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95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包括黑白元件装置、连接所述黑白元件装置的数据处理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显示驱动装置和报警驱动装置,所述显示驱动装置连接显示装置,所述报警驱动装置连接声光报警装置;所述黑白元件装置将在环境中检测到的甲烷浓度数据送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将甲烷浓度数据运算后送入所述显示驱动装置生成显示信号,所述显示驱动装置驱动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运算出甲烷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发送动作信号到所述报警驱动装置中,所述报警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声光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从而提供一种甲烷浓度过高进行声光报警,方便使用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或其他有甲烷气体的场所, 监测环境甲烷浓度值的甲烷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甲烷传感器,多数用于空气中或者管道中甲烷浓度的检测,一般的甲 烷传感器要通过通气瓶进行检测,且没有声光报警装置,从而使得甲烷传感器在检测甲烷 浓度过程中检测到环境中甲烷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不能进行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烷浓度过高进行声光报 警,方便使用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声光报警装置,控制信号通过第十七电阻连接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 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连接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3管脚、2管脚、第十八电 阻、第十九电阻和电源,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3管脚分别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2 管脚以及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4管脚和5管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4管脚连接电 源,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7管脚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地,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1管脚分 别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9管脚和10管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8管脚通过第二十一 电阻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并连接报警蜂鸣器的3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 6管脚通过第五电容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并连接所述报警蜂鸣器的1脚,所 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通过第二十电阻连接所述报警蜂鸣器的2脚。本专利技术的声光报警装置,其中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采用CD4011。—种采用上述的声光报警装置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包括黑白元件装置、连接所 述黑白元件装置的数据处理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显示驱动装置和报警驱动 装置,所述显示驱动装置连接显示装置,所述报警驱动装置连接声光报警装置;所述黑白元件装置将在环境中检测到的甲烷浓度数据送入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将甲烷浓度数据运算后送入所述显示驱动装置生成显示信号, 所述显示驱动装置驱动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运算出甲烷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发送动作信号到所述报警驱 动装置中,所述报警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声光报警装置进行报警。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的声光报警装置,可以在甲烷浓度高于设定值 时,进行声光显示,方便了人们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的电路框3图2是本专利技术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的声光报警装置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包括黑白元件装置1、连接黑白元件装置1 的数据处理装置2、分别连接数据处理装置2的显示驱动装置3和报警驱动装置4,显示驱 动装置3连接显示装置5,报警驱动装置4连接声光报警装置6。黑白元件装置1即探头,将在环境中检测到的甲烷浓度数据送入数据处理装置2, 数据处理装置2将甲烷浓度数据运算后送入显示驱动装置3生成显示信号,显示驱动装置 3驱动显示装置5进行显示,数据处理装置2运算出甲烷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发送动作 信号到报警驱动装置4中,报警驱动装置4驱动声光报警装置6进行报警。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中的声光报警装置6,报警驱动装置4的控 制信号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三极管N6的基极,三极管N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N6的 集电极依次连接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3管脚、2管脚、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和电 源VCC,与非门集成电路的3管脚分别连接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2管脚以及与非门集成电路 的4管脚和5管脚,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4管脚连接电源VCC,与非门集成电路的7管脚通过 发光二极管LED5接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1管脚分别连接与非门集成电路的9管脚和10 管脚,与非门集成电路8管脚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连接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并连接 报警蜂鸣器J3的3脚,与非门集成电路的6管脚通过第五电容C5连接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 管脚,并连接报警蜂鸣器J3的1脚,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报 警蜂鸣器J3的2脚。声光报警装置6中的与非门集成电路采用CD4011。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 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信号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三极管(N6)的基极,所述三极管(N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N6)的集电极依次连接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3管脚、2管脚、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和电源(VCC),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3管脚分别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2管脚以及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4管脚和5管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4管脚连接电源(VCC),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7管脚通过发光二极管(LED5)接地,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1管脚分别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9管脚和10管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8管脚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并连接报警蜂鸣器(J3)的3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6管脚通过第五电容(C5)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并连接所述报警蜂鸣器(J3)的1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通过第二十电阻(R20)连接所述报警蜂鸣器(J3)的2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信号通过第十七电阻(R17)连接三极管(N6)的基极,所述三极管(N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N6)的集电极依次连接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3管脚、2管脚、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和电源(VCC),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3管脚分别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2管脚以及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4管脚和5管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4管脚连接电源(VCC),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7管脚通过发光二极管(LED5)接地,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1管脚分别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9管脚和10管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8管脚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并连接报警蜂鸣器(J3)的3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6管脚通过第五电容(C5)连接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并连接所述报警蜂鸣器(J3)的1脚,所述与非门集成电路的1管脚通过第二十电阻(R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淮李智蒋鹏肖勇陈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润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