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气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029 阅读:5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气室,涉及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气室;它为解决机械调制式红外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存在的响应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差、结构复杂的缺点而提出的。它包括柱形外壳、红外发射器口、接收器口、轴流排风扇和探头保护管;红外发射器口和接收器口相对应地贯穿装设在柱形外壳的中部,红外发射器口、接收器口的中心光轴位于同一轴线上;在红外发射器口、接收器口处分别装有探头保护管,所述两根探头保护管的中心轴线与红外发射器口和红外接收器口的中心光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两根探头保护管之间留有间隙L;柱形外壳的内部上部装有轴流排风扇。它具有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气室,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气体浓度传 感器的气室。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气体检测方法是采用红外吸收原理检测气体。它 克服了以往检测方法容易中毒老化、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缺点,同时它还具有 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等优点。因此对采用红外原理检测气体方 法的研究将对保障工业安全生产、日常生活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 的应用前景。而对于现有机械调制式甲垸浓度传感器的主要缺点是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其响应时间一般大于30s,这是由于为了减小功率消耗, 气室中的气体流动只能靠自身的扩散作用。现有甲垸浓度传感器受气流干扰 影响较大,由于气流干扰产生的波动可能会超过传感器示值的范围,而且其 气室光路结构也十分复杂。体积特大,不太适合于便携式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机械调制式红外甲垸气体浓度传感器存在的响应时 间长、抗干扰能力差、结构复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 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气室。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垸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气室,它包括柱形外壳、红 外发射器口、红外接收器口、轴流排风扇和两根探头保护管;柱形外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气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柱形外壳(1)、红外发射器口(7)、红外接收器口(8)、轴流排风扇(12)和两根探头保护管(14);柱形外壳(1)的上下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排气口(13)和进气口(2);红外发射器口(7)与红外接收器口(8)位置相对地开设于柱形外壳(1)的中部,红外发射器口(7)的中心光轴和红外接收器口(8)的中心光轴位于同一轴线上;在柱形外壳(1)内红外发射器口(7)的内表面处和红外接收器口(8)的内表面处分别装设有一根内径与红外发射器口(7)的口径和红外接收器口(8)的口径相同的探头保护管(14),所述两根探头保护管(14)的中心轴线与红外发射器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刚戴景民王文萃原桂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