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FD的交通门限控制子区承载力估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基于MFD的交通门限控制子区承载力估计方法,属于交通控制
技术介绍
承载力原本是源于岩土与土木工程的物理概念,反映了材料在不发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随后,承载力的概念逐渐延伸至交通领域,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承载力和容量意义十分相近,反映了城市路网所能承载的车辆数与其对应的交通运行状态,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承载力不仅是城市路网规划设计和交通政策制定的重要考虑指标,更是城市交通管控的重要支撑。关于承载力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美国、日本和法国的相关学者对路网承载力的研究比较经典。美国学者Ford和Fulkerson根据最大流最小割原理创建了网络流模型,并提出标号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小割最大流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网和交通运输网络中。学者SmeedR.J在研究路网容量时发现路段通行能力和路网容量有很强的联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路段通行能力求解路网通行能力的方法。日本学者西村昂和山村信吴基于路网的拓扑结构深入地分析了路网地最大通行能力。饭田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FD的交通门限控制子区承载力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构建基于车辆出行轨迹的门限控制子区MFD;/nS2门限控制子区MFD主曲线分析:利用H-S主曲线算法对MFD进行初步拟合并计算原始MFD在主曲线上的投影,即主曲线的质心点,为后续利用函数对MFD进行拟合减少干扰;/nS3门限控制子区MFD函数拟合与承载力估计:利用多种函数对门限控制子区MFD进行拟合,建立区域累积车辆数和区域车辆出行完成流量的定量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FD的交通门限控制子区承载力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基于车辆出行轨迹的门限控制子区MFD;
S2门限控制子区MFD主曲线分析:利用H-S主曲线算法对MFD进行初步拟合并计算原始MFD在主曲线上的投影,即主曲线的质心点,为后续利用函数对MFD进行拟合减少干扰;
S3门限控制子区MFD函数拟合与承载力估计:利用多种函数对门限控制子区MFD进行拟合,建立区域累积车辆数和区域车辆出行完成流量的定量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FD的交通门限控制子区承载力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过程如下:
S11对于一条车辆出行轨迹数据X=[X1,X2,...Xn],对于任意一个轨迹点Xk,Xk时间信息为Xk基于交叉口表示的位置信息为
S12子区A包含的交叉口的集合为INTA,其中子区A边界的交叉口集合为子区A内部的交叉口集合为则,
S13对于任意时段[Ts,Te),基于车辆出行轨迹数据统计子区A的累积车辆数ACCA、边界车辆进入流量边界车辆驶出流量内部车辆进入流量和内部车辆驶出流量的方法如下:
①子区A的累积车辆数:对于一条车辆出行轨迹数据X,位置处于子区A内的轨迹点的时间信息集合为若Ts处于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则ACCA累加1,遍历所有车辆出行轨迹数据即可获得Ts时刻子区A的累积车辆数ACCA;
②子区A的边界车辆进入流量:对于一条车辆出行轨迹数据X,若存在一个轨迹点Xk处在子区A的边界交叉口,Xk的时刻介于[Ts,Te),且Xk的前一个轨迹点不在子区A内,即则子区A的边界车辆进入流量累加1,遍历所有车辆出行轨迹数据中的所有轨迹点即可获得[Ts,Te)时段子区A的边界车辆进入流量
③子区A的边界车辆驶出流量:对于一条车辆出行轨迹数据X,若存在一个轨迹点Xk处在子区A的边界交叉口,Xk的时刻介于[Ts,Te),且Xk的后一个轨迹点不在子区A内,即则子区A的边界车辆驶出流量累加1,遍历所有车辆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井新,郝一行,刘伟,柯四平,王寅朴,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