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37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包括安装板,滑轨,母线筒固定机构,矫正进给机构,矫正装置和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母线筒固定机构,在对母线筒进行固定的时候,将母线筒置于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能够防止母线筒在矫正的时候出现滚动;通过设置矫正进给机构,在矫正的时候,手持手柄沿滑槽向安装有矫正装置的一端移动,十分方便操作人员的掌控;通过设置矫正装置,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加长轴旋转,矫正头对母线筒进行旋转矫正;通过设置矫正头,该矫正头的最大直径与母线筒的内径一致,能够保证母线筒的凹陷部被顶出,实现了母线筒的矫正,矫正效果好,效率高,且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母线筒矫正
,具体为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管型母线是利用铜管或铝合金管作为导体、外敷绝缘的一种母线产品,主要应用在我国电力建设工程中电网输电导线与变电站变压器之间的导体连接、输电线路中的跳线、电力设备中的连接导体以及大电流直流融冰装置中作过流导体,是取代传统的矩形、槽形、棒形母线和软导线的全新导体,是电力输变电系统中关键的设备(材料)之一,对输变电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母线筒在运输、堆放或者储放过程中难免出现碰撞,造成一些母线筒向内凹陷、变形,如果不对其进行矫正的话,会影响母线筒的正常使用,现有的矫正方式,是采用锤子敲打的方式进行,但是矫正效果较差,劳动强度大,以及在矫正的时候会出现滚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母线筒在运输、堆放或者储放过程中难免出现碰撞,造成一些母线筒向内凹陷、变形,如果不对其进行矫正的话,会影响母线筒的正常使用,现有的矫正方式,是采用锤子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母线筒用矫正装置包括安装板(1),滑轨(2),母线筒固定机构(3),矫正进给机构(4),矫正装置(5)和滑槽(6),所述的安装板(1)的上方通过沉孔螺栓安装有滑轨(2),该滑轨(2)的一端设置有矫正装置(5);所述的母线筒固定机构(3)与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的矫正进给机构(4)与滑槽(6)滑动连接,并与母线筒固定机构(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滑槽(6)开设在安装板(1)上,开设方向与滑轨(2)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母线筒用矫正装置包括安装板(1),滑轨(2),母线筒固定机构(3),矫正进给机构(4),矫正装置(5)和滑槽(6),所述的安装板(1)的上方通过沉孔螺栓安装有滑轨(2),该滑轨(2)的一端设置有矫正装置(5);所述的母线筒固定机构(3)与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的矫正进给机构(4)与滑槽(6)滑动连接,并与母线筒固定机构(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滑槽(6)开设在安装板(1)上,开设方向与滑轨(2)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线筒固定机构(3)包括滑座(31),下壳体(32),上壳体(33)和母线筒固定孔(34),所述的滑座(31)与滑轨(2)滑动连接,该滑座(3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下壳体(32);所述的下壳体(32)的两端通过螺栓与上壳体(33)连接;所述的母线筒固定孔(34)开设在下壳体(32)和上壳体(33)闭合后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3)两侧开设有便于安装螺栓的开口槽,在下壳体(32)两侧对应开口槽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筒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华军马红梅申桂宏黄吉华张红白建虎马建何明生戴银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腾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