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动态交联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到一种三动态交联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聚合物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综合破坏,内部会产生微裂纹,随着裂纹的扩大,最终导致材料力学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将自修复功能引入聚合物材料,使得材料能够自动修复损伤,避免其受到进一步破坏,有利于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安全性。动态可逆非共价键(如氢键、静电作用、金属配位键、主客体作用等)能在温和条件下实现自修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Chen等人(JMaterChemA,2015,3(6):2924-2933)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N-甲基二乙醇胺及丙磺酸内酯制备两性聚氨酯,其断裂样品放在潮湿条件下几分钟再于50℃下干燥2h即能实现自修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9280143A公开了一种基于咪唑-金属配位键交联的自修复弹性体,其在在30℃和80℃下修复5h的修复效率可分别达到62.2%和98.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978763B报道了以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动态交联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二异氰酸酯、低聚二元醇和二氨基吡啶加入反应体系,并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升温至70~90℃反应3~6h;/n然后将磺酸内酯或羧酸内酯逐滴加入反应体系中,于70~90℃反应1~3h;/n将金属盐加入上述反应体系中,室温下反应6~12h,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室温干燥1~3天,再于40℃真空干燥1~3天,得到所述的三动态交联自修复聚氨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动态交联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二异氰酸酯、低聚二元醇和二氨基吡啶加入反应体系,并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升温至70~90℃反应3~6h;
然后将磺酸内酯或羧酸内酯逐滴加入反应体系中,于70~90℃反应1~3h;
将金属盐加入上述反应体系中,室温下反应6~12h,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室温干燥1~3天,再于40℃真空干燥1~3天,得到所述的三动态交联自修复聚氨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三动态交联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低聚二元醇、二氨基吡啶摩尔比为3:(0.5~2.5):(0.5~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三动态交联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三动态交联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二元醇为聚碳酸酯二醇和聚四氢呋喃二醇,两者分子量均在1000以上。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冒海燕,何雪梅,朱淼,朱青鹏,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