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曲线记录分析仪是由线阵CCD摄像机连续观测红细胞沉降过程的医疗器械,由箱体、可旋转线阵CCD摄像头、电子线路板及微型打印机组成。CCD摄像头固定在步进电机转轴上,12个血样试管等距地分布在以电机转轴为圆心的圆弧上,电机每转过3°,使相应的一个血样在CCD上成像,每个测量过程对12个血样依次扫描一遍,在1小时内共重复31次,再由单片机系统经数据处理后打印出血沉曲线、沉降速度曲线及多个红细胞流变学参数。(*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测量血液沉降参数的医疗器械。血沉检查是临床上常规的一种血液检测项目,用以获得关于红细胞沉降速度的量化指标。迄今采用的传统方法是,血沉管竖立一小时或两小时后,肉眼观察红细胞沉降后与血浆的分界面,按血沉管刻划的长度标尺,读出血沉(ESR)值,它表示在一小时(或两小时)内红细胞沉降的净高度,具有沉降速度的意义。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浪费人力,无法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无法记取在整个沉降过程中红细胞沉降速度的非线性特征,而后者包含着丰富的红细胞流变特性信息。大量临床观察表明,分析沉降过程曲线及其量化特征参数较单纯的ESR值具有更显著的病、生理意义和诊断价值。技术专利89218130.3提出了一种利用步进电机拖动扫描托板,以安装其上的光电对管检测红细胞与血浆分界面的光电—机械扫描式血沉自动测量分析仪,由于采用以步进电机驱动的丝杠—螺母传动付,工作时托板运动不平稳,其振动还会波及血样试管,影响红细胞的沉降过程,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沉曲线记录分析仪,它是以线阵光耦合器件(CCD)为传感器的摄像扫描型红细胞沉降特性分析记录装置,既能测量、分析红细胞沉降过程的动态特性,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传动机构不平稳的缺欠,且使被测样品增加到多达12个。经查新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相同的文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2、3所示,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本技术由四部分构成即箱体(含可插入12个血沉管的试样架)、可旋转线阵CCD摄像头、电子线路板及微型打印机。图1、2、3中的虚线示意表示箱体的外形,是一个带有可掀上盖、倾斜面板并由水平安装的隔板1分隔为上、下两室的近似长方体。上室内的试样架由试样托板2、支柱3构成,支柱高80毫米。试样托板上的12个可与血沉管松动配合的园孔按以步进电机转轴为园心的园弧等距分布,孔间夹角3°。隔板1上也有与试样托板同时加工的孔,以保证插入的血沉管5呈铅垂状态。摄像头2是一个由2048光敏单元线阵CCD器件、成像镜头及驱动电路构成的市售组合部件,安装在紧固于隔板1下面的步进电机主轴上。严格的装配尺寸保证步进电机自初始位置每顺时针旋转3°(即4个步进电机驱动脉冲,步距0.750/脉冲)使12个血沉管中的红细胞沉降情况依次在CCD器件上成像,并逐个完成数据采集。当步进电机自起始位置转动36°(共48个驱动脉冲)后,即已采集了12个血沉管在一定时间内的沉降数据,在电子线路控制下,步进电机逆时针旋转36°,回到初始位置。上述过程每2分钟重复一次,即1小时内共采集31组与每个血沉管中红细胞沉降速度相对应的数据,电子线路板上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后,由安装在下室的微型打印机7打印出红细胞沉降曲线、沉降速度曲线以及多种与红细胞流变特征相关的计算参数。试样架支柱的长度即CCD器件的成像空间,为80毫米,CCD器件光敏单元之间距为14微米,总线阵长度为2048×14×10-3=28.67毫米,当镜头系统的放大倍数(即物距、像距之比)满足80∶28。67时,摄像头对红细胞分界面的最高分辨率可达80/2048=0.04毫米,满足各种计算要求。本技术的电子线路板安装在倾斜面板的内侧,其中安装的操作键盘及字码管、指示灯等伸出面板之外,使操作直观、简便。其线路是一个扩展的单片微计算机系统,典型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图4中,略去了按常规方法连接的8031单片机系统外围电路。其中译码器74LS138由程序地址决定,经V1端输出至8155的CE端,用于选通扩展接口芯片8155。8155的数据/地址线AD0~AD7与8031数据/地址线AD0~AD7直接相连,实现单片机与扩展接口的通讯。8155的AD0~AD7以及PB0、PC5、接地线共11根与打印机μP40相连,实现打印机的选通、忙闲查询及数据传送。8155的PB4~PB7及PC0~PC3连接16键键盘,用于输入操作命令及包括年月日、标识数据等数字信息。8155的PB1~PB3用于输出步进电机驱动信号,它们在程序控制下按三相双三拍输出正、反向驱动步进电机的组合脉冲信号。其中一相脉冲信号(PB3)接到8155的定时器输入端TIMER IN,当8155定时计数器累积计数为4时,即步进电机转过4个步距时,8155的TIMER OUT端输出脉冲,该端接在8031外部中断请求端INT1上,引起8031执行检测CCD视频输出的中断服务程序。在中断服务程序中8031的T1(定时器1外部脉冲输入端)接收来自CCD驱动器的光生脉冲,由此标记血沉管中红细胞分界面的高度。权利要求1.血沉曲线记录分析仪属于医疗器械,由箱体、线阵CCD摄像头、电子线路板及微型打印机构成,其特征在于,近似长方体的箱体带有可掀上盖,在箱体中有一个水平安装的主隔板1使之分为上、下两室,在主隔板上装有可插入多根血沉管5的试样架2、3,在主隔板下方紧固着一只步进电机4,其转轴伸向主降板上方,并联接带有镜头光学系统、线阵CCD器件及驱动电路的摄像头6;插入血沉管的孔位于以步进电机转轴为园心的园弧上,并按夹角3°等距分布;所述的电子线路板和微型打印机7分别安装在箱体的倾斜面板内侧和下室中。专利摘要血沉曲线记录分析仪是由线阵CCD摄像机连续观测红细胞沉降过程的医疗器械,由箱体、可旋转线阵CCD摄像头、电子线路板及微型打印机组成。CCD摄像头固定在步进电机转轴上,12个血样试管等距地分布在以电机转轴为圆心的圆弧上,电机每转过3°,使相应的一个血样在CCD上成像,每个测量过程对12个血样依次扫描一遍,在1小时内共重复31次,再由单片机系统经数据处理后打印出血沉曲线、沉降速度曲线及多个红细胞流变学参数。文档编号G01N33/48GK2258617SQ9522860公开日1997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伯礼, 戴品忠, 王益民, 王津生, 王新 申请人:天津中医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血沉曲线记录分析仪属于医疗器械,由箱体、线阵CCD摄像头、电子线路板及微型打印机构成,其特征在于,近似长方体的箱体带有可掀上盖,在箱体中有一个水平安装的主隔板1使之分为上、下两室,在主隔板上装有可插入多根血沉管5的试样架2、3,在主隔板下方紧固着一只步进电机4,其转轴伸向主降板上方,并联接带有镜头光学系统、线阵CCD器件及驱动电路的摄像头6;插入血沉管的孔位于以步进电机转轴为园心的园弧上,并按夹角3°等距分布;所述的电子线路板和微型打印机7分别安装在箱体的倾斜面板内侧和下室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伯礼,戴品忠,王益民,王津生,王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医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