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红建专利>正文

一种活性炭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64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制备工艺,步骤一、干燥碾磨:对木屑干燥后进行炭化以及磨粉处理,得到干燥的碳粉;步骤二、加工成型:用模具将炭粉加工成圆柱形的炭块,并开设若干蜂窝状通孔;步骤三、清洗炭块:对成型后的炭块进行水洗,去除炭块表面的杂质;步骤四、干燥炭块:对清洗后的炭块进行干燥,去除炭块蜂窝状通孔内的水分;其中,步骤四所述对清洗后的炭块进行干燥过程中,采用一种活性炭制备机械配合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对圆柱形活性炭蜂窝孔内进行干燥时存在以下的问题:蜂窝孔内壁上会有部分水分渗入到活性炭表层,难以进行充分干燥,容易导致水分残留;无法实现输送和烘干同步进行,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活性炭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活性炭表面会形成无数细小孔隙,从而使得活性炭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能力。根据活性炭的外形,通常分为粉状和粒状两大类;粒状活性炭又有圆柱形、球形、空心圆柱形和空心球形以及不规则形状的破碎炭等,其中圆柱形活性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为了增加圆柱形活性炭的表面积,通常会在圆柱形活性炭上开设蜂窝状的通孔。圆柱形活性炭成型后需要经过清洗然后烘干,现有的活性炭制备工艺中,对圆柱形活性炭的蜂窝孔进行干燥时存在以下的问题:(1)蜂窝孔内壁上会有部分水分渗入到活性炭表层,难以进行充分烘干,容易导致水分残留;(2)无法实现输送和烘干同步进行,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制备工艺,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对圆柱形活性炭蜂窝孔内进行干燥时存在以下的问题:(1)蜂窝孔内壁上会有部分水分渗入到活性炭表层,难以进行充分干燥,容易导致水分残留;(2)无法实现输送和烘干同步进行,加工效率较低。(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干燥碾磨:对木屑干燥后进行炭化以及磨粉处理,得到干燥的碳粉。步骤二、加工成型:用模具将炭粉加工成圆柱形的炭块,并开设若干蜂窝状通孔。步骤三、清洗炭块:对成型后的炭块进行水洗,去除炭块表面的杂质。步骤四、干燥炭块:对清洗后的炭块进行干燥,去除炭块蜂窝状通孔内的水分。其中,步骤四所述对清洗后的炭块进行干燥过程中,采用一种活性炭制备机械配合完成,所述活性炭制备机械包括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导轨,导轨上沿前后方向水平滑动配合有电动滑板,电动滑板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上安装有限位板和限位块,限位板与圆柱形活性炭外壁相互配合,限位块与圆柱形活性炭的蜂窝状通孔内壁相互配合。安装台和限位块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气孔。安装台上通过支架水平固定安装顶板,顶板下表面安装有干燥机构。对圆柱形炭块的蜂窝状通孔进行干燥过程中,圆柱形炭块放置在安装台上,通过限位板和限位块对圆柱形活性炭进行水平方向的固定,通过电动滑板在导轨上自前往后的运动对圆柱形活性炭进行输送。干燥机构包括限位套、升降台、升降板、通气管、气泵、气道、密封圈、密封块、L型杆、导向板、第一磁铁、卡套、匚型架和第二磁铁。限位套竖直固定安装在顶板下表面,限位套底部形成开口且限位套内竖直滑动安装有升降台,升降台底面通过连接杆水平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底面竖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与圆柱形活性炭的蜂窝状通孔位置对应的通气管,升降板顶面固定安装有气泵,通气管内开设有连通气泵的气道。气道底部端口呈环状分布在通气管的外侧壁上。通气管外侧壁上位于气道底部端口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与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壁相互配合的密封圈,通气管底面固定安装有与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壁相互配合的密封块。升降台左右外侧壁固定安装有L型杆,导轨左右两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板,导向板顶面自前往后逐渐升高,L型杆底面与导向板顶面相互配合。升降台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顶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磁铁配合的卡套。导轨上位于导向板前方固定安装有匚型架,匚型架上水平固定安装有与顶板顶面相互配合的第二磁铁。电动滑板在导轨最前端位置时,L型杆底面位于导向板顶面的最前端,即导向板顶面最低点,升降台位于限位套内的最低点。通气管位于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且气道底部端口位于活性炭蜂窝状通孔的底部。通过气泵经气道从密封圈、密封块以及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壁组成的环形封闭空间内抽气,使得环形封闭空间内的气压降低。密封圈上方的空气以及密封块下方的空气在气压作用下进入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壁的微孔中,并从环形封闭空间内的通孔内壁处吹出,将环形封闭空间位置的通孔内壁内的水分带出,带出的水汽经气道从气泵处排出。随着电动滑板带动安装台和圆柱形活性炭沿着导轨自前往后运动,顶板、限位套、升降台和L型杆也同步自前往后运动。由于L型杆底面与导向板顶面相互配合,且导向板顶面自前往后逐渐升高,故L型杆在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逐渐升高,并带动升降台、升降板、通气管、密封圈和密封块同步上升,从而对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壁进行自下而上干燥。电动滑板带动安装台和圆柱形活性炭沿着导轨自前往后运动到导轨最后端时,密封块离开活性炭蜂窝状通孔顶部,干燥机构完成对活性炭蜂窝状通孔的干燥。同时,第一磁铁卡入卡套内,通过卡套的限位作用将升降台限制在限位套内的最高点。操作人员将干燥完成的圆柱形活性炭从安装台上取下,然后电动滑板带动安装台沿着导轨自后往前运动,在此过程中,升降台始终位于限位套内的最高点。当电动滑板接近导轨最前端的位置时,操作人员将待干燥的圆柱形活性炭放置到安装台上,通过限位板和限位块对圆柱形活性炭进行水平方向的固定。电动滑板到达导轨最前端的位置时,第一磁铁正好移动至第二磁铁正下方,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互斥力作用将第一磁铁向下推出卡套,升降台不再受到限位作用并和L型杆同步沿着限位套自由下落,直至L型杆底面抵压到导向板顶面,在此过程中,通气管伸入圆柱形活性炭蜂窝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机构还包括电热板,限位块的顶面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镂空的电热板。通过电热板对密封块下方的空气加热,从而通过热空气对蜂窝孔内壁中渗入的水分进行烘干,从而提高干燥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机构还包括通槽和环形气囊。通气管外侧壁上位于气道的上方开设有连通气道的通槽,通槽内设有单向阀门,通气管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通通槽的环形气囊。干燥机构工作过程中,气道内的空气推开单向阀门进入环形气囊内将环形气囊充满,通过环形气囊对密封圈上方的空气进行密封,阻止密封圈上方冷空气进入密封圈和密封块之间,提高进入密封圈和密封块之间热空气的量,从而提高干燥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机构中,L型杆底面转动安装有与导向板顶面滚动配合的滚轮,以降低L型杆底面与导向板顶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L型杆和导向板的使用寿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机构中,升降台顶面竖直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顶端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面,以对升降台的下落过程起到缓冲作用,避免L型杆底面撞击到导向板顶面造成损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机构中,第一磁铁为球形磁铁。卡套为橡胶卡套,且卡套内部形成与第一磁铁相互配合的球形卡槽。以增加卡套对第一磁铁的限位效果,确保电动滑板带动安装台沿着导轨自后往前运动过程中升降台不会自由下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机构中,第一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第一磁铁沿左右方向固定安装在升降台的顶面。第二磁铁为条形磁铁,且第二磁铁沿左右方向分布。通过多个第一磁铁和卡套的配合,进一步确保了电动滑板带动安装台沿着导轨自后往前运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干燥碾磨:对木屑干燥后进行炭化以及磨粉处理,得到干燥的碳粉;/n步骤二、加工成型:用模具将炭粉加工成圆柱形的炭块,并开设若干蜂窝状通孔;/n步骤三、清洗炭块:对成型后的炭块进行水洗,去除炭块表面的杂质;/n步骤四、干燥炭块:对清洗后的炭块进行干燥,去除炭块蜂窝状通孔内的水分;/n其中,步骤四所述对清洗后的炭块进行干燥过程中,采用一种活性炭制备机械配合完成,所述活性炭制备机械包括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导轨(1),导轨(1)上沿前后方向水平滑动配合有电动滑板(2),电动滑板(2)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台(3),安装台(3)上安装有限位板(4)和限位块(5),限位板(4)与圆柱形活性炭外壁相互配合,限位块(5)与圆柱形活性炭的蜂窝状通孔内壁相互配合;安装台(3)和限位块(5)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气孔(6);安装台(3)上通过支架水平固定安装顶板(7),顶板(7)下表面安装有干燥机构(8);/n干燥机构(8)包括限位套(81)、升降台(82)、升降板(83)、通气管(84)、气泵(85)、气道(86)、密封圈(87)、密封块(88)、L型杆(89)、导向板(810)、第一磁铁(811)、卡套(812)、匚型架(813)和第二磁铁(814);限位套(81)竖直固定安装在顶板(7)下表面,限位套(81)底部形成开口且限位套(81)内竖直滑动安装有升降台(82),升降台(82)底面通过连接杆水平安装有升降板(83);升降板(83)底面竖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与圆柱形活性炭的蜂窝状通孔位置对应的通气管(84),升降板(83)顶面固定安装有气泵(85),通气管(84)内开设有连通气泵(85)的气道(86);气道(86)底部端口呈环状分布在通气管(84)的外侧壁上;通气管(84)外侧壁上位于气道(86)底部端口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与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壁相互配合的密封圈(87),通气管(84)底面固定安装有与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壁相互配合的密封块(88);/n升降台(82)左右外侧壁固定安装有L型杆(89),导轨(1)左右两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板(810),导向板(810)顶面自前往后逐渐升高,L型杆(89)底面与导向板(810)顶面相互配合;升降台(82)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811),顶板(7)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磁铁(811)配合的卡套(812);导轨(1)上位于导向板(810)前方固定安装有匚型架(813),匚型架(813)上水平固定安装有与顶板(7)顶面相互配合的第二磁铁(8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干燥碾磨:对木屑干燥后进行炭化以及磨粉处理,得到干燥的碳粉;
步骤二、加工成型:用模具将炭粉加工成圆柱形的炭块,并开设若干蜂窝状通孔;
步骤三、清洗炭块:对成型后的炭块进行水洗,去除炭块表面的杂质;
步骤四、干燥炭块:对清洗后的炭块进行干燥,去除炭块蜂窝状通孔内的水分;
其中,步骤四所述对清洗后的炭块进行干燥过程中,采用一种活性炭制备机械配合完成,所述活性炭制备机械包括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导轨(1),导轨(1)上沿前后方向水平滑动配合有电动滑板(2),电动滑板(2)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台(3),安装台(3)上安装有限位板(4)和限位块(5),限位板(4)与圆柱形活性炭外壁相互配合,限位块(5)与圆柱形活性炭的蜂窝状通孔内壁相互配合;安装台(3)和限位块(5)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通气孔(6);安装台(3)上通过支架水平固定安装顶板(7),顶板(7)下表面安装有干燥机构(8);
干燥机构(8)包括限位套(81)、升降台(82)、升降板(83)、通气管(84)、气泵(85)、气道(86)、密封圈(87)、密封块(88)、L型杆(89)、导向板(810)、第一磁铁(811)、卡套(812)、匚型架(813)和第二磁铁(814);限位套(81)竖直固定安装在顶板(7)下表面,限位套(81)底部形成开口且限位套(81)内竖直滑动安装有升降台(82),升降台(82)底面通过连接杆水平安装有升降板(83);升降板(83)底面竖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与圆柱形活性炭的蜂窝状通孔位置对应的通气管(84),升降板(83)顶面固定安装有气泵(85),通气管(84)内开设有连通气泵(85)的气道(86);气道(86)底部端口呈环状分布在通气管(84)的外侧壁上;通气管(84)外侧壁上位于气道(86)底部端口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与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壁相互配合的密封圈(87),通气管(84)底面固定安装有与活性炭蜂窝状通孔内壁相互配合的密封块(88);
升降台(82)左右外侧壁固定安装有L型杆(89),导轨(1)左右两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板(810),导向板(810)顶面自前往后逐渐升高,L型杆(89)底面与导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建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胡红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