述基坑(2)之间;/n所述基坑(2)从上至下依次为覆盖层、种植土壤层、沙层和砾石层(21);/n所述基坑(2)内还安装有渗透管(5),所述渗透管(5)的渗透管进水端(51)贯通所述集水池(3)靠近基坑(2)的侧壁,且该渗透管进水端(51)不与所述集水池(3)底部接触;所述渗透管(5)的渗透管出水端插入所述砾石层(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花园环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路面(1)、基坑(2)和环绕该基坑(2)设置的集水池(3);
所述基坑(2)设置在所述环形路面(1)内边缘以内;
所述集水池(3)为环状水槽,且该集水池(3)镶嵌连接在所述环形路面(1)和所述基坑(2)之间;
所述基坑(2)从上至下依次为覆盖层、种植土壤层、沙层和砾石层(21);
所述基坑(2)内还安装有渗透管(5),所述渗透管(5)的渗透管进水端(51)贯通所述集水池(3)靠近基坑(2)的侧壁,且该渗透管进水端(51)不与所述集水池(3)底部接触;所述渗透管(5)的渗透管出水端插入所述砾石层(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水花园环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路面(1)的高度从外向内逐渐降低,且与所述集水池(3)外侧连接处不低于所述集水池(3)的上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水花园环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管进水端(51)端口处安装有滤网(5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雨水花园环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11)的网孔为圆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明清张国兵魏明星殷小林谭佐罗谭佐芹盛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壕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