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模具自动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59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2
一种硅胶模具自动脱模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模设备技术领域;固定箱内部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的左侧噬合设置有从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的中心轴底端通过轴承旋接在固定箱的底板上,从动伞齿轮的中心轴顶端依次穿过固定箱的上侧壁和平面推力球轴承后,与放置箱下部固定,平面推力球轴承的下表面固定在固定箱上,平面推力球轴承的上表面固定在放置箱下表面,所述的放置箱上固定有下模座,下模座的底板中间开设有插轴孔,插轴孔上活动粘设有塑膜层,放置箱上侧壁的底面中间固定有气缸,注塑硅胶产品后,能够将材料摇动,以便成型效果更佳,从内底部对成型后的硅胶产品进行脱模,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模具自动脱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脱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硅胶模具自动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模具在工业化的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硅胶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硅胶产品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注塑硅胶材料到模具中,等待成型后,再将成型后的硅胶产品脱模取出,现有技术中的硅胶模具脱模方式大多是利用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得硅胶产品得以反弹力,从而脱离模具,这种长期使用后,弹簧本身的质量受损,需要更换,操作繁琐,还有现有的脱模方式,强力拉扯式的脱模,可能会对注塑后的硅胶产品产生破坏,脱模费事费力,使用不便,工作效率低,脱模困难,自动化程度低,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硅胶模具自动脱模机构,注塑硅胶产品后,能够将材料摇动,以便成型效果更佳,从内底部对成型后的硅胶产品进行脱模,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上层板、立柱和固定箱,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立柱,立柱的顶端固定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模具自动脱模机构,它包含底座(1)、上层板(24)、立柱(25)和固定箱(4),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立柱(25),立柱(25)的顶端固定在上层板(24)的底面,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固定有固定箱(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正反转电机(3)、主动伞齿轮(2)、从动伞齿轮(5)、平面推力球轴承(6)、放置箱(7)、气缸(12)、卡套(11)、液压缸(19)、轴承(23)和支柱(22),所述的固定箱(4)内部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正反转电机(3),正反转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伞齿轮(2),主动伞齿轮(2)的左侧啮合设置有从动伞齿轮(5),从动伞齿轮(5)的中心轴底端通过轴承旋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模具自动脱模机构,它包含底座(1)、上层板(24)、立柱(25)和固定箱(4),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立柱(25),立柱(25)的顶端固定在上层板(24)的底面,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固定有固定箱(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正反转电机(3)、主动伞齿轮(2)、从动伞齿轮(5)、平面推力球轴承(6)、放置箱(7)、气缸(12)、卡套(11)、液压缸(19)、轴承(23)和支柱(22),所述的固定箱(4)内部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正反转电机(3),正反转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伞齿轮(2),主动伞齿轮(2)的左侧啮合设置有从动伞齿轮(5),从动伞齿轮(5)的中心轴底端通过轴承旋接在固定箱(4)的底板上,从动伞齿轮(5)的中心轴顶端依次穿过固定箱(4)的上侧壁和平面推力球轴承(6)后,与放置箱(7)下部固定,平面推力球轴承(6)的下表面固定在固定箱(4)上,平面推力球轴承(6)的上表面固定在放置箱(7)下表面,所述的放置箱(7)上固定有下模座(13),下模座(13)的底板中间开设有插轴孔(9),插轴孔(9)上活动粘设有塑膜层(10),放置箱(7)上侧壁的底面中间固定有气缸(12),气缸(12)的输出轴穿过放置箱(7)的上侧壁后,插设在插轴孔(9)中,所述的塑膜层(10)的底面粘设有卡套(11),卡套(11)活动卡设在气缸(12)的输出轴与插轴孔(9)之间,下模座(13)上活动盖设有上模盖(17),上模盖(17)中开设有注入孔,注入孔中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义合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