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扎用钩及绑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92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绑扎用钩及绑扎设备,包括绑扎柄,绑扎柄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可由绑扎位置向下摆动切换至脱钩位置的钩头;当对绑扎点进行绑扎时,钩头处于绑扎位置,钩头水平扭转将扎丝系紧在绑扎点上,系紧后将绑扎柄向上拖拽,钩头受力向下摆动至脱钩位置,从系紧的扎丝扣上脱离,而当完全从扎丝上脱离后,钩头自动恢复至绑扎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脱钩等优点;脱钩时,不再如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绑扎柄和钩头水平向一侧运动从绑扎扣中脱离,而是仅带动绑扎柄向上运动即可实现钩头的脱钩动作,通过简化脱钩动作使得绑扎用钩更加适用于操作空间狭小的区域,有效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绑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绑扎用钩及绑扎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绑扎用钩及绑扎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中,钢筋是整个建筑物的核心构件,需要使用扎丝对横纵钢筋进行绑扎,绑扎的固定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为了能够快速的对横纵钢筋进行绑扎,人们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钢筋绑扎钩。钢筋绑扎钩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手握紧绑扎钩的尾端进行扭转,将扎丝系紧在绑扎点上。手动绑扎时,当扎丝绑扎完成后,需要使用者水平朝向一侧将钩头从系好的绑扎扣上退出,保证钩头可以顺利脱钩。但是由于脱钩过程中,需要使用者水平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如果操作空间较小时,非常不便于使用者操作,增加了操作难度,进而导致效率较低;采用绑扎设备进行自动绑扎时,为了保证绑扎设备可以在多个绑扎点之间转场切换,因此每次绑扎后,需要带动钩头向上运动,绑扎设备对准绑扎点后,钩头再下降至绑扎工位,绑扎完成后再向上运动复位,绑扎设备运动至下一绑扎点进行绑扎;但是为了使得钩头可以顺利脱钩,因此脱钩时需要绑扎设备带动钩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脱钩后绑扎设备再带动钩头向上运动复位,因此自动绑扎时,为了保证顺利脱钩,绑扎设备需要增加了一个操作步骤,效率较低,同样,当操作空间较小时,非常不便于钩头的水平移动,操作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脱钩、适用于操作空间狭小区域的绑扎用钩,降低操作难度,并且有效提高绑扎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绑扎用钩,包括绑扎柄,所述绑扎柄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可由绑扎位置向下摆动切换至脱钩位置的钩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钩头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绑扎柄的底端,所述销轴外套装有迫使所述钩头朝向绑扎位置摆动的绑钩复位扭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绑扎柄的底端设置有容纳所述钩头在绑扎位置与脱钩位置之间摆动切换的安装凹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钩头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倾斜便于脱钩的脱钩平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钩头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绑扎柄一侧的扎丝位置处对应设置有防止扭转过程中扎丝滑脱的扎丝防脱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扎丝防脱槽为弧形槽或V型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钩头为与所述绑扎柄之间垂直的水平直钩或与所述绑扎柄之间倾斜的倾斜直钩。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钩头为弯钩。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绑扎柄的底端向下弯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钩头铰接在所述弯折部的外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绑扎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绑扎用钩。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绑扎用钩,包括绑扎柄,所述绑扎柄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可由绑扎位置向下摆动切换至脱钩位置的钩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钩头可以由绑扎位置切换至脱钩位置,当对绑扎点进行绑扎时,所述钩头处于绑扎位置,钩头水平扭转将扎丝系紧在绑扎点上,系紧后将所述绑扎柄向上拖拽,所述钩头受力向下摆动至脱钩位置,从系紧的扎丝扣上脱离,而当完全从扎丝上脱离后,所述钩头自动恢复至绑扎位置,等待下一次绑扎动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脱钩等优点;脱钩时,不再如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绑扎柄和钩头水平向一侧运动从绑扎扣中脱离,而是仅带动所述绑扎柄向上运动即可实现钩头的脱钩动作,由此可知,通过简化脱钩动作使得绑扎用钩更加适用于操作空间狭小的区域,有效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绑扎效率。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由绑扎位置摆动至脱钩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侧视图;图中:1-绑扎柄;2-钩头;3-销轴;4-绑钩复位扭簧;5-安装凹槽;6-安装臂;7-脱钩平面;8-扎丝防脱槽;9-转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绑扎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绑扎用钩;如图1至图4所示,绑扎用钩,包括绑扎柄1,所述绑扎柄1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可由绑扎位置向下摆动切换至脱钩位置的钩头2。所述钩头2主要应用于大型建筑、桥梁、高铁等需要预埋钢筋行业,当然也可以用于将其他非钢筋交叉物件绑扎在一起将其相互系紧。当操作者手动绑扎时,所述绑扎用钩可以单独使用,当自动绑扎时,将所述绑扎用钩安装在绑扎设备上结合使用。所述钩头2可以由绑扎位置切换至脱钩位置,当对绑扎点进行绑扎时,所述钩头2处于绑扎位置,钩头2水平扭转将扎丝系紧在绑扎点上,系紧后将所述绑扎柄1向上拖拽,所述钩头2受力向下摆动至脱钩位置,从系紧的扎丝扣上脱离,而当完全从扎丝上脱离后,所述钩头2自动恢复至绑扎位置,等待下一次绑扎动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脱钩等优点;脱钩时,不再如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绑扎柄1和钩头2水平向一侧运动从绑扎扣中脱离,而是仅带动所述绑扎柄1向上运动即可实现钩头2的脱钩动作,由此可知,通过简化脱钩动作使得绑扎用钩更加适用于操作空间狭小的区域,有效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绑扎效率。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述钩头2通过销轴3铰接在所述绑扎柄1的底端,所述销轴3外套装有迫使所述钩头2朝向绑扎位置摆动的绑钩复位扭簧4。所述绑钩复位扭簧4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绑扎柄1的底端,所述绑钩复位扭簧4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钩头2上,通过所述绑钩复位扭簧4的自身特性将所述钩头2拉回至绑扎位置;所述绑钩复位扭簧4套装在所述销轴3外,保证所述钩头2绕着所述销轴3的轴线旋转。参见图1,所述绑扎柄1的底端设置有容纳所述钩头2在绑扎位置与脱钩位置之间摆动切换的安装凹槽5,所述安装凹槽5两侧的安装臂6与所述钩头2两侧面配合实现扭矩的传递,所述绑扎柄1上的扭矩主要通过所述安装臂6传递至所述钩头2上,如果扭矩不通过所述安装臂6传递,那么扭矩就主要通过所述销轴3传递,这样对所述销轴3的破坏较大,且扭矩传递效果较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钩头与所述绑扎柄之间通过一个转接座9进行连接,所述绑扎柄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接座9,所述钩头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转接座9的底端,相应的所述安装凹槽5是设置在所述转接座9的底端。当然所述转接座9可以与所述钩头为一个整体结构。参见图2,所述钩头2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倾斜便于脱钩的脱钩平面7,当所述绑扎柄1推动所述钩头2向上运动时,所述脱钩平面7可以更加顺利的从系紧的扎丝扣内脱离,减少所述钩头2脱离时的阻力。参见图2和图3,所述钩头2为与所述绑扎柄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绑扎用钩,包括绑扎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柄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可由绑扎位置向下摆动切换至脱钩位置的钩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绑扎用钩,包括绑扎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柄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可由绑扎位置向下摆动切换至脱钩位置的钩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扎用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绑扎柄的底端,所述销轴外套装有迫使所述钩头朝向绑扎位置摆动的绑钩复位扭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扎用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柄的底端设置有容纳所述钩头在绑扎位置与脱钩位置之间摆动切换的安装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扎用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倾斜便于脱钩的脱钩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扎用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绑扎柄一侧的扎丝位置处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民王红兵史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理工华汇潍坊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