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芯组件和具有穿刺芯组件的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64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刺芯组件,包括操作组件、穿刺芯杆和用于穿刺人体组织以形成穿刺口的穿刺尖端,操作组件被操纵以产生驱动力,穿刺芯杆包括传动组件和执行组件,传动组件传递驱动力,执行组件具有缝合执行机构,还具有定位组件、缝合组件、缝合线释放组件、缝合针头固定组件,分别用于执行缝合穿刺口时的定位、缝合出针、释放缝合线、缝合针头的接收与卡持,使得具有上述穿刺芯组件的穿刺器成为一款功能齐全、占用较少布局空间的可缝合穿刺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芯组件和具有穿刺芯组件的穿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穿刺芯组件和穿刺器,属于医疗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在腹腔手术、胸腔手术等微创外科手术中,穿刺器可以在人体的腔壁中建立进入通道,以便供吻合器或其他手术器械(如内窥镜等)进入体腔内,并提供气体进出的通道,以便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穿刺器包括穿刺芯组件和套管组件。手术时,医生一般先在患者人体组织上划开一个小切口,再将穿刺芯组件的穿刺尖端对准划开的小切口左右往复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穿刺器,使穿刺芯组件引导套管组件穿过患者人体组织的皮层;接着拔出穿刺芯组件,吻合器或其他手术器械即可通过套管组件进出患者体腔进行操作。现有的穿刺芯组件只起到穿刺的作用,在引导套管组件自人体腹部的切口进入患者体内后,即被丢弃。手术结束时,从穿刺口取出套管组件,缝合穿刺口。因微创手术的穿刺口小而深,尤其是肥胖患者的人体组织较厚,若缝合不当,患者在术后容易产生穿刺孔疝等并发症。可使用专门的缝合器械缝合穿刺口,来减少上述并发症,但是这样需要额外增加手术器械,缝合成本较高,且手术器械繁多、操作不便;并且,专门缝合穿刺口的缝合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因此可使用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器。为实现准确缝合,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器在缝合前应先对穿刺口两侧的人体组织进行定位,因此在穿刺器中需要配备能够实现定位的装置。但现有的可缝合穿刺器定位不准确,定位装置操作不便,并且在穿刺器有限的容纳空间内,如何布局驱动定位动作的装置和执行定位动作的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执行定位动作后,执行出针动作以缝合穿刺口。在实际操作中,穿刺口的缝合方式具有两种,第一种缝合方式为:缝合针头带动缝合线从穿刺口的外部进入穿刺口后,再从穿刺口的侧面穿入,从穿刺口两侧的人体组织穿出,使用这种缝合方式,不需要将缝合线事先送入体内,但缝合针头从穿刺口的侧面穿入时会对穿刺口侧面施加推力,从而使得穿刺口扩大,缝合效果不理想,并且不能缝合筋膜层;第二种缝合方式为:对穿刺口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缝合,缝合轨迹为直线,这种缝合方式不能实现对于组织的准确定位或夹持,容易导致缝合失败。以下缝合方式较为理想:缝合针头带动缝合线从穿刺口两侧的组织的最下层(即筋膜层)穿入,从穿刺口的侧面穿出,这样能够较为良好地将筋膜层缝合。但这种缝合方式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缝合驱动装置和缝合执行装置,并且需要在缝合前将缝合线送至体内。缝合驱动装置和缝合执行装置采用怎样的结构以实现相应的功能,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将缝合线容置于穿刺芯组件内、使缝合线跟随穿刺芯组件进入穿刺口内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如何在穿刺芯组件内容置缝合线、如何释放缝合线并且配合缝合出针,成为使用上述缝合方式时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在穿刺器有限的容纳空间内,缝合驱动装置、缝合执行装置、释放缝合线功能的驱动装置和执行装置如何布局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某些可缝合穿刺器中,用于缝合的缝合组件包括缝合臂以及位于缝合臂端部的缝合针头,缝合针头拴系缝合线。在缝合后,需要将缝合针头与缝合臂分离以留下缝合针头带有的缝合线。但是缝合针头和缝合臂需要较大的外力才能使两者分离,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留下缝合针头的针头接收组件对于缝合针头的固定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地实现缝合针头与缝合臂分离。因此如何提升对缝合针头的固定效果,以降低缝合臂和缝合针头分离失败的几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可缝合穿刺器不具备防止误操作的装置。另外,布置具有避免医生误操作功能的装置会占据穿刺器的容置空间,而穿刺器的容置空间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操作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被所述定位操作组件驱动从而以所述穿刺芯组件的第一轴向为中心轴线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操作组件包括拨动件,所述拨动件被施以沿着所述穿刺芯组件的周向的力,从而带动所述定位操作组件以所述穿刺芯组件的第二轴向为中心轴线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第二轴向平行但不同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向为所述穿刺芯组件的中心轴线。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进一步包括定位传动组件,所述定位传动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拨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传动组件的远端与所述定位组件的近端可驱动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传动组件的所述远端包括凸伸部,所述定位组件的所述近端包括容置槽;所述凸伸部可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构成所述可驱动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为腰形槽。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叶片,所述定位叶片进行所述转动后,露出所述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传动组件的所述远端为转环,所述凸伸部自所述转环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凸伸而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助动臂、枢转轴和定位叶片,所述助动臂自所述枢转轴的近端沿横向延伸,所述助动臂包括所述容置槽,所述定位叶片位于所述枢转轴的远端。进一步的,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机构和缝合线释放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所述关闭状态与所述开启状态的转换由所述定位组件以所述第一轴向为中心轴线转动而实现。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叶片;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定位叶片与所述穿刺芯组件的外表面齐平;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定位叶片突出于所述穿刺芯组件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叶片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穿刺芯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垂直;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定位叶片的上表面与组织形成面接触。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第一壁壳和第二壁壳;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具有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合拢,在所述终止状态下,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分离;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合拢时彼此围设形成内腔,所述内腔用于容置缝合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的大小不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相对枢转以实现所述初始状态和所述终止状态的转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壁壳和所述第二壁壳中的一个设置有有齿件;或者,所述第一壁壳和所述第二壁壳均设置有有齿件。进一步的,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还包括缝合线释放操作组件、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所述缝合线释放操作组件被按压或提拉以驱动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直线移动,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壁壳和所述第二壁壳相对枢转。进一步的,所述缝合线释放操作组件抵接于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以驱动所述缝合线传动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包括齿条。进一步的,所述齿条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局部均设置有齿,所述两个侧面的所述局部相互对称;或者,所述齿条的一个侧面的局部设置有齿。进一步的,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合拢后形成穿刺尖端,所述内腔为所述穿刺尖端的内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操作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被所述定位操作组件驱动从而以所述穿刺芯组件的第一轴向为中心轴线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2 CN 20191036736501.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操作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被所述定位操作组件驱动从而以所述穿刺芯组件的第一轴向为中心轴线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操作组件包括拨动件,所述拨动件被施以沿着所述穿刺芯组件的周向的力,从而带动所述定位操作组件以所述穿刺芯组件的第二轴向为中心轴线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第二轴向平行但不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为所述穿刺芯组件的中心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进一步包括定位传动组件,所述定位传动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拨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传动组件的远端与所述定位组件的近端可驱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传动组件的所述远端包括凸伸部,所述定位组件的所述近端包括容置槽;所述凸伸部可移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构成所述可驱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为腰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叶片,所述定位叶片进行所述转动后,露出所述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传动组件的所述远端为转环,所述凸伸部自所述转环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凸伸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助动臂、枢转轴和定位叶片,所述助动臂自所述枢转轴的近端沿横向延伸,所述助动臂包括所述容置槽,所述定位叶片位于所述枢转轴的远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机构和缝合线释放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所述关闭状态与所述开启状态的转换由所述定位组件以所述第一轴向为中心轴线转动而实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叶片;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定位叶片与所述穿刺芯组件的外表面齐平;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定位叶片突出于所述穿刺芯组件的外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叶片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穿刺芯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垂直;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定位叶片的上表面与组织形成面接触。


14.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第一壁壳和第二壁壳;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具有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合拢,在所述终止状态下,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分离;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合拢时彼此围设形成内腔,所述内腔用于容置缝合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的大小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相对枢转以实现所述初始状态和所述终止状态的转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壳和所述第二壁壳中的一个设置有有齿件;或者,所述第一壁壳和所述第二壁壳均设置有有齿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还包括缝合线释放操作组件、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所述缝合线释放操作组件被按压或提拉以驱动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直线移动,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壁壳和所述第二壁壳相对枢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释放操作组件抵接于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以驱动所述缝合线传动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包括齿条。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局部均设置有齿,所述两个侧面的所述局部相互对称;或者,所述齿条的一个侧面的局部设置有齿。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壁壳与所述第二壁壳合拢后形成穿刺尖端,所述内腔为所述穿刺尖端的内腔。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机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缝合操作组件、缝合传动组件和缝合执行组件,所述缝合操作组件通过所述缝合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缝合执行组件,所述缝合执行组件包括缝合针;所述缝合传动组件和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均包括齿条,所述齿条为同一根。


24.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包括可动件,所述可动件包括自所述可动件的端部延伸的狭缝,所述狭缝用于卡持缝合针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机构还包括缝合针头固定传动组件,所述可动件与所述缝合针头固定传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缝合针头固定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可动件做直线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头固定传动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传动环、连杆、传动管、下传动环和两个对称的助推臂,所述连杆为两个并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上传动环与两个所述连杆的近端均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的远端均与所述传动管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管的远端与所述下传动环固定连接,所述下传动环与所述两个助推臂的近端均固定连接,所述可动件为两个,所述可动件与所述助推臂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机构还包括缝合针头固定操作组件,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操作组件被按压后与所述缝合针头固定传动组件抵接从而驱动所述缝合针头固定传动组件直线移动,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操作组件被提拉后与所述缝合针头固定传动组件分离。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机构和缝合线释放机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缝合操作组件,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缝合线释放操作组件,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操作组件、所述缝合操作组件、所述缝合线释放操作组件为同一操作组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操作组件包括压盖,所述压盖被按压或提拉以使得所述同一操作组件向下移动或向上移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机构还包括阻挡臂,所述阻挡臂用于阻挡卡持所述缝合针头的所述可动件。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机构还包括接收组件,所述接收组件包括接收片,所述接收片为用于卡持所述缝合针头的的弹性网格片或弹性镂空片。


32.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机构包括两个缝合件,每个所述缝合件均包括缝合臂和缝合针头,所述缝合针头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缝合臂,缝合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缝合针头;两个所述缝合件用于被驱动而转动以实现出针缝合。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缝合件还包括齿轮;所述缝合机构还包括缝合传动组件,所述缝合传动组件包括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机构还包括缝合操作组件,所述缝合操作组件驱动所述缝合传动组件直线移动。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线释放机构,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所述缝合传动组件和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均包括齿条,所述齿条为同一根。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和缝合线释放机构,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包括缝合针头固定操作组件,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缝合线释放操作组件,所述缝合针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峰黄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