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66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步骤: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排入集水池,集水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和动植物油的上浮;S2、降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步骤:将污水首先通过叠螺机,投加助凝剂,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该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可以高效率的降低污水中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并且所分离处理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可以进行再次资源回收和利用,而且确保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COD、氨氮及总氮的处理在一个水池内采用低溶解氧的处理方法,运行电费为常规处理方法的50%,节省了能源消耗,降低了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余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厨余垃圾具有高有机物含量(有机物含量约占干物质质量的80%以上)、高含水率(80%~90%)、高油、高盐分等特点。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堆肥法、厌氧发酵法、生化处理机法、饲料化技术,但是不管采取哪种处理方法,都需要对厨余垃圾进行分选压榨,过程中都会产生污水,而且不管哪种方法,在后续的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都会排放出一部分污水。以上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污水成分复杂,悬浮物含量高,悬浮物含量、CODCr含量、动植物油含量及总氮含量特别高(悬浮物含量20000~60000mg/L、CODCr含量40000~120000mg/L、动植物油含量(1000~5000mg/L及总氮含量1000~5000mg/L),严重影响着污水的处理。而现有技术中对污水处理的工艺通常为:污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池-厌氧池-好氧池-膜处理系统-达标排放。在这些处理工作中,污水处理过程中在进生化系统之前的处理设施对于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去除效率较低,造成生化处理系统负荷大,运行不稳定;极其容易造成膜处理系统污堵;最终造成处理系统效率下降,处理成本高;工艺中对于总氮的去除效率低,基本无法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污水处理过程中在进生化系统之前的处理设施对于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去除效率较低,造成生化处理系统负荷大,运行不稳定;极其容易造成膜处理系统污堵;最终造成处理系统效率下降,处理成本高;工艺中对于总氮的去除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步骤: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排入集水池,集水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和动植物油的上浮;S2、降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步骤:将污水首先通过叠螺机,投加助凝剂,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S3、调节均匀水量水质步骤:叠螺机出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和动植物油的上浮;S4、再次降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步骤:调节池内污水经泵提升至气浮,通过气浮,投加助凝剂,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S5、生化降解COD和氮步骤:气浮出水自流至生化池,污水在生化池内通过低溶解氧的控制技术,脱氮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同时同步降解COD、氨氮和总氮含量;S6、再次生化降解COD和氮步骤: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污水排入硝化反硝化二级生化处理池,污水在生化池内通过兼氧和好氧工艺,再次降解COD、氨氮和总氮;S7、除磷步骤: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污水排入气浮系统或沉淀池,加入除磷剂和助凝剂,降低磷的含量后满足直接排放标准排放。优选的,将S2步骤中的沉淀收集后与S4步骤中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动植物油的含量。优选的,将S5步骤和S6步骤降低COD、氨氮和总氮的含量。优选的,在S7步骤降低总磷的含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高效率的降低污水中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并且所分离处理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可以进行再次资源回收和利用,而且确保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2、对于COD、氨氮及总氮的处理在一个水池内采用低溶解氧(溶解氧DO为0.3~0.8mg/L)的处理方法,运行电费为常规处理方法的50%,节省了能源消耗,降低了处理成本。3、低溶解氧技术采用高污泥浓度(MLSS~10000mg/L),为常规的2倍,相同的效率下减少的生化池的占地面积。4、低溶解氧技术采用高倍比的回流技术,确保了在同一个生化池内生物环境的稳定性。5、低溶解氧技术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控制技术,相比常规的脱氮技术,更少的能源及碳源消耗,降低了处理成本。6、采用二级硝化反硝化工艺,确保了出水氨氮及总氮的达标。7、无需采用膜处理技术做的相应的排放标准,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步骤: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自流排入集水池,集水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和动植物油的上浮造成板结;S2、降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步骤:将污水通过提升泵泵入叠螺机,投加有机助凝剂,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叠螺机脱水后的污泥主要为有机的固体物和动植物油,可以直接进入厨余垃圾的处理系统进行再次处理;S3、调节均匀水量水质步骤:叠螺机出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和动植物油的上浮而造成板结;S4、再次降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步骤:调节池内污水经泵提升至气浮,通过气浮,投加助凝剂,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气浮污泥排入污泥池进行后续脱水处理,气浮出水自流进入后续生化处理系统;S5、生化降解COD和氮步骤:气浮出水自流至生化池,污水在生化池内通过低溶解氧的控制技术(溶解氧DO为0.3~0.8mg/L),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同时同步降解COD、氨氮和总氮含量;S6、再次生化降解COD和氮步骤: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污水排入二级硝化反硝化生化处理池,污水在生化池内通过兼氧和好氧工艺,再次降解COD、氨氮和总氮;S7、除磷步骤: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污水排入气浮系统或沉淀池,加入除磷剂和助凝剂,降低磷的含量后满足直接排放标准排放,气浮污泥排入污泥池进行后续脱水处理。本专利技术中,将S2步骤中的沉淀收集后与S4步骤中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动植物油的含量。本专利技术中,将S5步骤和S6步骤降低COD、氨氮和总氮的含量。本专利技术中,在S7步骤降低总磷的含量。综上所述:该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可以高效率的降低污水中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并且所分离处理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可以进行再次资源回收和利用,而且确保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COD、氨氮及总氮的处理在一个水池内采用低溶解氧(溶解氧DO为0.3~0.8mg/L)的处理方法,运行电费为常规处理方法的50%,节省了能源消耗,降低了处理成本;低溶解氧技术采用高污泥浓度(MLSS~10000mg/L),为常规的2倍,相同的效率下减少的生化池的占地面积;低溶解氧技术采用高倍比的回流技术,确保了在同一个生化池内生物环境的稳定性;低溶解氧技术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控制技术,相比常规的脱氮技术,更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收集步骤: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排入集水池,集水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和动植物油的上浮;/nS2、降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步骤:将污水首先通过叠螺机,投加助凝剂,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nS3、调节均匀水量水质步骤:叠螺机出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和动植物油的上浮;/nS4、再次降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步骤:调节池内污水经泵提升至气浮,通过气浮,投加助凝剂,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nS5、生化降解COD和氮步骤:气浮出水自流至生化池,污水在生化池内通过低溶解氧的控制技术,脱氮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同时同步降解COD、氨氮和总氮含量;/nS6、再次生化降解COD和氮步骤: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污水排入硝化反硝化二级生化处理池,污水在生化池内通过兼氧和好氧工艺,再次降解COD、氨氮和总氮;/nS7、除磷步骤: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污水排入气浮系统或沉淀池,加入除磷剂和助凝剂,降低磷的含量后满足直接排放标准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步骤: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排入集水池,集水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和动植物油的上浮;
S2、降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步骤:将污水首先通过叠螺机,投加助凝剂,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
S3、调节均匀水量水质步骤:叠螺机出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和动植物油的上浮;
S4、再次降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步骤:调节池内污水经泵提升至气浮,通过气浮,投加助凝剂,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的含量;
S5、生化降解COD和氮步骤:气浮出水自流至生化池,污水在生化池内通过低溶解氧的控制技术,脱氮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同时同步降解COD、氨氮和总氮含量;
S6、再次生化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景成环境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