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进给液体材料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61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进给液体材料3D打印机,包括装置壳体和打印组件,所述打印组件包括激光器、可变焦振镜、升降电机、液面调节电机、调节浮块、升降底盘和光敏树脂槽,所述液面调节电机下端与调节浮块连接,所述调节浮块与升降底盘连接,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中下部设置光敏树脂槽,所述升降底盘伸入到所述光敏树脂槽内设置,所述装置壳体下端设置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包括连接杆和减震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装置壳体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减震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的此类3D打印机下端设置能够降低震动幅度的减震底座,从而降低了打印时产生的震动频率,从而降低打印时产生的偏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进给液体材料3D打印机
本技术属于3D打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无进给液体材料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光固化造型技术是典型的逐层制造法,采用光敏树脂(聚丙烯酸脂)为原料,紫外激光在工控机的控制下根据零件的分层截面信息,在光敏树脂等相应材料的液面进行逐点扫描,被扫描区域的树脂经过光聚合反应而固化,形成零件的一个分层截面,一层固化好后工作平台下降一个分层厚的距离,以便在先前固化好的零件分层截面是重新涂抹一层新的液态树脂,然后工控机控制激光再扫描下一分层截面,层与层之间也因此而紧密连接在一起没有缝隙。如此反复直至整个零件成型,其工艺流程为:a.制造数据的获取(模型设计):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造型软件中完成原型件的三维立体,并将CAD模型沿某一方向分层切片(Slice)从而得到一组薄片信息,包括每一薄片的轮廓信息和实体信息,即数据模型其转化成STL格式;b.层准备:层准备过程是指在获取了制造数据以后,在进行层层堆积成型时,扫描前每一待固化层液态树脂的准备。由于这种层堆积成型的工艺特点,必须保证每一薄层的精度,才能保证层层堆积后整个模型的精度;c.层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进给液体材料3D打印机,包括装置壳体和打印组件,所述打印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内,所述打印组件包括激光器、可变焦振镜、升降电机、液面调节电机、调节浮块、升降底盘和光敏树脂槽,所述激光器、升降电机和可变焦振镜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上层,所述升降电机下端与液面调节电机连接,所述液面调节电机下端与调节浮块连接,所述调节浮块与升降底盘连接,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中下部设置光敏树脂槽,所述升降底盘伸入到所述光敏树脂槽内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下端设置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包括连接杆和减震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装置壳体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减震弹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进给液体材料3D打印机,包括装置壳体和打印组件,所述打印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内,所述打印组件包括激光器、可变焦振镜、升降电机、液面调节电机、调节浮块、升降底盘和光敏树脂槽,所述激光器、升降电机和可变焦振镜设置在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上层,所述升降电机下端与液面调节电机连接,所述液面调节电机下端与调节浮块连接,所述调节浮块与升降底盘连接,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的中下部设置光敏树脂槽,所述升降底盘伸入到所述光敏树脂槽内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下端设置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包括连接杆和减震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装置壳体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减震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智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