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013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属于桥梁装备领域,其结构包括上承力钢板、下承力钢板、上固定钢板、下固定钢板、调节螺栓和定位插件,所述的上承力钢板设置在下承力钢板的上部,所述的上固定钢板固定在上承力钢板的下部,所述的下固定钢板固定在下承力钢板的上部,上固定钢板与下固定钢板之间通过定位插件相固定,所述的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之间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强、精度易控制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
本技术涉及桥梁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桥梁施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受制于地形限制,线路的纵坡和曲线半径变化较为明显,其对T梁纵横坡的影响较大。常规的T梁纵横坡调节一般采用预留砂箱的形式,砂箱对精度控制较差,在T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扰动后易发生变化。若不能确保T梁的纵横坡精度,在T梁安装完成后,后期的处理费用极高,且影响整体的架梁工期及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该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强、精度易控制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承力钢板、下承力钢板、上固定钢板、下固定钢板、调节螺栓和定位插件,所述的上承力钢板设置在下承力钢板的上部,所述的上固定钢板固定在上承力钢板的下部,所述的下固定钢板固定在下承力钢板的上部,上固定钢板与下固定钢板之间通过定位插件相固定,所述的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之间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栓。每个所述的调节螺栓分别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上,两个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的调节螺母分别焊接在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上。所述的调节螺杆采用直径36mm高强螺杆,强度等级8.8级。所述的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的尺寸分别为80cm×50cm,厚度为20mm,且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净间距为24cm。所述的上固定钢板和下固定钢板为相同规格,且上下对称设置,上固定钢板包括两块,下固定钢板一块,下固定钢板设置在下承力钢板的中心位置,两块上固定钢板距上承力钢板中心向外各6cm,上固定钢板和下固定钢板的中心分别开有一个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为正方形,上固定钢板与下固定钢板之间通过定位插件插入固定孔相固定。所述的上固定钢板的下部左右两端、下固定钢板的上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为圆弧型。所述的上固定钢板和下固定钢板的尺寸分别为42cm×23cm,上固定钢板和下固定钢板中心的固定孔的边长为5cm。所述的定位插件包括两个三角形插板,两个三角形插板对称交错插入上固定钢板和下固定钢板的固定孔内。三角形插板的长30cm,高6cm。本技术的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适用性强,对不同类型的T梁均可使用;可在钢构件加工成型,现场直接使用,缩短调节T梁纵横坡的时间;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材料为工地常用材料,成本低;精度高,能够将T梁的纵横坡误差控制在1mm以内。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上固定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组成定位插件的三角形插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承力钢板,2、下承力钢板,3、上固定钢板,4、下固定钢板,5、调节螺栓,51、调节螺杆,52、调节螺母,6、定位插件,61、三角形插板,7、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5对本技术的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其结构包括上承力钢板1、下承力钢板2、上固定钢板3、下固定钢板4、调节螺栓5和定位插件6,所述的上承力钢板1设置在下承力钢板2的上部,上承力钢板1和下承力钢板2,主要担负T梁混凝土浇筑时的受力功能,上承力钢板1同时作为T梁底模使用,所述的上固定钢板3固定在上承力钢板1的下部,所述的下固定钢板4固定在下承力钢板2的上部,上固定钢板3与下固定钢板4在纵横坡调整完成后进行固定,上固定钢板3与下固定钢板4之间通过定位插件6相固定,所述的上承力钢板1和下承力钢板2之间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栓5。每个所述的调节螺栓5分别包括调节螺杆51和调节螺母52,所述的调节螺母52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上承力钢板1和下承力钢板2上,调节螺母52作为纵横坡的调节装置,两个调节螺母52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51,调节螺杆51作为上承力钢板1和下承力钢板2的连接装置,同时起到受力作用。需要调节T梁的纵横向坡度时,对调节螺杆51进行施拧调节即可,直至上承力钢板1的纵横坡与T梁一致。所述的调节螺母52分别焊接在上承力钢板1和下承力钢板2上。所述的调节螺杆51采用直径36mm高强螺杆,强度等级8.8级。调节螺杆51长度根据上下承力钢板净间距进行适当调整。所述的上承力钢板1和下承力钢板2的尺寸分别为80cm×50cm,分别对应T梁支座位置及梁底宽度,厚度为20mm,且上承力钢板1和下承力钢板2净间距为24cm。针对不同型号的T梁,适当调整上下承力钢板的宽度即可。上下承力钢板四周必须打磨平整,不得有豁口、毛边等,防止提梁时造成梁底混凝土边角破损,影响外观质量。所述的上固定钢板3和下固定钢板4为相同规格,且上下对称设置,上固定钢板3包括两块,下固定钢板4一块,下固定钢板4设置在下承力钢板2的中心位置,两块上固定钢板3距上承力钢板1中心向外各6cm,上固定钢板3和下固定钢板4的中心分别开有一个固定孔7,所述的固定孔7为正方形,上固定钢板3与下固定钢板4之间通过定位插件6插入固定孔7相固定。在T梁纵横坡调整完成后,采用定位插件插入固定,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受扰动影响精度。所述的上固定钢板3的下部左右两端、下固定钢板4的上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为圆弧型,预留出调节纵横坡的空间。所述的上固定钢板3和下固定钢板4的尺寸分别为42cm×23cm,上固定钢板3和下固定钢板4中心的固定孔7的边长为5cm。所述的定位插件6包括两个三角形插板61,两个三角形插板61对称交错插入上固定钢板3和下固定钢板4的固定孔7内。三角形插板的长30cm,高6cm。调坡器安装在制梁台座上,上承力钢板1高度与台座一致,并与支座梁靴同轴。根据T梁的纵横坡调整四角的调节螺栓5,直至上承力钢板1的纵横坡与T梁一致。然后采用加工好的定位插件6穿入上固定钢板3和下固定钢板4的固定孔7内,将整个调坡器固定牢固,防止浇筑T梁混凝土时调坡器受扰动,产生偏差。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技术之用,并非是对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其特征是:包括上承力钢板、下承力钢板、上固定钢板、下固定钢板、调节螺栓和定位插件,所述的上承力钢板设置在下承力钢板的上部,所述的上固定钢板固定在上承力钢板的下部,所述的下固定钢板固定在下承力钢板的上部,上固定钢板与下固定钢板之间通过定位插件相固定,所述的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之间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其特征是:包括上承力钢板、下承力钢板、上固定钢板、下固定钢板、调节螺栓和定位插件,所述的上承力钢板设置在下承力钢板的上部,所述的上固定钢板固定在上承力钢板的下部,所述的下固定钢板固定在下承力钢板的上部,上固定钢板与下固定钢板之间通过定位插件相固定,所述的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之间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的调节螺栓分别包括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上,两个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螺母分别焊接在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螺杆采用直径36mm高强螺杆,强度等级8.8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T梁调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的尺寸分别为80cm×50cm,厚度为20mm,且上承力钢板和下承力钢板净间距为24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马祥磊张树强黄小凡李涛李树敬徐连浩杨帆贾文龙薄建李大斌任冰心明茂刚马宏伟梁龙周传水曲超周悦龙姜林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