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24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电机、转轴、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电机设置于反应釜顶部,其输出端与转轴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反应釜顶部且伸入反应釜内部,所述反应釜主体上端面设置进料口,下端面中心位置设置出料口,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于转轴上,其包括若干第一搅拌轴、若干连接组件、第二搅拌轴以及毛刷,所述第二搅拌轴通过若干连接组件与若干第一搅拌轴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限位座以及弹簧,所述第一搅拌轴内设置凹槽,且外侧设置有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座设置于凹槽内,所述连接杆一端与第二搅拌轴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限位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透明底漆生产的
,特别是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进行家装时所需要的木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家装时的需求,从而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涂料对木板进行涂抹油漆,使其功能不再单一,而油漆的生产过程就是将各种原材料搅拌在一起,油漆原料不同于固体颗粒原料,其原料多为液体流动性强,底漆是油漆系统的第一层,用于提高面漆的附着力、增加面漆的丰满度、提供抗碱性、提供防腐功能等,同时可以保证面漆的均匀吸收,使油漆系统发挥最佳效果,其中透明底漆也是属于底漆中的一种。现有的透明底漆在生产加工中需要对多种物料原料进行分散混合,通过反应釜进行反应,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第一,搅拌效率不好,物料混合不充分的情况;第二,反应过程中物料可能会黏附在反应釜的内壁;第三,粘附在反应釜内壁的物料硬化后无法充分搅拌,造成物料掺杂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电机、转轴、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电机设置于反应釜顶部,其输出端与转轴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反应釜顶部且伸入反应釜内部,所述反应釜主体上端面设置进料口,下端面中心位置设置出料口,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于转轴上,其包括若干第一搅拌轴、若干连接组件、第二搅拌轴以及毛刷,所述第二搅拌轴通过若干连接组件与若干第一搅拌轴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限位座以及弹簧,所述第一搅拌轴内设置凹槽,且外侧设置有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座设置于凹槽内,所述连接杆一端与第二搅拌轴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限位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且位于限位座与第一通孔之间,所述毛刷固定设置于第二搅拌轴上。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下端表面覆盖有夹套,所述夹套上端的两侧均设置蒸汽进口,且下端两侧设置冷凝水出口。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下端设置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于第二搅拌装置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搅拌轴,所述第三搅拌轴呈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下端设置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方管、过滤板,所述送料方管一侧设置第二通孔,所述送料方管内远离第二通孔一侧设置U型槽,所述过滤板一侧穿过第二通孔抵靠于U型槽底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边缘上端与下端均设置密封挡块。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挡块与过滤板连接处设置L型槽,所述L型槽内设置L型密封块。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靠近密封挡块一侧设置把手。本技术的混合送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且第二搅拌轴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搅拌轴实现活动连接,当不需要搅拌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搅拌轴抵靠于第一搅拌轴的末端,便于第一搅拌装置放入反应釜本体内,当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装置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毛刷可以紧紧贴合于反应釜本体内侧壁,防止反应过程中物料黏附在反应釜本体的内壁,同时设置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可以保证物料混合充分,搅拌效率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混合送料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搅拌装置与第二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局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送料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0-反应釜本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20-电机,30-转轴,40-第一搅拌装置,41-第一搅拌轴,411-凹槽,412-第一通孔,42-连接组件,421-连接杆,422-限位座,423-弹簧,43-第二搅拌轴,44-毛刷,50-第二搅拌装置,51-第三搅拌轴,60-夹套,61-蒸汽进口,62-冷凝水出口,70-送料装置,71-送料方管,72-过滤板,73-密封挡块,74-L型密封块,7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并给出其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其包括反应釜本体10、电机20、转轴30、第一搅拌装置40,电机20设置于反应釜顶部,其输出端与转轴30一端连接,转轴30另一端穿过反应釜顶部且伸入反应釜内部,反应釜主体上端面设置进料口11,下端面中心位置设置出料口12,第一搅拌装置40设置于转轴30上,其包括若干第一搅拌轴41、若干连接组件42、第二搅拌轴43以及毛刷44,第二搅拌轴43通过若干连接组件42与若干第一搅拌轴41连接,连接组件42包括连接杆421、限位座422以及弹簧423,第一搅拌轴41内设置凹槽411,且外侧设置有凹槽411连通的第一通孔412,限位座422设置于凹槽411内,连接杆421一端与第二搅拌轴43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412与限位座422连接,弹簧423套设于连接杆421上,且位于限位座422与第一通孔412之间,毛刷44固定设置于第二搅拌轴43上,使得在正常情况下,第二搅拌轴43在弹簧423的作用下,始终紧贴于第一搅拌轴41的末端,便于将第一搅拌装置40放入反应釜本体10内,同时设置第一搅拌轴41与第二搅拌轴43,两者垂直设置,保证物料混合充分,搅拌效率好。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电机、转轴、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电机设置于反应釜顶部,其输出端与转轴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反应釜顶部且伸入反应釜内部,所述反应釜主体上端面设置进料口,下端面中心位置设置出料口,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于转轴上,其包括若干第一搅拌轴、若干连接组件、第二搅拌轴以及毛刷,所述第二搅拌轴通过若干连接组件与若干第一搅拌轴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限位座以及弹簧,所述第一搅拌轴内设置凹槽,且外侧设置有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座设置于凹槽内,所述连接杆一端与第二搅拌轴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限位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毛刷固定设置于第二搅拌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电机、转轴、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电机设置于反应釜顶部,其输出端与转轴一端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反应釜顶部且伸入反应釜内部,所述反应釜主体上端面设置进料口,下端面中心位置设置出料口,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于转轴上,其包括若干第一搅拌轴、若干连接组件、第二搅拌轴以及毛刷,所述第二搅拌轴通过若干连接组件与若干第一搅拌轴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限位座以及弹簧,所述第一搅拌轴内设置凹槽,且外侧设置有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限位座设置于凹槽内,所述连接杆一端与第二搅拌轴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限位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毛刷固定设置于第二搅拌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下端表面覆盖有夹套,所述夹套上端的两侧均设置蒸汽进口,且下端两侧设置冷凝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透明底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德河郭显贵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祥豪涂料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