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太和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维修的汽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68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汽车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杆,第一T形杆四侧壁分别与齿轮侧壁贴合,第一T形杆截面的对角线长度为4cm,U形板内顶面固定连接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一T形杆上套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齿轮侧壁贴合,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T形杆侧壁贴合,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刹车杆侧壁固定连接有筒体,U形板与U形杆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本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实用性强,能够实现连接杆的多种样式的固定,从而间接实现了刹车杆与拉簧的连接,操作简单,降低工作难度,能够对齿轮进行有效的限位,从而保证间接保证了连接杆和U形板的位置,从而间接提高了汽车的制动性能,提高安全性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修的汽车制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汽车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常见的交通工具,因此汽车的制动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城市交通高峰期、下坡路段和较长的盘山公路上行驶时,汽车的制动性能必须要保证安全可靠,当汽车在下坡的时候,刹车片受到的阻力比平时要大,摩擦产生的热量比平时多几十倍容易损坏,在炭化降低摩擦系数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制动效果,磨损也比较大,特别长时间的下坡刹车,造成刹车片温度急速提高,高温会引起刹车片烧糊、刹车油的汽化现象使刹车失效,严重的还会引起爆胎等安全隐患,使我们的乘车安全系数降低,传统的汽车制动装置采用拉簧对刹车杆进行复位,在维修刹车时,拉簧需要于刹车杆分离,拉簧弹性系数较大,造成,拉簧不易取下,增加了工作难度,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汽车制动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维修的汽车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杆,所述刹车杆通过旋转轴与车体铰接,所述刹车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修的汽车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杆(1),所述刹车杆(1)通过旋转轴与车体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杆(1)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上贴合滑动套有U形板(5),所述U形板(5)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2),所述挂环(2)上连接有拉簧(3),所述U形板(5)侧壁固定连接有U形杆(6),所述U形杆(6)侧壁与连接杆(4)侧壁贴合,所述连接杆(4)截面为方形,所述U形板(5)顶面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栓(7),所述第一螺栓(7)底端穿过U形板(5)与连接杆(4)顶面贴合,所述连接杆(4)侧壁开有通孔(4-1),所述通孔(4-1)的直径为4cm,所述连接杆(4)侧壁贴合设有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修的汽车制动装置,包括刹车杆(1),所述刹车杆(1)通过旋转轴与车体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杆(1)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上贴合滑动套有U形板(5),所述U形板(5)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2),所述挂环(2)上连接有拉簧(3),所述U形板(5)侧壁固定连接有U形杆(6),所述U形杆(6)侧壁与连接杆(4)侧壁贴合,所述连接杆(4)截面为方形,所述U形板(5)顶面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栓(7),所述第一螺栓(7)底端穿过U形板(5)与连接杆(4)顶面贴合,所述连接杆(4)侧壁开有通孔(4-1),所述通孔(4-1)的直径为4cm,所述连接杆(4)侧壁贴合设有齿轮(8),所述齿轮(8)侧壁环形开有燕尾槽(8-1),所述燕尾槽(8-1)内贴合滑动设有两燕尾块(9),所述燕尾块(9)另一端与连接杆(4)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齿轮(8)侧壁中心处开有方形槽(8-2),所述齿轮(8)一侧壁设有第一T形杆(10),所述第一T形杆(10)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第一T形杆(10)另一端依次穿过方形槽(8-2)和通孔(4-1)固定连接有多边形块(11),所述多边形块(11)设置在U形杆(6)两横杆之间且与其表面贴合,所述第一T形杆(10)四侧壁分别与齿轮(8)侧壁贴合,所述第一T形杆(10)截面的对角线长度为4cm,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太和张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郭太和张洪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