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06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属于除湿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水箱;冷凝水回收管路,一端与水箱连通;低温除湿机,水箱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低温除湿机的换热盘管构成循环回路;溢流管路,用于连通水箱和锅炉;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组,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组,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溢流控制阀组。针对现有技术中回收方式不合理、不规范、浪费量大、污染环境、损坏市政管网、消耗自来水和天然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它的回收利用设计更利于锂电车间环境使用,符合国家环境指标,真正达到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
技术介绍
废热回收装置用于各种汽水换热器或生产工艺流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的回收。冷凝水是高质量的水,COD等指标基本达到纯水指标,而且它含大量的热量,温度高,高达80-90°,所有在蒸汽供热系统中收冷凝水是节能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废热利用装置用于需求热量的设备,由于收集的是高温水,能量是守恒的,只要需求消耗热量,就可以采用,利用冷凝水是一项经济又实用的措施。锂电有大量涂布机及换热机组,产生大量冷凝水,现对收集冷凝水除了部分打回锅炉再利用以外,还大部分需采用自来水混合降温后排放,损坏大,浪费严重,自来水消耗量大,地下管网损坏严重及管网细菌再生,导致严重影响环境,设计不严谨不合理,还增加了锅炉自来水补水量、处理量及昂贵的天燃气耗量。锂电对生产环境要求高,大量采用恒温恒湿环境,特别30%湿度以下环境占这个锂电工厂大半面积,30%湿度基本采用除湿机,除湿机需消耗大量热量烘干转轮,运行能耗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回收方式不合理、不规范、浪费量大、污染环境、损坏市政管网、消耗自来水和天然气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它的回收利用设计更利于锂电车间环境使用,符合国家环境指标,真正达到零排放。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包括水箱;冷凝水回收管路,一端与水箱连通;低温除湿机,水箱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低温除湿机的换热盘管构成循环回路;溢流管路,用于连通水箱和锅炉;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组,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组,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溢流控制阀组。可选地,所述水箱内设有散流管,所述散流管与第二管路或冷凝水回收管路相连通,所述散流管表面分布有若干散流孔。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和水箱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组。可选地,还包括板式换热装置,所述板式换热装置内设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水箱通过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构成循环回流,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一端通过第六管路与锅炉的蒸汽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七管路与水箱或冷凝水回收管路连通,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第四控制阀组,所述第五管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组,所述第六管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组,所述第七管路上设有第七控制阀组。可选地,所述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通过旁通管路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旁通控制阀组。可选地,所述溢流控制阀组包括回收泵,所述回收泵与第六管路通过蒸汽回收管路连通,所述蒸汽回收管路上设有蒸汽回收控制阀组。可选地,所述水箱上设有排污装置。可选地,所述水箱上设有排气装置。可选地,所述水箱上设有高温液位计。可选地,所述溢流控制阀组在溢流管路上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溢流控制阀组通过平衡管安装于溢流管路上,所述平衡管的中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平衡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口。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冷凝水回收管路收集其余设备产生的冷凝水供低温除湿机当做热源使用,冷凝水的温度足有满足低温除湿机的温度需求,使原本需要通过自来水混合降温后排放的冷凝水具有新的用途,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是一种非常可观节能减排、合理的设计。(2)本专利技术中多余的冷凝水可供锅炉使用,实现了冷凝水的多种用途,锅炉产生的蒸汽可通过板式换热装置对水箱内的冷凝水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水箱内的冷凝水水温得到保证,符合低温除湿机的工作需求,整套系统在实现除湿目的的同时并没有其他产物,真正达到零排放,解决了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的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的平衡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的散流管的结构示意图;1、水箱;2、冷凝水回收管路;3、低温除湿机;31、第一管路;311、第一控制阀组;32、第二管路;321、第二控制阀组;33、第三管路;331、第三控制阀组;4、溢流管路;41、溢流控制阀组;411、回收泵;42、平衡管;421、进水口;422、出水口;5、锅炉;6、板式换热装置;61、第一换热通道;62、第二换热通道;7、第四管路;71、第四控制阀组;8、第五管路;81、第五控制阀组;9、第六管路;91、第六控制阀组;10、第七管路;101、第七控制阀组;11、旁通管路;111、旁通控制阀组;12、蒸汽回收管路;121、蒸汽回收控制阀组;13、排污装置;14、排气装置;15、高温液位计;16、散流管;161、散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1-3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结合附图1-3,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包括水箱1;冷凝水回收管路2,一端与水箱1连通;低温除湿机3,水箱1通过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2与低温除湿机3的换热盘管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第一管路31与水箱1的连接口设于水箱1的右侧端面上,并高于水箱1下端面20-50cm,所述第二管路32与水箱1的连接口设于水箱1的左侧断面上,并低于水箱1上端面30-50cm;溢流管路4,用于连通水箱1和锅炉5;所述第一管路31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组311,所述第二管路32上设有第二控制阀组321,所述溢流管路4上设有溢流控制阀组4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1具体的材质为厚度不小于30mm的耐高温保温材质,耐高温保温材料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采用上述设计有助于提高冷凝水在水箱1内的温度保持。于本实施例中,低温除湿机3只需50-80°热水给转轮再生换热即可,低温除湿机3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低温除湿机3可为中央空调,由于锂电厂房有大量恒温房间,到冬季需加热,水箱1收集的冷凝水,经与中央空调换热盘管进行换热,解决了中央空调电加热能耗大,及电热管安全性问题,大大节省了能耗。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低温除湿机3可为浴室换热盘管,由于锂电厂房配套员工宿舍,考虑员工生活环境,配套浴室,每天需加热,特别下班时间段,水箱1收集的冷凝水,经与浴室换热盘管进行交换,解决了浴室电加热能耗大,及电热管安全性问题,也大大节省了能耗。于本实施例中,冷凝水回收管路2的另一端可与涂布机、组合空调、除湿机等使用蒸汽的换热设备的冷凝水出口相连接以收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冷凝水可通过冷凝水回收管路2进入水箱1内,水箱1内的热水通过第一管路31与低温除湿机3的换热盘管进行换热,换热后的低温热水通过第二管路32回流至水箱1内与热水混合,水箱1内的冷凝水可通过冷凝水回收管路2不断补充进来,因此水箱1内的水温不会过低,水温一般被控制在70-80℃之间以满足低温除湿机3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箱;/n冷凝水回收管路,一端与水箱连通;/n低温除湿机,水箱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低温除湿机的换热盘管构成循环回路;/n溢流管路,用于连通水箱和锅炉;/n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组,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组,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溢流控制阀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
冷凝水回收管路,一端与水箱连通;
低温除湿机,水箱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低温除湿机的换热盘管构成循环回路;
溢流管路,用于连通水箱和锅炉;
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组,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组,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溢流控制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有散流管,所述散流管与第二管路或冷凝水回收管路相连通,所述散流管表面分布有若干散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水箱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式换热装置,所述板式换热装置内设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水箱通过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构成循环回流,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一端通过第六管路与锅炉的蒸汽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七管路与水箱或冷凝水回收管路连通,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第四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斯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