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16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辅助测量装置设置于基础与衬砌之间,包括: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转角控制装置(3)和运动支撑装置,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为空心圆盘结构,通过空心固定于所述运动支撑装置顶部,所述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地质雷达,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圆盘边缘,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中部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有效解决传统地质雷达重、人工托举费劲,并且隧道内表面不平整,怎样保证雷达天线与隧道内表面紧密贴合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结构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地质雷达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技术探测地下物体的电子设备,常常被用于电缆隧道结构质量或隧道外部空洞的检测。检测过程中,为了保证测量信号的准确性,需要将地质雷达天线与被检隧道内表面紧密贴合,并沿指定的测线前进。通常在电缆通道结构检测中使用较多的地质雷达天线型号有500MHZ、800MHZ和900MHZ等,这些天线的重量加上配套附件的重量通常都在3kg以上,人员在隧道中需长时间手持天线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往往难以保证天线与待检测隧道衬砌体表面时刻贴合,影响检测信号的采集质量;另外,电缆隧道的断面直径通常在2.5m以上,由于人的身高有限,对于隧道顶板或顶弧位置常常难以直接进行测量,目前检测时,检测人员往往需要用地质雷达配套的支杆托举天线进行检测,但实际操作难度极大,人员效率和工作效率很低,也难以保证雷达天线与隧道内表面的紧密贴合,因此,导致检测信号的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往往在检测过程中,一条隧道需要在拱顶/顶板、侧墙等部位设置多条测线,由此造成检测人员需要多次往返检测,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传统地质雷达重、人工托举费劲,并且隧道内表面不平整,怎样保证雷达天线与隧道内表面紧密贴合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辅助测量装置设置于基础与衬砌之间,包括: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转角控制装置(3)和运动支撑装置;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为空心圆盘结构,通过空心固定于所述运动支撑装置顶部;所述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地质雷达,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圆盘边缘,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中部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两个凹型杆(401)、弹性杆和支撑固定件;所述弹性杆为具有弹性的杆状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凹型杆(401);所述支撑固定件与所述弹性杆中部连接,每个凹型杆(401)都具有凹槽,所述地质雷达卡接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支撑固定件包括底托(403)和螺旋铆钉(404);所述底托(403)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螺旋铆钉(404)设置于所述凹型杆(401)边缘,用于对所述地质雷达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柔性杆(405)和支撑连接件;所述柔性杆(405)为具有弹性的杆状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托(403)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螺栓(406)和伸缩杆;所述螺栓(406)设置于所述伸缩杆上,用于对所述伸缩杆进行固定;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柔性杆(405)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包括:穿心杆(301)和转盘;所述转盘通过所述穿心杆(301)连接。优选的,所述转盘包括小转盘(302)、大转盘(303)和销栓;所述小转盘(302)与所述穿心杆(301)固定连接;所述大转盘(303)与所述穿心杆(301)活动连接,且所述大转盘(303)和小转盘(302)上均设有等角度的小孔;所述销栓插入所述等角度的小孔中。优选的,所述小转盘(302)和所述大转盘(303)呈对出现,且可为多对。优选的,所述运动支撑装置包括万向轮装置(1)、定向运动装置(2)和支撑连接装置(5);所述万向轮装置(1)和所述定向运动装置(2)与所述支撑连接装置(5)底部连接;所述支撑连接装置(5)顶部与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连接。优选的,所述万向轮装置(1)包括滚轮一(101)、穿心轴(102)、旋转轴(103)、螺纹杆(104)和连接杆(105);所述连接杆(10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接装置(5)连接,另一端为带螺纹的母口;所述螺纹杆(104)拧在所述连接杆(105)的母口上;所述穿心轴(102)通过所述旋转轴(103)与所述螺纹杆(104)活动连接;所述滚轮一(101)固定设置于所述穿心轴(102)上。优选的,所述定向运动装置(2)包括弹簧(201)、滚轮二(202)、轴承一(203)、凹型轴(204)、中部连接轴(205)、伸缩轴(206)、平衡轮(207)、轴承二(208)、导轮(209)、限位螺丝(210)和倒钩(211);所述倒钩(211)设置于所述凹型轴(204)上;所述弹簧(201)通过所述倒钩(211)连接在凹型轴(204)上;所述滚轮二(202)通过所述轴承一(203)安装于所述凹型轴(204)上;所述凹型轴(204)一端为方形杆,一端为圆形杆;所述方形杆中间段为凹型,可抽动的插在中部连接轴(205)内部;所述中部连接轴(205)为两端空心中间实心的杆,位于所述滚轮二(202)之间;在所述中部连接轴(205)边缘设置有限位螺丝(210);所述伸缩轴(206)设置于所述滚轮二(202)和平衡轮(207)之间,所述平衡轮(207)通过轴承二(208)安装在伸缩轴(206)上;且所述平衡轮(207)的半径与所述滚轮二(202)半径相同;所述凹型轴(204)包括外伸板,所述导轮(209)安装于所述外伸板上。优选的,所述支撑连接装置(5)包括外套杆(501)、内嵌杆(502)和固定螺栓(503);所述外套杆(501)一端为空心,所述内嵌杆(502)插在所述外套杆(501)内,所述固定螺栓(503)设置在外套杆(501)上,固定所述内嵌杆(502)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辅助测量装置设置于基础与衬砌之间,包括: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转角控制装置(3)和运动支撑装置,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为空心圆盘结构,通过空心固定于所述运动支撑装置顶部,所述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地质雷达,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圆盘边缘,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中部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有效解决传统地质雷达重、人工托举费劲,并且隧道内表面不平整,怎样保证雷达天线与隧道内表面紧密贴合的技术问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实现地质雷达天线机械化托举,提高雷达天线与隧道内表面的贴合度。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实现地质雷达对于拱顶或顶弧位置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高地质雷达在大断面电缆隧道中的适用性。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实现了可一次测量多个区域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设置于基础与衬砌之间,包括: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转角控制装置(3)和运动支撑装置;/n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为空心圆盘结构,通过空心固定于所述运动支撑装置顶部;/n所述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地质雷达,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圆盘边缘,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中部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测量装置设置于基础与衬砌之间,包括: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转角控制装置(3)和运动支撑装置;
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为空心圆盘结构,通过空心固定于所述运动支撑装置顶部;
所述雷达天线固定装置(4)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地质雷达,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圆盘边缘,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中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两个凹型杆(401)、弹性杆和支撑固定件;
所述弹性杆为具有弹性的杆状结构,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凹型杆(401);
所述支撑固定件与所述弹性杆中部连接,每个凹型杆(401)都具有凹槽,所述地质雷达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件包括底托(403)和螺旋铆钉(404);
所述底托(403)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螺旋铆钉(404)设置于所述凹型杆(401)边缘,用于对所述地质雷达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柔性杆(405)和支撑连接件;
所述柔性杆(405)为具有弹性的杆状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托(40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螺栓(406)和伸缩杆;
所述螺栓(406)设置于所述伸缩杆上,用于对所述伸缩杆进行固定;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柔性杆(40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控制装置(3)包括:穿心杆(301)和转盘;
所述转盘通过所述穿心杆(3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包括小转盘(302)、大转盘(303)和销栓;
所述小转盘(302)与所述穿心杆(301)固定连接;所述大转盘(303)与所述穿心杆(301)活动连接,且所述大转盘(303)和小转盘(302)上均设有等角度的小孔;所述销栓插入所述等角度的小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转盘(302)和所述大转盘(303)呈对出现,且可为多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雷王志钢马山青董超刘赫刘俊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