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及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080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及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系统,包括定位终端、定位服务器和定位协助基站;通过设置于定位终端上的SCDMA通信模块与定位协助基站进行通信,可以实现在定位终端在无法直接获得稳定准确的北斗定位信号时,利用定位协助基站进行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及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系统
本技术涉及领域,具体是一种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及北斗卫星通信通常北斗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核心供应商之一,目前在轨卫星已达39颗。从2017年底开始,北斗三号系统建设进入了超高密度发射。目前,北斗系统正式向全球提供RNSS服务,在轨卫星共39颗。2019年还将再发射5-7颗,2020年再发射2-4颗卫星后,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将全面完成。现有的北斗定位终端一般为便携式终端,在野外作业时利用便携式终端提供定位导航服务,但是现有的便携式北斗定位终端在野外进行定位时,常常会因为遮挡物导致定位信号不稳定,从而产生定位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及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系统,能够在定位信号不稳定时也能实现准确定位。本技术的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包括电源、北斗接收天线、信号处理电路、微处理芯片、存储器、显示屏和SCDMA通信模块,所述电源为所述微处理芯片、显示屏和SCDMA通信模块供电;所述北斗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存储器以及SCDMA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型号为PIC18F2520,采用纳瓦技术的低功耗8位单片机,具有一系列能在工作时显著降低功耗的功能,非常适合手持便携式设备使用。进一步,所述北斗接收天线包括天线单元和前置放大器,所述天线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北斗卫星定位信号通过天线单元接收,放大后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进一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频率变换器以及滤波器,所述频率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卫星定位信号在经过变频以及滤波后,发送至微处理芯片中实现对信号的跟踪、锁定、测量,提供计算位置的数据信息。本技术的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系统,包括定位终端、定位服务器和定位协助基站;所所述定位协助基站内安装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定位终端通过所述SCDMA通信模块与所述定位协助基站通信,所述定位终端通过所述SCDMA通信模块接入互联网通过IP寻址的方式与定位服务器连接。进一步,所述定位协助基站的安装位置靠近北斗卫星信号不稳定的地区,且通信范围覆盖所述北斗卫星信号不稳定的地区。进一步,所述定位协助基站的设置数量为3个以上。通过3个以上的所述定位协助基站的协助定位,可以在所述定位终端无法接收稳定准确的北斗定位信号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位置信息。进一步,所述定位服务器包括数据库,用于储存所述定位终端发送的定位导航信息。所述定位终端中的北斗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多个北斗卫星发送的信号,经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的信号经过所述微处理芯片的计算可以计算出当前所述定位终端的具体位置,并储存在所述存储器中,详细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原理为现有技术,固不赘述。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定位终端还包括SCDMA通信模块,所述定位终端通过所述SCDMA通信模块与所述定位服务器和定位协助基站进行通信,将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服务器中,进行备份,当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定位服务器失去联系时,可以通过备份的位置信息进行位置推测。当所述定位终端位于北斗卫星的定位信号弱的地区时,无法为定位终端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时,设置于此的所述定位协助基站开始与所述定位终端进行通信。由于所述定位协助基站内设有北斗定位模块,因此所述定位协助基站的的位置坐标是确定的,通过获得多个所述定位协助基站与定位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即可获得此时所述定位终端的准确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及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系统,通过设置于定位终端上的SCDMA通信模块与定位协助基站进行通信,可以实现在定位终端在无法直接获得稳定准确的北斗定位信号时,利用定位协助基站进行准确定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定位终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及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系统,包括定位终端、定位服务器和定位协助基站;定位终端包括电源、北斗接收天线、信号处理电路、微处理芯片、存储器、显示屏和SCDMA通信模块,电源为微处理芯片、显示屏和SCDMA通信模块供电;北斗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微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存储器以及SCDMA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定位协助基站内安装有北斗定位模块;定位终端通过SCDMA通信模块与定位协助基站通信,定位终端通过SCDMA通信模块接入互联网通过IP寻址的方式与定位服务器连接。当使用者携带定位终端进行移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地方由于遮挡、干扰等原因导致卫星定位信号不稳定甚至是定位错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预先找到划定北斗定位信号不稳定的地区范围,在范围之外的地区提前布置定位协助基站,定位协助基站采用SCDMA网络模式与定位终端进行通信,定位协助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为整个不稳定的地区范围。定位终端中的北斗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多个北斗卫星发送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的信号经过微处理芯片的计算可以计算出当前定位终端的具体位置,并储存在存储器中,详细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原理为现有技术,固不赘述。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定位终端还包括SCDMA通信模块,定位终端通过SCDMA通信模块与定位服务器和定位协助基站进行通信,将定位信息发送至定位服务器中,进行备份,当定位终端与定位服务器失去联系时,可以通过备份的位置信息进行位置推测。当定位终端位于北斗卫星的定位信号弱的地区时,无法为定位终端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时,设置于此的定位协助基站开始与定位终端进行通信。由于定位协助基站内设有北斗定位模块,因此定位协助基站的的位置坐标是确定的。如图2所示,首先,定位终端分别向附近能够通信的所有定位协助基站A、B和C发送一个数据包,通信协助基站A、B和C在收到数据包之后马上回传一个反馈数据包,微处理芯片通过计算发出数据包和收到反馈数据包之间的时间差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便可以得到定位协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北斗接收天线、信号处理电路、微处理芯片、存储器、显示屏和SCDMA通信模块,所述电源为所述微处理芯片、显示屏和SCDMA通信模块供电;所述北斗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存储器以及SCDMA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北斗接收天线、信号处理电路、微处理芯片、存储器、显示屏和SCDMA通信模块,所述电源为所述微处理芯片、显示屏和SCDMA通信模块供电;所述北斗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屏、存储器以及SCDMA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芯片的型号为PIC18F2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接收天线包括天线单元和前置放大器,所述天线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北斗卫星通信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频率变换器以及滤波器,所述频率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前置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嘉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视通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