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用植物活性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686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食品添加剂用植物活性炭,包括以下步骤:物料粉碎:收集秸秆,将收集的秸秆经过阳光15‑20天充分的干燥,通过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成粉碎为大小为40‑50目的粒径,在粉碎后的秸秆内加入干燥粉碎后的褐煤,通过60目筛,得混合原料物料成形:通过物料成型装置将S1中的混合原料挤压成块状物料物料碳化:将S2中得到的秸秆粉碎物和褐煤粉碎物形成的混合原料的块状物料送至送至炭化炉中进行炭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秸秆内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资源再次利用,这些矿物质盐经热化学转化后在灰分中富集,同时也在生物质炭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对炭化产物分布和产品理化特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添加剂用植物活性炭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涉及食品添加剂用植物活性炭。
技术介绍
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活性炭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冶金等各个领域。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高,各行业对活性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制备活性炭的原料仍然以煤炭、木材、果壳为主,然而受到原料来源的限制,活性炭的供应价格居高不下。于是,开发廉价易得的活性炭原料,降低活性炭生产成本越来越受到重视。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食品添加剂用植物活性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nS1:物料粉碎:收集秸秆,将收集的秸秆经过阳光15-20天充分的干燥,通过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成粉碎为大小为40-50目的粒径,在粉碎后的秸秆内加入干燥粉碎后的褐煤,通过60目筛,得混合原料;/nS2:物料成形:通过物料成型装置将S1中的混合原料挤压成块状物料;/nS3:物料碳化:将S2中得到的秸秆粉碎物和褐煤粉碎物形成的混合原料的块状物料送至送至炭化炉中进行炭化,炭化炉温为450~650℃,炭化时间15~30min;/nS4:活化:在炭化炉中继续通入活化剂对炭化产物进行活化,活化温度700~900℃,活化时间30~12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食品添加剂用植物活性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物料粉碎:收集秸秆,将收集的秸秆经过阳光15-20天充分的干燥,通过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成粉碎为大小为40-50目的粒径,在粉碎后的秸秆内加入干燥粉碎后的褐煤,通过60目筛,得混合原料;
S2:物料成形:通过物料成型装置将S1中的混合原料挤压成块状物料;
S3:物料碳化:将S2中得到的秸秆粉碎物和褐煤粉碎物形成的混合原料的块状物料送至送至炭化炉中进行炭化,炭化炉温为450~650℃,炭化时间15~30min;
S4:活化:在炭化炉中继续通入活化剂对炭化产物进行活化,活化温度700~900℃,活化时间30~120min;
S5:炭块破碎:将冷却后的炭块破碎大小为40-50目的粒径的不定型颗粒状炭块;
S6:酸洗:向S5中得到的混合原料中加入采用质量浓度10~25%的盐酸溶液浸泡、酸洗15~60min;
S7:水化:在S5中酸洗过的溶液中加入总质量1-15倍的溶剂,浸渍2-32h后,过滤,再于100℃条件下干燥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吕震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竹溪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