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40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工具电极和电极夹持工件,电极夹持工件的一端为夹持端,用于夹持工具电极,另一端为固定端,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连接,夹持端和固定端之间存在弯折;夹持端自其端部向端部一侧或两侧延伸,延伸后形成的延伸部垂直于夹持端的长度方向,多个工具电极沿延伸部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在夹持端的延伸部上。及利用该成排电极组件进行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多个工具电极呈排状等距间隔设置在电极夹持工件的夹持端上,使多个工具电极能折向进入两联导向叶片之间,实现多联导叶之间干涉位置的气膜孔加工,并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发动机工件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高压涡轮导向器是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通常包括导向叶片和两侧导叶缘板,其独特的弯曲结构可以改变气体流向,推动动叶转动。导向叶片在工作时处于高温燃气流的包围中,是发动机中温度最高的零件之一,温度高且不均匀,很容易被烧坏,因此导向叶片上通常会开设大量气膜孔,以达到保护导向叶片不被高温燃气烧坏的目的。为了减少导叶缘板间的漏气损失,导叶缘板间通常采用双联导叶、三联导叶和多联导叶的配置,甚至整铸导向器,以提高涡轮发动机的效率。现有技术对导向叶片进行气膜孔加工,是通过电火花或电脉冲加工技术完成,但气膜孔数量众多,导向器内的空间角度复杂,由于现有设备落后,气膜孔只能逐个加工,导致整体加工效率较低;而且,双联以上的导向器的导向叶片之间的间隔以及导叶缘板之间的间隔较短,在其上开设气膜孔时,导向叶片之间、导叶缘板之间以及导向叶片和导叶缘板之间均会相互干涉,导致两联叶片之间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工具电极和电极夹持工件,所述电极夹持工件的一端为夹持端,用于夹持工具电极,另一端为固定端,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连接,所述夹持端和固定端之间存在弯折;所述夹持端自其端部向端部一侧或两侧延伸,延伸后形成的延伸部垂直于夹持端的长度方向,所述多个工具电极沿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工具电极和电极夹持工件,所述电极夹持工件的一端为夹持端,用于夹持工具电极,另一端为固定端,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连接,所述夹持端和固定端之间存在弯折;所述夹持端自其端部向端部一侧或两侧延伸,延伸后形成的延伸部垂直于夹持端的长度方向,所述多个工具电极沿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端和固定端弯折后,二者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85-9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伸部上沿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工具电极一端能插入夹持槽被延伸部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还与所述固定端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夹持槽在延伸部上形成的开口方向为竖直向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电极为空心电极,所述电极夹持工件内部开设有液流通道,所述液流通道一端连接有用于冷却和洗屑的冷却液,另一端与所述工具电极的空心部分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导叶气膜孔加工用的成排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电极采用铜钨合金制成。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张爱民郑珂徐培江李明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和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