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155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包括承载系统和牵引系统和缆车,承载系统包括一个顶点塔架和多个底部塔架,底部塔架围绕顶点塔架设置,底部塔架与相邻的底部塔架之间设置有移动承载索,移动承载索与顶点塔架之间设置有承载索,缆车滑动吊设在承载索上,牵引系统包括牵引索、上滑轮、下滑轮以及牵引机,牵引索套设于上滑轮、下滑轮以及牵引机之间,上滑轮设置于顶点塔架上,下滑轮吊设于承载索靠近移动承载索的一端,且牵引索穿过缆车,缆车与牵引索固定连接。上述方案可以构成一个可以覆盖整个山头的运输网,能够高效的实现全区域的采集山头任意一处的竹材,大大的提高的竹材采集和运输的效率,长久下来能够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材运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竹子运输主要采用人力、溜道和管道等运输方式。起运输造价高、路线固化、维护成本高,难以有效推广,且对山林会造成一定的破坏。最新研发的竹木缆索拖拽机,其拖拽距离在300m左右,且为单线路运输,相隔缆索运输点的较远的竹材需要先收集运到缆索运输点后才能够利用缆索进行运输,这样的运输方式效率低且运输成本高,也就无法满足运送要求,另一方面传统的运输方式一般采用拖拽方式,这对竹林再生有一定的影响,也对山林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山林环境破坏少的,且能覆盖整个山头的运输更为方便快捷的竹林采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包括承载系统和牵引系统和缆车;所述承载系统包括一个顶点塔架和多个底部塔架,所述底部塔架围绕所述顶点塔架设置,所述底部塔架与相邻的底部塔架之间设置有移动承载索,所述移动承载索与所述顶点塔架之间设置有承载索,所述缆车滑动吊设在所述承载索上;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牵引索、上滑轮、下滑轮以及牵引机,所述牵引索套设于所述上滑轮、下滑轮以及牵引机之间,所述上滑轮设置于所述顶点塔架上,所述下滑轮吊设于所述承载索靠近所述移动承载索的一端,且所述牵引索穿过所述缆车,所述缆车与所述牵引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底部塔架上设置有分叉支架,所述分叉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绞车,所述绞车包括绞盘,所述移动承载索绞接于相邻的两个底部塔架的绞盘之间。优选地,所述绞车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所述绞盘。优选地,所述移动承载索中部安装有非标抱索器,所述承载索通过非标抱索器与所述移动承载索连接。优选地,所述牵引系统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轮和可移动锚杆,所述张紧轮与所述可移动锚杆连接,所述张紧轮套设于牵引索内,所述可移动锚杆固定于地面上。优选地,所述顶点塔架顶端和腰部设置有多个固定器,所述承载索位于顶点塔架的固定器与对应的抱索器之间,所述上滑轮与所述顶点塔架腰部对应一侧的固定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缆车顶部朝下转动架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压触于承载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在山头的制高点设置一个顶点塔架,然后再围绕顶点塔架在山脚设置多个底部塔架,由此在整个山头建立起多个站点,然后位于山脚的底部塔架两两为一组,同组的两个底部塔架之间设置有移动承载索,然后再采用承载索与顶点塔架连接,然后将用于运输竹材的缆车吊在承载索上,然后利用牵引系统驱动承载索沿承载索上下移动,由此构成一个可以覆盖整个山头的运输网,能够高效的实现全区域的采集山头任意一处的竹材,大大的提高的竹材采集和运输的效率,长久下来能够大大降低运输成本。2、底部塔架上设置有绞车,同组的移动承载索两端分别绞在两个底部塔架上,因此当两个绞盘配合运动时能够使得移动承载索移动,使得非标抱索器在两个底部塔架之间移动,从而实现在由两个底部塔架和一个顶点塔架构成的扇形区域内可以调整缆车运输的线路,从而进一步的方便了竹材的采集和运输,提升本系统的灵活性,同时通过两个绞盘的配合可以调节承载索的张紧程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承载系统、牵引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部塔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部塔架、2-承载索、3-牵引索、4-缆车、5-顶点塔架、6-上滑轮、7-竹材、8-张紧轮、9-牵引机、10-下滑轮、11-非标抱索器、12-绞车、13-绞盘、14-移动承载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结合1-3所示的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包括承载系统和牵引系统和缆车4,承载系统主要对整个牵引系统和缆车4起到支撑作用,牵引系统为缆车4提供驱动力,使得缆车4能够沿着承载系统上下运动,实现运输功能。承载系统包括一个顶点塔架5和多个底部塔架1,底部塔架1围绕顶点塔架5设置,底部塔架1与相邻的底部塔架1之间设置有移动承载索14,移动承载索14与顶点塔架5之间设置有承载索2,缆车4滑动吊设在承载索2上,以顶点塔架5和底部塔架1为站点,以承载索2为网,由此组成一个可以覆盖一个区域(山头)的运输网络,将整个区域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当某个扇形区域内的竹材7砍伐完成后就可以通过该区域内的缆车4将竹材7运输到山底下来,也可用于将山底下的工具或者用品运输到该条承载索2所经过的任意区域,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提升竹材7的运输效率,同时也可以辅助建设山区,运输各类物资等,具有非常高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牵引系统包括牵引索3、上滑轮6、下滑轮10以及牵引机9,牵引索3套设于上滑轮6、下滑轮10以及牵引机9之间,上滑轮6设置于顶点塔架5上,下滑轮10吊设于承载索2靠近移动承载索14的一端,且牵引索3穿过缆车4,缆车4与牵引索3固定连接,牵引机9为牵引索3的循环运动提供动力,使得牵引索3绕上滑轮6和下滑轮10运动,由于缆车4与该牵引索3固定连接,因此牵引索3可以带动缆车4沿着承载索2上下运动(缆车4滑动吊设在承载索2上),实现对竹材7的运输,该牵引机9为采购设备,主要包括了电机减速机以及牵引轮,该牵引机9可设置于任意位置,只要使得该牵引机9的牵引轮套设在牵引索3内,由此使得牵引索3套设在牵引轮、上滑轮6以及下滑轮10之间。本实施例中:底部塔架1上设置有分叉支架,分叉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绞车12,绞车12包括绞盘13,移动承载索14绞接于相邻的两个底部塔架1的绞盘13之间,由于分叉支架的两个端均设置有绞车12,每个绞车12都可以单独运行,因此实现底部塔架1可与两侧相邻的底部塔架1之间搭挂移动承载索14,并可使得移动承载索14在两个绞盘13的旋转下实现松紧等调节,移动承载索14可以实现两个功能,功能一:当移动承载索14两端的绞盘13同时收或者放时,可以实现对承载系统张紧度进行调节,如图2,如果移动承载索14两端的绞盘13同时放索,那么移动承载索14会加长,而由于承载索2是与移动承载索14中部连接的,因此移动承载索14受到承载索2的拉力,整个承载系统就会变得松弛,如此的话,缆车4与山坡斜面的距离就会变进,由此方便装载竹材7,如果移动承载索14两端的绞盘13同时收索,那么移动承载索14会拉紧,因此承载索2受到了移动承载索14的拉力,整个承载系统就会处于拉紧状态,如此缆车4就会远离山坡斜面,从而方便运输,避免竹材拖拽对地面环境造成破坏,功能二:顶点塔架5与两个底部塔架1三个站点围成的扇形区域内,在扇形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系统和牵引系统和缆车;/n所述承载系统包括一个顶点塔架和多个底部塔架,所述底部塔架围绕所述顶点塔架设置,所述底部塔架与相邻的底部塔架之间设置有移动承载索,所述移动承载索与所述顶点塔架之间设置有承载索,所述缆车滑动吊设在所述承载索上;/n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牵引索、上滑轮、下滑轮以及牵引机,所述牵引索套设于所述上滑轮、下滑轮以及牵引机之间,所述上滑轮设置于所述顶点塔架上,所述下滑轮吊设于所述承载索靠近所述移动承载索的一端,且所述牵引索穿过所述缆车,所述缆车与所述牵引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系统和牵引系统和缆车;
所述承载系统包括一个顶点塔架和多个底部塔架,所述底部塔架围绕所述顶点塔架设置,所述底部塔架与相邻的底部塔架之间设置有移动承载索,所述移动承载索与所述顶点塔架之间设置有承载索,所述缆车滑动吊设在所述承载索上;
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牵引索、上滑轮、下滑轮以及牵引机,所述牵引索套设于所述上滑轮、下滑轮以及牵引机之间,所述上滑轮设置于所述顶点塔架上,所述下滑轮吊设于所述承载索靠近所述移动承载索的一端,且所述牵引索穿过所述缆车,所述缆车与所述牵引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塔架上设置有分叉支架,所述分叉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绞车,所述绞车包括绞盘,所述移动承载索绞接于相邻的两个底部塔架的绞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盖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勤张立忠童丙洪伍建伟蔺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正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