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信号的耐弯折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42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输信号的耐弯折电缆,该耐弯折电缆包括线缆外皮(2)、导电单元(1)和填充层(3),所述导电单元(1)被线缆外皮(2)包覆,在所述导电单元(1)和线缆外皮(2)之间设有填充层(3);所述导电单元(1)包括导电金属(4)和包覆在导电金属导体(4)外部的分相绝缘层(5),该导电金属导体(4)包括芳纶加强芯(8)和镀锡铜导体层(9),所述芳纶加强芯(8)位于导电金属导体(4)的中心位置,镀锡铜导体层(9)包覆在芳纶加强芯(8)外部。使该耐弯折电缆在电缆线芯直径不增加的情况下,导电金属导体的韧性和抗扭曲疲劳性能大大加强,有效避免导电金属导体断裂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输信号的耐弯折电缆
本技术属于信号传输电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输信号的耐弯折电缆。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缆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制造的电缆应该越来越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信号传输电缆被广泛应用于科技的各个领域,而且诸多应用于工业环境中用作移动设备连接控制或信号传输的软电缆对电缆的耐弯折性能以及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有相当苛刻的要求,目前,诸多厂商在制造这类电缆的过程中,通常只是采用了常规生产工艺将六类或超六类导体进行精细绞合,然后再挤出PVC软绝缘和护套,或是在电缆的线芯中混有增加韧性和抗拉程度的芳纶等材料。但是,这样的传统生产工艺制造的相应电缆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工业科技对所需电缆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以传统工艺制造的信号传输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抗扭曲疲劳性能差、护套开裂和电缆线芯极易从中连根扭断的问题,严重影响连接设备的正常使用,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鉴于此,亟待开发一种耐弯折,抗扭曲疲劳性能优异且信号传输稳定的信号传输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技术人进行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信号的耐弯折电缆,其特征在于,该耐弯折电缆包括线缆外皮(2)、导电单元(1)和填充层(3),所述导电单元(1)被线缆外皮(2)包覆,在所述导电单元(1)和线缆外皮(2)之间设有填充层(3);/n所述导电单元(1)包括导电金属导体(4)和包覆在导电金属导体(4)外部的分相绝缘层(5),该导电金属导体(4)包括芳纶加强芯(8)和镀锡铜导体层(9),所述芳纶加强芯(8)位于导电金属导体(4)的中心位置,镀锡铜导体层(9)包覆在芳纶加强芯(8)外部;/n所述线缆外皮(2)包括屏蔽层(6)和护套(7),护套(7)包覆在屏蔽层(6)外部,位于整个传输信号耐弯折电缆的最外部;/n在所述线缆外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信号的耐弯折电缆,其特征在于,该耐弯折电缆包括线缆外皮(2)、导电单元(1)和填充层(3),所述导电单元(1)被线缆外皮(2)包覆,在所述导电单元(1)和线缆外皮(2)之间设有填充层(3);
所述导电单元(1)包括导电金属导体(4)和包覆在导电金属导体(4)外部的分相绝缘层(5),该导电金属导体(4)包括芳纶加强芯(8)和镀锡铜导体层(9),所述芳纶加强芯(8)位于导电金属导体(4)的中心位置,镀锡铜导体层(9)包覆在芳纶加强芯(8)外部;
所述线缆外皮(2)包括屏蔽层(6)和护套(7),护套(7)包覆在屏蔽层(6)外部,位于整个传输信号耐弯折电缆的最外部;
在所述线缆外皮(2)的外表面连接两个连接片,在两个连接片之间设置金属线丝(11),所述金属线丝(11)呈弹簧状缠绕在线缆外皮(2)上;
所述芳纶加强芯(8)的直径为所述镀锡铜导体层(9)厚度的1/6~1/2;
所述填充层(3)内部设有空腔(12),该空腔(12)均匀的分布在填充层(3)内;
在分相绝缘层(5)内部设置缓冲腔(13),该缓冲腔(13)的横截面呈弧形扇片状,所述缓冲腔(13)的两端分别与镀锡铜导体层(9)和填充层(3)相连接,缓冲腔(13)的弧度均朝向相同的方向,该缓冲腔(13)均匀分布在分相绝缘层(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弯折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芳纶加强芯(8)的直径为所述镀锡铜导体层(9)厚度的1/5~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弯折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芳纶加强芯(8)的直径为所述镀锡铜导体层(9)厚度的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黄继永张守权肖杨王铭李明亮马长鑫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北阳电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