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66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的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污水水质采集与分析步骤:采集调节池中的污水的水质信息;并根据水质信息的评判标准,对采集到的水质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污水的水质等级;S2、污水处理步骤:根据获得的水质评价等级对污水的处理策略进行计算和调整,使生物反应器按照优化运行策略对输送来的污水进行处理;S3、泥水分离步骤: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二沉池中,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计算加药量和加药模式,向二沉池内加入絮凝药剂,污水在二沉池中进行沉降,待污水中的污泥沉降后,将二沉池中的水排出二沉池,沉降的污泥排入到污泥干化池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污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的处理
,具体为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指的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这一过程。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水成分已愈来愈复杂。在处理一些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污水时,就需要运用生物法进行处理,也就是采用微生物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由于污水具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生物法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操作管理方便可靠和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在利用生物法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通常都会采用生物反应器净化污水,在生物反应器中装入生物填料,利用生物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考虑到污水的水量波动比较大,如凌晨时分水量少、晚饭前后(做饭、洗漱等)用水量大,且水质参数变化也比较大,因此,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都会根据污水的最大处理量采购污水处理设备,并采用统一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然而,由于污水的水质和水量的波动比较大,现有的处理方式就会显得处理效率低。如在某一时间内涌入了一些水质较佳但水量较大的污水,由于水量大,因此处理污水的时间就会很长,效率低,且能耗较高;又比如某一时段涌入一批少量但污染严重的污水,虽然水量小,但是由于污染严重,处理后的污水不能达到排放的标准,处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统一的处理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污水的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污水水质采集与分析步骤:采集调节池中的污水的水质信息;并根据水质信息的评判标准,对采集到的水质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污水的水质等级;采集水质信息时,调节池中的原位水质检测模块对污水进行原位检测,调节池中的异位水质检测模块对污水进行异位检测;S2、污水处理步骤:根据获得的水质等级对污水的处理策略进行计算和调整,使生物反应器按照优化运行策略对输送来的污水进行处理;S3、泥水分离步骤: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二沉池中,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计算加药量和加药模式,通过加药箱向二沉池内加入絮凝药剂,污水在二沉池中进行沉降,待污水中的污泥沉降后,将二沉池中的水排出,沉降的污泥排入污泥干化池中;S4、污泥干化步骤:污泥干化池的过滤层对排入的污泥进行过滤,过滤出来的水被输送回调节池中。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相比较,本方案中1.根据污水的水质信息确定污水的处理策略,如当需要处理的污水量较大时,利用多个生物反应器对污水同时进行处理,在污水水质较差时,提高生物反应器的转速,从而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2.在采集污水的水质信息时,对污水进行原位检测和异位检测,从而实现对水质更为全面的检测,以实现对水质更为全面的分析;3.由于在二沉池中沉降后的污泥中还含有大量的水,因此本方案中还设置有污泥干化步骤对沉降的污泥进行过滤,过滤出来的水又会被输送到调节池中进行处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在污水处理步骤中,在污水处理步骤中,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处、中部以及出水处的水质检测模块对污水进行检测。有益效果:通过对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处、中部以及出水处的水质进行检测,实现对水质更为全面的检测。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在污水处理步骤中,在污水水质采集与分析步骤中,水质检测模块的原位水质检测单元的pH探头、DO探头以及SS探头对污水进行检测,水质检测模块的异位水质检测单元的COD测定仪、氨氮测定仪、总氮测定仪以及总磷测定仪对污水进行检测。说明:本方案中的COD是化学需氧量,DO是溶解氧,SS为悬浮物。有益效果:利用原位水质检测单元以及异位检测单元对水质的多个参数进行检测,使得得到的水质信息更全面。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在泥水分离步骤中,二沉池中的SS探头对二沉池中的污水水质进行检测,加药箱根据检测结果向二沉池加入絮凝药剂。有益效果:利用SS探头对二沉池的水质进行检测以方便加药箱对加入的絮凝药剂量进行调整,保证二沉池对污水的沉降效果。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在污水处理步骤中,DO探头或/和pH探头上集成的温度探头对污水温度进行检测。有益效果:温度探头的设置实现了对水质更为全面的检测,即将温度探头集成到DO探头或/和pH探头则可以有效地减小探头的体积,方便探头的配置和部署。优选方案五: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污水处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2-1、当前污水被评判为高等水质时,调节池中的污水分别进入不同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处理;S2-2、当前污水被评判为低等水质时,调节池中的污水依次经过多个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处理;S2-3、在当前污水被评判为差等水质时,调节池中的污水在多个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环流处理。说明:以两个生物反应器为例,分别为第一生物反应器和第二生物反应器,本方案中的环流处理指的是污水从第一生物反应器排出到第二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处理,而经过第二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被再次送回到第一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处理,以此循环。有益效果:在水质较差时,需要将污水多次送入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处理,直到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在水质中等时,污水通过多个生物反应器的处理即可达到排放标准,而在水质较好时,污水则只需要经过一次生物反应器的处理即可满足排放标准,因此根据不同的水质等级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效污水处理工艺中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效污水处理工艺中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实施例二中生物反应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生物反应器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污水处理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高效污水处理工艺中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实施例三采样筒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纵截面示意图;图7为图5中连接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污水进水管1、污水水泵2、调节池3、遮挡箱310、溢流口311、进水泵312、电动阀313、电子流量计314、回流管315、截至阀316、生物反应器4、笼体41、转轴412、径向分隔板413、轴向分隔板414、侧壁415、侧板416、分隔室418、池底419、排泥管420、电磁阀421、反应池430、进水管431、出水管432、防溢管433、二沉池5、加药箱6、污泥干化池7、进水阀81、出水阀82、连通阀83、环流管841、环流阀84、外壳9、进液缝91、连接板901、连接件903、封闭块93、封板95。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如附图1所示:如图1与图6所示,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污水水质采集与分析步骤:采集调节池中的污水的水质信息;并根据水质信息的评判标准,对采集到的水质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污水的水质等级;采集水质信息时,调节池中的原位水质检测模块对污水进行原位检测,调节池中的异位水质检测模块对污水进行异位检测;/nS2、污水处理步骤:根据获得的水质等级对污水的处理策略进行计算和调整,使生物反应器按照优化运行策略对输送来的污水进行处理;/nS3、泥水分离步骤: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二沉池中,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计算加药量和加药模式,通过加药箱向二沉池内加入絮凝药剂,污水在二沉池中进行沉降,待污水中的污泥沉降后,将二沉池中的水排出,沉降的污泥排入污泥干化池中;/nS4、污泥干化步骤:污泥干化池的过滤层对排入的污泥进行过滤,过滤出来的水被输送回调节池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水质采集与分析步骤:采集调节池中的污水的水质信息;并根据水质信息的评判标准,对采集到的水质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污水的水质等级;采集水质信息时,调节池中的原位水质检测模块对污水进行原位检测,调节池中的异位水质检测模块对污水进行异位检测;
S2、污水处理步骤:根据获得的水质等级对污水的处理策略进行计算和调整,使生物反应器按照优化运行策略对输送来的污水进行处理;
S3、泥水分离步骤: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二沉池中,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计算加药量和加药模式,通过加药箱向二沉池内加入絮凝药剂,污水在二沉池中进行沉降,待污水中的污泥沉降后,将二沉池中的水排出,沉降的污泥排入污泥干化池中;
S4、污泥干化步骤:污泥干化池的过滤层对排入的污泥进行过滤,过滤出来的水被输送回调节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污水处理步骤中,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处、中部以及出水处的水质检测模块对污水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高相李超申渝张海东陈佳王建辉高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