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座组件及具有其的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48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基座组件及具有其的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基座组件及打磨头组件;打磨头组件固接于基座组件上;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外壳、锁紧气缸、升降台、枢转件及浮动气缸,锁紧气缸固设于所述外壳,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杆,枢转件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升降台,浮动气缸固设于所述外壳并悬挂于所述枢转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磨装置的基座组件通过锁紧气缸来实现大范围的高度调节,而通过浮动气缸来实现自动的高度微调,从而可实现打磨装置恒力高度自适应的功能,与打磨表面接触更为稳定,打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座组件及具有其的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座组件及具有其的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的铸件,塑料件,钢制品等材质工件的打磨多数采用手工或者由人工手持气动、电动打磨工具完成,但是人工对工件表面打磨作业时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危险,而且经过打磨的工件质量一致性较差,容易导致产品不良率上升,效率低下,加工后的产品表面粗糙不均匀等问题。现在也有一部分厂家开始使用机器人安装电动或气动工具进行自动化打磨,与手持打磨比较,机器人打磨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良率,用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打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工业机器人在打磨时不如人手灵活,采用机器人夹持电动、气动工具打磨针对不规则毛刺处理时,打磨工具如砂轮等(或打磨介质,这里的打磨介质是指与工件直接接触的摩擦介质)与工件表面的刚性接触容易造成打磨工具的非正常损耗如折断等,或者会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坏或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打磨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采用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座组件,包括:外壳;锁紧气缸,固设于所述外壳;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杆;枢转件,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升降台;以及浮动气缸,固设于所述外壳并悬挂于所述枢转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正杆,所述至少一个导正杆设置于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锁紧气缸的一侧,所述外壳设置对应的通孔,所述至少一个导正杆穿设于所述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枢转件分别具有对应的枢转轴及枢转座的其中之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气缸具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悬挂于所述枢转件的一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气缸具有精密调压阀及溢流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具有电路开关。一种打磨装置,包括上述基座组件及打磨头组件,所述打磨头组件固接于所述枢转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磨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基座组件的多位置气缸、同步连接于所述多位置气缸的齿条、啮合于所述齿条的齿轮、穿设所述齿轮的轴孔且固接于所述齿轮的齿轮轴、固接于所述齿轮轴的旋转件、打磨头连接座、打磨头旋转座、设置于打磨头旋转座上的打磨头,所述打磨头连接座固接于所述旋转件,所述打磨头连接座还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打磨头旋转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磨头连接座还具有限位块,以限定所述打磨头的旋转角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中轴线经过所述旋转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打磨装置的基座组件通过锁紧气缸来实现大范围的高度调节,而通过浮动气缸来实现自动的高度微调,从而可实现打磨装置恒力高度自适应的功能,与打磨表面接触更为稳定,打磨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打磨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基座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基座组件省去枢转件的示意图;图4是图2中基座组件省去外壳的示意图;图5是图2中枢转件的示意图;图6是图1的打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打磨装置省去防尘罩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虚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1的打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0是承载件的示意图;图11是旋转件的示意图;图12是图1中虚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1的打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4是图1的打磨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14,打磨装置1包括基座组件2、打磨头组件3及除尘组件4。基座组件2可用于调节设置于其上的打磨头组件3的高度,打磨头组件3用于打磨所需打磨的表面,而打磨后的碎屑或者粉尘通过除尘组件4收集。而为了提高打磨装置1的机动性,如图1所示,可将打磨装置1设置于可人力推行的小车,当然,也可将其设置于可自动移动的自移动装置上,端视打磨装置1的使用需求而定。首先介绍基座组件2。如图2至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基座组件2可用于调节打磨头组件3的高度,以使打磨头组件3自适应所要打磨表面的高度。具体而言,基座组件2包括外壳21、锁紧气缸22、升降台23、导正杆24、浮动气缸25及枢转件26。外壳21上具有电路开关,在本实施例中,将打磨装置1的所有相关控制按键都集成在外壳21上的电路开关中,使用者通过前述的电路开关即可控制打磨装置1的各个组件的运作,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各组件的控制按键单独设置,在这里,并不作限定。下面详细描述基座组件2的结构组成,锁紧气缸22固定设置于外壳21上,例如,锁紧气缸22的缸筒固设于外壳21上,而锁紧气缸2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升降台23上,通过锁紧气缸22的运作(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可带动升降台23上下运动,以配合打磨头组件3所需的工作高度。而为保证升降台23上下运动时的方向稳定,在升降台23位于锁紧气缸22的一侧还设置至少一个的导正杆24,如图4所示,外壳21上设置对应的通孔,4个导正杆24通过前述通孔伸入外壳21,以此保证在升降台23高度调整时的方向保持稳定。但,由于打磨装置1所要打磨的表面通常不为平整的表面,经常是弧面(例如飞机底部的弧形表面)或者底部高度有一定落差且连续的斜面,而锁紧气缸22通常用于大范围的上下调节,所以还需要浮动气缸25来精确地调节打磨头组件3的高度。浮动气缸25固设于外壳21上,且通过悬挂件251悬挂于枢转件26上,例如,悬挂于轴262上,而枢转件26再通过枢转轴261与升降台23上对应设置的枢转座231(通常而言为2个)枢转连接,当然,也可枢转轴设置于升降台,枢转座设置于枢转件上,只需满足其枢转要求即可。如此,利用精密调压阀及溢流阀来控制浮动气缸25的内部压力,使浮动气缸25的内部保证所需压力,当打磨头组件3升高时,浮动气缸25内压力降低,其通过调压阀来补充气体,从而浮动气缸25向上浮动而带动枢转件26向上浮动,最终驱动枢转件26枢转而实现打磨头组件3的升高;同理,当打磨头组件3降低时,浮动气缸25内部压力增大,其通过溢流阀排气实现内部压力恒定及高度的自动改变。这样,通过浮动气缸25的设置,可保证打磨头组件3始终保持与打磨表面的恒力稳定的接触,打磨效果更佳。也就是说,基座组件2通过锁紧气缸22来实现大范围的高度调节,而通过浮动气缸25来实现自动的高度微调,从而可实现打磨装置1恒力高度自适应的功能,与打磨表面接触更为稳定,打磨效果更佳。接着介绍打磨头组件3。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n锁紧气缸,固设于所述外壳;/n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杆;/n枢转件,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升降台;以及/n浮动气缸,固设于所述外壳并悬挂于所述枢转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锁紧气缸,固设于所述外壳;
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气缸的活塞杆;
枢转件,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升降台;以及
浮动气缸,固设于所述外壳并悬挂于所述枢转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正杆,所述至少一个导正杆设置于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锁紧气缸的一侧,所述外壳设置对应的通孔,所述至少一个导正杆穿设于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枢转件分别具有对应的枢转轴及枢转座的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气缸具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悬挂于所述枢转件的一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气缸具有精密调压阀及溢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学银郭敬马宏波林涛朱振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