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60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属于挤出机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外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口,装置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均贯穿连接有转轴,位于下方的转轴的右端安装有旋转电机,两个转轴的左端均安装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杆,装置主体外壁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工业加热垫;将物料通过入料口放入装置主体内部,启动旋转电机使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螺杆转动,将物料旋转推动至装置主体左侧,工业加热垫将物料加热融化并挤出至模具内,实验完成后,拆卸安装块与转轴,对装置主体内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
本技术涉及挤出机
,特别涉及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
技术介绍
双螺杆挤出机组的辅机主要包括放线装置、校直装置、预热装置、冷却装置、牵引装置、计米器、火花试验机、收线装置;挤出机组的用途不同其选配用的辅助设备也不尽相同,如还有切断器、吹干器、印字装置等。现有的双螺杆挤出机,一般体积较大,结构复杂,而且机筒都是加工成分段式,不可拆分,因此不便于应用在实验室中,且不方便在实验后对挤出机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具有可在实验室中应用的特点,且便于在实验后对挤出机进行清理。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外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二齿轮的下方并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均贯穿连接有转轴,位于下方的转轴的右端安装有旋转电机,两个所述转轴的左端均贯穿装置主体并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两个所述转轴的左端均安装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叶,所述装置主体外壁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工业加热垫。为了方便安装与拆卸两个转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优选的,两个所述转轴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四个所述限位块均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左侧,两个所述安装块的右侧均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扣层,所述卡扣层的右侧开设有两个限位孔。为了方便在装置主体内部加入物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优选的,所述入料口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料斗。为了方便安装挤出模具与打开端盖对装置主体内部进行清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外侧壁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为了方便在装置主体外部安装与拆卸工业加热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优选的,两个所述工业加热垫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隔热壳,两个所述隔热壳的下端安装有合页,两个所述隔热壳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贯穿连接有螺栓。为了方便为工业加热垫供给电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优选的,两个所述工业加热垫的外侧均安装有电源线,两个所述电源线分别贯穿两个隔热壳并延伸至两个隔热壳的外侧。为了减小装置输出物料时的阻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杆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尖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拆卸转轴时,将转轴向右拔出,转轴带动两个限位块从限位孔中向右移动,安装块被阻挡在装置主体内,进而拆卸两个转轴以方便清理整体装置;2.通过出料管与模具的接入口连接,进而方便装置将热熔物料挤出至模具,当实验完成并拆卸两个转轴后,螺旋拧开端盖,进而将两个螺杆取出并进行清理;3.通过将两个工业加热垫包裹在装置主体的外侧,然后通过螺栓连接两个固定板,进而将工业加热垫固定在装置主体的外侧,从而方便对装置主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主体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块与转轴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工业加热垫与隔热壳剖面图。图中:1、装置主体;101、入料口;2、加料斗;201、连接管;3、旋转电机;4、转轴;401、限位块;5、第一齿轮;501、第二齿轮;6、安装块;601、卡扣层;6011、限位孔;602、中心孔;7、螺杆;701、螺旋叶;702、尖端;8、端盖;801、出料管;9、隔热壳;901、工业加热垫;902、合页;903、固定板;904、螺栓;905、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外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口101,装置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501,第一齿轮5位于第二齿轮501的下方并与第二齿轮501啮合连接,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501的中心均贯穿连接有转轴4,位于下方的转轴4的右端安装有旋转电机3,两个转轴4的左端均贯穿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个转轴4的左端均安装有安装块6,两个安装块6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杆7,两个螺杆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叶701,装置主体1外壁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工业加热垫901。在本实施例中:将物料通过入料口101放入装置主体1内部,启动旋转电机3使第一齿轮5旋转,并由第一齿轮5带动第二齿轮50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转轴4和两个螺杆7转动,由螺旋叶701将物料旋转推动至装置主体1左侧,由工业加热垫901将物料加热融化并通过装置主体1左端挤出至模具内,实验完成后,将安装块6与转轴4拆卸,并对装置主体1内部进行清理,从而使装置适用于实验并方便清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转轴4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1,四个限位块401均位于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501的左侧,两个安装块6的右侧均开设有中心孔602,中心孔602与安装块6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扣层601,卡扣层601的右侧开设有两个限位孔6011。在本实施例中:拆卸转轴4时,将转轴4向右拔出,转轴4带动两个限位块401从限位孔6011中向右移动,安装块6被阻挡在装置主体1内,进而拆卸两个转轴4以方便清理整体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入料口10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连接管201,连接管2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料斗2。在本实施例中:加料斗2开口较大,通过加料斗2为装置主体1内部加料可避免物料撒出,实验完成后螺旋拧出连接管201,进而方便对入料口101进行清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装置主体1外侧壁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端盖8,端盖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80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出料管801与模具的接入口连接,进而方便装置将热熔物料挤出至模具,当实验完成并拆卸两个转轴4后,螺旋拧开端盖8,进而将两个螺杆7取出并进行清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外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口(101),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501),所述第一齿轮(5)位于第二齿轮(501)的下方并与第二齿轮(501)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501)的中心均贯穿连接有转轴(4),位于下方的转轴(4)的右端安装有旋转电机(3),两个所述转轴(4)的左端均贯穿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个所述转轴(4)的左端均安装有安装块(6),两个所述安装块(6)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杆(7),两个所述螺杆(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叶(701),所述装置主体(1)外壁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工业加热垫(9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外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入料口(101),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501),所述第一齿轮(5)位于第二齿轮(501)的下方并与第二齿轮(501)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501)的中心均贯穿连接有转轴(4),位于下方的转轴(4)的右端安装有旋转电机(3),两个所述转轴(4)的左端均贯穿装置主体(1)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个所述转轴(4)的左端均安装有安装块(6),两个所述安装块(6)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杆(7),两个所述螺杆(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叶(701),所述装置主体(1)外壁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工业加热垫(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轴(4)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1),四个所述限位块(401)均位于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501)的左侧,两个所述安装块(6)的右侧均开设有中心孔(602),所述中心孔(602)与安装块(6)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扣层(601),所述卡扣层(601)的右侧开设有两个限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雷网范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锐挤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