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498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包括伸缩柱、拐形轮腿、轮轴、辅助小轮和制动机构,伸缩柱以车辆中轴线为对称轴成对设置于车辆的两侧且位于车辆的前后轮之间,伸缩柱刚性连接于车辆的底面,拐形轮腿套设于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拐形轮腿与伸缩柱的伸缩端转动连接,轮轴与拐形轮腿固定连接,辅助小轮与轮轴转动连接,拐形轮腿的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辅助小轮的转动轴线为水平方向,制动机构用于制动辅助小轮,拐形轮腿的转动角度小于车辆的前轮最大转向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加制动摩擦或者提供支撑,减小制动侧滑、车辆倾覆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动辅助轮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
技术介绍
安全与节能是汽车工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制造商和车主都对汽车的主动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乘用车基本上采用四轮制动,常常会因为地面附着力不够而使制动距离过长,引发交通事故。有时乘用车在艰难路面行驶时会遇到单轮或多轮陷入坑洞或悬空,造成车身倾覆的问题。有时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损伤爆胎车身会突然失去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通过辅助轮增加制动摩擦或者提供支撑,减小制动侧滑、车辆倾覆的发生,提高车辆安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包括伸缩柱、拐形轮腿、轮轴、辅助小轮和制动机构,所述伸缩柱以车辆中轴线为对称轴成对设置于所述车辆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轮之间,所述辅助小轮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车轮之间,所述伸缩柱刚性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底面,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向下设置,所述拐形轮腿套设于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所述拐形轮腿与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所述轮轴与所述拐形轮腿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小轮与所述轮轴转动连接,所述拐形轮腿的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所述辅助小轮的转动轴线为水平方向,所述制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辅助小轮用于制动所述辅助小轮,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设有横向的限位销,所述拐形轮腿设有与所述限位销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销受限于所述限位槽使所述拐形轮腿的转动角度小于所述车辆的前轮最大转向角度。本技术利用伸缩柱的伸缩结构在车辆紧急制动或者车轮存在悬空或爆胎时降下辅助小轮,在紧急制动时对辅助小轮也进行制动,增加与地面的摩擦从而减少制动距离,在车轮悬空或爆胎时则对辅助小轮不进行制动由辅助小轮对车辆进行辅助支撑,减少车辆倾覆的可能。通过限制辅助小轮的转向角度,在车辆紧急制动侧滑时能够提供侧向制动力以减弱汽车侧滑动作避免车辆甩尾。进一步地,为了最大程度使辅助小轮起到提高摩擦的效果,避免辅助小轮沿前轮车辙而减弱制动效果,所述辅助小轮偏离所述车辆的前轮及后轮连线设置,所述辅助小轮的轮距小于所述车辆的前轮轮距。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柱包括依次套设并滑动连接的伸缩柱外筒、伸缩柱内筒和伸缩柱活塞裙部,所述伸缩柱活塞裙部与伸缩柱活塞杆刚性连接,所述伸缩柱活塞杆下端与支架刚性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伸缩柱外筒的两侧分别用弹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机构包括轮缸支架、轮缸机体、制动摩擦片和制动盘,所述轮缸支架与所述轮轴刚性连接,所述轮缸支架设置滑动孔与所述轮缸机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孔轴线平行于所述辅助小轮的转动轴线,所述制动盘与所述辅助小轮刚性连接,所述轮缸机体设置制动凹槽,所述制动凹槽的一侧设有制动摩擦片,所述制动凹槽的另一侧设有油腔,所述油腔内设有轮缸活塞,所述轮缸活塞的前端设有制动摩擦片,所述制动盘的边缘设置于所述制动凹槽的两侧的所述制动摩擦片之间,所述轮缸活塞与所述轮缸机体之间连接有轮缸回位弹簧。进一步地,包括油箱、液压泵、伸缩柱油管和轮缸制动油管,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液压泵出口连接高压油管,所述油箱连接回油管,所述伸缩柱油管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柱连通,所述伸缩柱油管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柱油管阀片与所述高压油管和所述回油管择一连通,所述轮缸制动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轮缸制动油管的另一端通过轮缸制动油管阀片与所述高压油管和所述回油管择一连通。进一步地,包括控制器、减速度传感器、胎压传感器和轮荷传感器,所述减速度传感器、胎压传感器和轮荷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压泵、伸缩柱油管阀片和轮缸制动油管阀片动作。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利用辅助小轮在紧急制动时提供额外的摩擦力以减小制动距离,辅助小轮处于前后轮之间,由于其转向限制(转向角小于前轮转向角),因此在车辆发送侧滑时还能由辅助小轮增加侧向制动力以减轻侧滑的发生,相比于车轮制动力分配的平衡控制系统控制方式简易许多,能够用于侧滑发生后的状况。另外辅助小轮提供了额外的支撑作用,可避免车辆在窄路面行驶时造成车轮悬空侧翻。附图说明图1为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液压卡钳部件局部放大图。图3为液压控制图。图4为图1的A向视图。图5为车身侧面视图。图6为伸缩柱截面图。图7为限位销截面图。图8为液压阀门三种状态示意图。图9为车轮与辅助小轮布置示意图。图10为车轮与辅助小轮转向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结合图1至图10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在乘用车车身1底面刚性连接伸缩柱外筒2,伸缩柱外筒2内有两层结构:伸缩柱内筒4,伸缩柱活塞裙部5,三种部件由外到内依次滑动连接,使得伸缩柱内筒4及伸缩柱活塞裙部5可以上下滑动,伸缩柱活塞裙部5与伸缩柱活塞杆9刚性连接,伸缩柱活塞杆9下端与支架6刚性连接,支架6与伸缩柱外筒2两侧分别用弹簧3连接,伸缩柱活塞杆9与拐形轮腿上套筒10通过与伸缩柱活塞杆9刚性连接的限位销7和拐形轮腿上套筒10上开的限位槽8连接,拐形轮腿上套筒10开有限位槽8,限位销7在限位槽8中的最大转动角度φ1小于前轮最大转角φ(根据Ackerman转向原理)。这既可让辅助小轮25随车身1转向,又可防止辅助小轮25转多圈时制动管路缠绕。由于辅助小轮25的最大转动角度小于φ,则汽车发生侧滑时辅助小轮25会转动到极限位置,能够提供一定的侧向制动力,减弱汽车侧滑行为。辅助小轮25与前轮40,后轮41不在同一条车辙线上,避免汽车在艰难路面制动时辅助小轮25和另外四个车轮一样刚好落在附着系数小的区域,如在有积雪或结冰斑块的路面制动。拐形轮腿上套筒10与拐形轮腿11刚性连接,由于拐形轮腿11采用后拐结构,辅助小轮25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对伸缩柱外筒2轴线产生的转动力矩使辅助小轮25转动方向总是跟随车身1的方向行驶,辅助小轮25能随车身1自动转向,拐形轮腿11与轮轴13刚性连接,轮轴13通过L型轴承与法兰27连接,法兰27分别与制动盘14和辅助小轮25分别刚性连接,使得制动盘14和辅助小轮25能够同步转动,伸缩柱活塞包括伸缩柱活塞裙部5和伸缩柱活塞杆9。由于汽车制动时载荷会前移,辅助小轮25布置在车身中部靠前的位置,汽车爆胎或者某轮悬空时相当于惰轮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为了防止汽车在窄路面上外侧车轮悬空,也为了防止辅助小轮25侵占临近并行车辆的路权,更为了装有此装置的车俩不受道路宽度的约束,辅助小轮25布置在左右车辙线的内侧。轮缸支架29与轮轴13刚性连接,轮缸支架29通过轮缸垫片30与轮缸机体28滑动连接,使得制动时轮缸机体28能够通过左侧制动制动摩擦片32提供的反作用力左移直至两侧制动制动摩擦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柱、拐形轮腿、轮轴、辅助小轮和制动机构,所述伸缩柱以车辆中轴线为对称轴成对设置于所述车辆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轮之间,所述辅助小轮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车轮之间,所述伸缩柱刚性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底面,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向下设置,所述拐形轮腿套设于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所述拐形轮腿与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所述轮轴与所述拐形轮腿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小轮与所述轮轴转动连接,所述拐形轮腿的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所述辅助小轮的转动轴线为水平方向,所述制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辅助小轮用于制动所述辅助小轮,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设有横向的限位销,所述拐形轮腿设有与所述限位销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销受限于所述限位槽使所述拐形轮腿的转动角度小于所述车辆的前轮最大转向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柱、拐形轮腿、轮轴、辅助小轮和制动机构,所述伸缩柱以车辆中轴线为对称轴成对设置于所述车辆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辆的前后轮之间,所述辅助小轮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车轮之间,所述伸缩柱刚性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底面,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向下设置,所述拐形轮腿套设于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所述拐形轮腿与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所述轮轴与所述拐形轮腿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小轮与所述轮轴转动连接,所述拐形轮腿的转动轴线为竖直方向,所述辅助小轮的转动轴线为水平方向,所述制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辅助小轮用于制动所述辅助小轮,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设有横向的限位销,所述拐形轮腿设有与所述限位销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销受限于所述限位槽使所述拐形轮腿的转动角度小于所述车辆的前轮最大转向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小轮偏离所述车辆的前轮及后轮连线设置,所述辅助小轮的轮距小于所述车辆的前轮轮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应急制动多功能辅助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包括依次套设并滑动连接的伸缩柱外筒、伸缩柱内筒和伸缩柱活塞裙部,所述伸缩柱活塞裙部与伸缩柱活塞杆刚性连接,所述伸缩柱活塞杆下端与支架刚性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伸缩柱外筒的两侧分别用弹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洋赵付舟吴文叶高琳琳陈庆樟游专黄银花叶甜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