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张器,其能够对形成于消化道等的壁的孔容易地进行扩径。扩张器(30)具备:前端的外径比基端的外径小的中空形状的转动轴(31);以及设于转动轴(31)的基端的接合管(9)。在转动轴(31)的外周面(31B)设有向外部突出的螺旋状的凸部(32)。螺旋状的凸部(32)在沿转动轴(31)的轴(A)相邻的部分具有间隙。转动轴(31)具有沿轴的第一位置(P5)和第二位置(P6),上述第二位置(P6)位于比第一位置(P5)靠前端侧且外径比第一位置(P5)的外径小。螺旋状的凸部(32)的相对于轴(A)的倾斜角构成为第二位置(P6)的倾斜角比第一位置(P5)的倾斜角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扩张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扩张器。
技术介绍
公知有为了治疗而对形成于患者的消化道等的壁的孔进行扩张的扩张器。通过将扩张器的前端插入形成于壁的孔并将锥形部推入到孔中来对孔进行扩张。这种扩张器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8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该扩张器中,在向孔、狭窄部的推入阻力较高的锥形部无法确保充分的推进力,有对孔、狭窄部无法进行十分地扩张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器,其抑制空转,能够对形成于消化道等的壁的孔容易地进行扩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扩张器具备:前端的外径比基端的外径小的中空形状的转动轴;以及设于上述转动轴的上述基端的把持部。在上述转动轴的外周面设有向外部突出的螺旋状的凸部,上述螺旋状的凸部在沿上述转动轴的轴相邻的部分具有间隙,上述转动轴具有沿上述轴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述第二位置位于比上述第一位置靠前端侧且外径比上述第一位置的外径小,就上述螺旋状的凸部的相对于上述轴的倾斜角而言,上述第二位置的倾斜角比上述第一位置的倾斜角大。另外,优选上述转动轴的前端侧的一部分为外径朝向前端侧变小的锥形形状。另外,优选上述转动轴由将线材卷绕成中空形状而成的第一线圈构成。另外,优选上述螺旋状的凸部由将线材卷绕在上述转动轴的外周面而成的第二线圈构成。另外,优选上述转动轴由将线材卷绕成中空形状而成的第一线圈构成,上述螺旋状的突部由将线材卷绕在上述转动轴的外周面而成的第二线圈构成,上述第一线圈以及上述第二线圈的各线材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卷绕。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扩张器,其抑制空转,能够对形成于消化道等的壁的孔容易地进行扩径。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扩张器的整体图。图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图。图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图。图4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扩张器的整体图。图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图。图6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图。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扩张器的整体图。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图。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图。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图。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简略图。图12是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简略图。图13是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简略图。图14是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简略图。图15是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简略图。图16是表示变形例的扩张器的前端侧部分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所示的扩张器的尺寸是为了容易理解实施内容而示出的尺寸,并不是与实际的尺寸对应的尺寸。<第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扩张器1的整体图。另外,在图1中,图示左侧是向体内插入的前端侧(远位侧),右侧是由医生等手术者操作的基端侧(手边侧、近位侧)。在图1中,扩张器1具备多层体7以及与多层体7的基端连接的中空形状的接合管9,其中,多层体7包括卷绕多个金属线材而形成为中空状的第一线圈3、以及朝向与第一线圈3(朝向前端向左卷)相反的方向(朝向前端向右卷)卷绕在第一线圈3的外周面3A的由一根金属线材构成的第二线圈5。构成第一线圈3以及第二线圈5的线材例如是不锈钢以及镍-钛等超弹性合金等的金属线材、或者树脂线材。第一线圈3例如卷绕由十根不锈钢构成的金属线材而形成。第一线圈3构成为形成有从基端向前端贯通的内腔3B的中空状。第一线圈3具有主体部3C、锥形部3D、以及前端部3E。第一线圈3相当于转动轴。主体部3C位于扩张器1中的基端侧,在其基端连接有接合管9。另外,主体部3C具有从其基端遍及前端而大致恒定的外径。锥形部3D位于主体部3C的前端侧,从主体部3C的前端向前端侧延伸,构成为外径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变小。锥形部3D相当于转动轴的前端侧的一部分。前端部3E位于锥形部3D的前端侧,从锥形部3D的前端向前端侧延伸。前端部3E具有从其基端遍及前端而大致恒定的外径。这样,作为转动轴的第一线圈3构成为前端的外径比基端的外径小的中空形状。第二线圈5例如一根金属线材朝向与第一线圈3(朝向前端向左卷)相反的方向(朝向前端向右)卷绕在第一线圈3的外周面3A而成。在此,金属线材在基端侧贴紧地卷绕,在主体部3C的前端侧、锥形部3D、以及前端部3E分离地卷绕。通过第二线圈5中分离地卷绕的部分,在第一线圈3的外周面3A设有向外部(扩张器1的最外面、最外部)突出的螺旋状的凸部。该螺旋状的凸部在沿第一线圈3的轴A相邻的部分(相邻的金属线材)具有间隙。利用该螺旋状的凸部的螺纹作用,通过扩张器1的旋转操作也能够使扩张器1前进。另外,第二线圈5构成为,在沿轴A相互分离的部分,随着从主体部3C前往锥形部3D以及前端部3E,第一线圈3相对于轴A的倾斜角逐渐变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中的θ1~θ4成为θ4>θ3>θ2>θ1。即,构成为,与沿轴A的第一位置P1的倾斜角相比,第二位置P2的倾斜角变大。此外,第二位置P2是位于比第一位置P1靠前端侧且外径比第一位置P1的外径小的位置。另外,就第二线圈5的金属线材而言,相邻的金属线材间的分离量在主体部3C朝向其基端侧逐渐减小。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扩张器1(多层体7)在轴方向的刚性逐渐变化,即使进入的路径而弯弯曲曲,也能够使扩张器1容易地进入路径。本实施方式及其以后所记载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的扩张器的长度例如为2000mm、优选为1600mm~2500mm,前端部3E的长度例如为10mm、优选为0~100mm,锥形部3D的长度例如为30mm、优选为5~100mm。第一线圈3的前端的内径例如为0.7mm、优选为0.4~1.0mm,第一线圈3的基端的内径例如为1.5mm、优选为1.0~3.0mm。第二线圈5的前端的外径例如为1.84mm、优选为0.8~3.0mm,第二线圈5的基端的外径例如为2.64mm、优选为1.4mm~5.0mm。另外,第一线圈3的金属线材的直径例如为0.21mm、优选为0.1~0.5mm,第二线圈5的金属线材的直径例如为0.36mm、优选为0.1~0.5mm。另外,主体部3C中的第二线圈5(螺旋状的凸部)的倾斜角(θ1)为60°,前端部3E中的第二线圈5(螺旋状的凸部)的倾斜角(θ4)为70°,两者的比率(θ4/θ1)为1.17。此外,主体部3C中的第二线圈5(螺旋状的凸部)的倾斜角(θ1)优选为7°~82°,前端部3E中的第二线圈5(螺旋状的凸部)的倾斜角(θ4)优选为14°~87°,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张器,具备:前端的外径比基端的外径小的中空形状的转动轴;以及设于上述转动轴的上述基端的把持部,/n上述扩张器的特征在于,/n在上述转动轴的外周面设有向外部突出的螺旋状的凸部,/n上述螺旋状的凸部在沿上述转动轴的轴相邻的部分具有间隙,/n上述转动轴具有沿上述轴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述第二位置位于比上述第一位置靠前端侧且外径比上述第一位置的外径小,/n就上述螺旋状的凸部的相对于上述轴的倾斜角而言,上述第二位置的倾斜角比上述第一位置的倾斜角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3 JP PCT/JP2018/0116721.一种扩张器,具备:前端的外径比基端的外径小的中空形状的转动轴;以及设于上述转动轴的上述基端的把持部,
上述扩张器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转动轴的外周面设有向外部突出的螺旋状的凸部,
上述螺旋状的凸部在沿上述转动轴的轴相邻的部分具有间隙,
上述转动轴具有沿上述轴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述第二位置位于比上述第一位置靠前端侧且外径比上述第一位置的外径小,
就上述螺旋状的凸部的相对于上述轴的倾斜角而言,上述第二位置的倾斜角比上述第一位置的倾斜角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屋友希弘,槙英昭,高桥乃基,泽井阳,都竹麻里奈,
申请(专利权)人: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