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起闭壳体及其构成的管式螺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801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起闭壳体及其构成的管式螺旋机,包括:上盖板、下固定板、第一上密封部、第一下密封部、第二上密封部、第二下密封部、铰接件及锁扣件。上盖板设置在下固定板的上端。第一上密封部固定在上盖板的一侧,第一下密封部固定在下固定板的一侧,第一上密封部的下端与第一下密封部的上端配合密封,第一上密封部通过铰接件与第一下密封部连接。第二上密封部固定在上盖板的另一侧,第二下密封部固定在下固定板的另一侧,第二上密封部的下端与第二下密封部的上端配合密封,第二上密封部通过锁扣件与第一下密封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起闭壳体及其构成的管式螺旋机,提高了对管式螺旋机壳体内部零件的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起闭壳体及其构成的管式螺旋机
本技术涉及螺旋机
,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起闭壳体及其构成的管式螺旋机。
技术介绍
传统管式螺旋输送机一般采用圆管作为设备壳体,内部有螺旋轴、螺旋叶片等转动部件,一旦转动部件损坏,需要把整台设备拆除,将螺旋轴从圆管壳体的一端拉出设备外,维修时极不方便。如果设备运行中出现堵料情况,传统封闭式圆管壳体无法查看设备堵料点,也无法随时排除堵料,只能把整机拆除后维修,因此传统管式螺旋输送机的固有结构,使用成本和修护成本较高。鉴于传统管式输送机的弊端,有必要设计一种创新的管式螺旋输送机壳体快速启闭装置,解决当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式螺旋机壳体难以拆卸维护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起闭壳体及其构成的管式螺旋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起闭壳体,包括:上盖板、下固定板、第一上密封部、第一下密封部、第二上密封部、第二下密封部、铰接件及锁扣件;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的上端,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固定板配合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一上密封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起闭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32)、下固定板(31)、第一上密封部(34)、第一下密封部(35)、第二上密封部(37)、第二下密封部(38)、铰接件(36)及锁扣件(33);所述上盖板(32)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31)的上端,所述上盖板(32)与所述下固定板(31)配合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一上密封部(34)固定在所述上盖板(32)的一侧,所述第一下密封部(35)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31)的一侧,所述第一上密封部(34)的下端与第一下密封部(35)的上端配合密封,所述第一上密封部(34)通过所述铰接件(36)与所述第一下密封部(35)连接;所述第二上密封部(37)固定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起闭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32)、下固定板(31)、第一上密封部(34)、第一下密封部(35)、第二上密封部(37)、第二下密封部(38)、铰接件(36)及锁扣件(33);所述上盖板(32)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31)的上端,所述上盖板(32)与所述下固定板(31)配合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一上密封部(34)固定在所述上盖板(32)的一侧,所述第一下密封部(35)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31)的一侧,所述第一上密封部(34)的下端与第一下密封部(35)的上端配合密封,所述第一上密封部(34)通过所述铰接件(36)与所述第一下密封部(35)连接;所述第二上密封部(37)固定在所述上盖板(32)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下密封部(38)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3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上密封部(37)的下端与第二下密封部(38)的上端配合密封,所述第二上密封部(37)通过所述锁扣件(33)与所述第一下密封部(3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起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密封部(34)的下端与第一下密封部(35)的上端为向配合的面状结构;所述第二上密封部(3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下密封部(38)的上端为相配合的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起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密封部(34)、第一下密封部(35)、第二上密封部(37)及第二下密封部(38)为弯折形成的方管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进
申请(专利权)人:宜都华迅智能输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