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污染物跨界传递影响的量化补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流污染补偿
,特别涉及一种河流污染物跨界传递影响的量化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跨界水污染补偿金的核算没有考虑河流上游污染物跨界传递会对下游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充分界定和量化利益相关方的水污染补偿责任需求;此外以往的跨界水污染补偿核算大多侧重于水质,忽略了河道流量,造成补偿金额和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不够严谨;以及现有跨界水污染补偿没有遵循“公平性原则”,主要以水污染损失赔偿为主,未考虑上游为水环境保护所作出的利益牺牲,忽视了补偿的奖励措施的重要性的问题。跨界水污染补偿应遵守科学性、严谨性和公平性三方面原则。目前我国跨界水污染补偿金的核算多采用过断面水质超标倍数或污染物通量核算补偿量模型的算法。这些补偿资金核算法都没有考虑到上游相关区域的河道水体污染物对下游河道断面水质的贡献率,由于河流上游污染物跨界传递会对下游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处的上游不仅仅是考核断面的前一个河道水体,还包括从背景断面至考核断面的多个河道水体单元。此外,断面流量带来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污染物跨界传递影响的量化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收集数据/n收集河流历年的水质和水量数据;/nS2、建立控制方程/n只考虑河流干流上污染物传递的沿程变化,并假定研究河段充分混合且污染物总体呈现衰减趋势,故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的基本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公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污染物跨界传递影响的量化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数据
收集河流历年的水质和水量数据;
S2、建立控制方程
只考虑河流干流上污染物传递的沿程变化,并假定研究河段充分混合且污染物总体呈现衰减趋势,故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的基本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公式如下:
式(1)中:C0为河段上断面污染物的浓度,Cx为x米后下断面污染物的浓度,x为上断面到下断面间的距离,u为设计流量下河段的平均流速,k为污染物衰减系数;
S3、计算污染物的贡献率
首先以跨界断面水质目标为基准,将出境断面所在年份污染物的月浓度与水质目标Cg的差值作为变量,代入控制方程,进而得到传递影响情况,用下三角增广矩阵B的形式表示为:
ΔCcj为将断面j所在年份的污染物月浓度与水质目标的差值;αij表示i行政单元对应j断面的浓度值,α01=ΔCc1;k为污染物衰减系数,表示上游断面经过衰减之后的污染物浓度值;α12=ΔCc2-α02,即该行政单元相应断面污染物的浓度值等于对应实测污染物的浓度减上游断面污染物的浓度;k为污染物衰减系数;
每一行中,某行政单元的水体污染物对该河道断面水质的贡献率为:
表示增广矩阵B的左边部分某一行的算术和,n为该部分的列数,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刚,朱琪,张璇,侯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