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及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862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及服务器,属于服务器技术领域,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包括挡风罩,挡风罩内的风道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CPU和第二CPU,第一CPU和第二CPU在各自第二方向的两侧均具有内存条,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为风的流动方向;第一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基板和散热结构,散热基板包括连接于第二CPU的本体和由本体延伸至第二CPU至少一侧的内存条下游的延伸板,散热结构设置于延伸板朝向挡风罩的一侧,并与挡风罩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在保证对第二CPU的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风阻,而且不占用第二CPU后方的挡风罩的空间,便于VGA、固态硬盘的安装,并便于对第一CPU和第二CPU的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及服务器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
,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及服务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服务器进行不断的升级,以提高服务器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目前的1U服务器中通常在挡风罩内沿风的流向前后设置CPU1和CPU2,由于CPU1的对风的阻挡导致CPU2的散热效果较差。为了提高对CPU2的散热效果,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CPU1采用低密度的散热翅片,而在CPU2后方用热管连接两个高密度鳍片,但是高密度鳍片和热管会增加对风的阻力,降低风量,其次高密度鳍片占用挡风罩的空间较多,导致无法插装固态硬盘、VGA等配件;另一种是CPU1的散热器采用大间距翅片,CPU2的散热器采用小间距翅片,两个散热器之间采用热管连接,以均衡CPU1和CPU2的散热温度,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在对CPU1和CPU2进行维护时,需要拆除两个散热器,难度增加。因此,亟需一种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以提高对CPU2的散热,降低风阻及便于CPU1和CPU2的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挡风罩,所述挡风罩内的风道(101)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CPU和第二CPU(10),所述第一CPU和所述第二CPU(10)在各自第二方向的两侧均具有内存条(20),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风的流动方向;/n第一散热机构(2),包括散热基板(21)和散热结构(22),所述散热基板(21)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CPU(10)的本体(211)和由所述本体(211)延伸至所述第二CPU(10)至少一侧的所述内存条(20)下游的延伸板(212),所述散热结构(22)设置于所述延伸板(212)朝向所述挡风罩的一侧,并与所述挡风罩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风罩,所述挡风罩内的风道(101)内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CPU和第二CPU(10),所述第一CPU和所述第二CPU(10)在各自第二方向的两侧均具有内存条(20),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风的流动方向;
第一散热机构(2),包括散热基板(21)和散热结构(22),所述散热基板(21)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CPU(10)的本体(211)和由所述本体(211)延伸至所述第二CPU(10)至少一侧的所述内存条(20)下游的延伸板(212),所述散热结构(22)设置于所述延伸板(212)朝向所述挡风罩的一侧,并与所述挡风罩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22)包括散热板(221)和设置于所述散热板(221)上的多个翅片(222),所述散热板(221)连接于所述延伸板(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1)包括相连接的顶板(2111)和侧板(2112),所述顶板(2111)抵接于所述第二CPU(10)的顶面,所述侧板(2112)抵接于所述第二CPU(10)的侧面,所述延伸板(212)连接于所述顶板(2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节点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101)内还设置有VGA(3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VGA(30)位于所述第二CP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恭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