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观检查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74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外观检查治具,通过设置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的翻转台和绕第三转轴旋转的旋转台,第三转轴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垂直,旋转台的上端面承载被检查物,由此对被检查物进行一次固定,即可通过转动翻转台和旋转台对被检查物进行多个角度的观察,从而能够提高检查效率、降低检查过程中被检查物的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观检查治具
本技术涉及产品外观检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观检查治具。
技术介绍
在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加工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或下一道工序。在传统的产品外观检查中,通常由工作人员用镊子等工具夹取或手持产品放在放大镜下面进行检查。这种检查方式操作繁琐,不便于对产品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且容易造成产品损坏,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观检查治具,能够对产品外观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且操作方便,能够降低检查过程中产品的损坏率,提高检查效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观检查治具,包括:基座,包括水平的上表面;两个立板,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两个立板垂直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并间隔预定距离相对设置;翻转台,包括底座和底座两端的悬臂,所述翻转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并与基座上表面保持一定距离,所述翻转台两端的悬臂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至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翻转台可绕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以及旋转台,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台的底座上,所述旋转台的上端面用于承载被检查物,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垂直。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立板具有弯曲轨;至少一个所述悬臂还包括滚柱,所述滚柱沿所述弯曲轨运动以带动所述翻转台绕所述转轴转动。优选地,所述弯曲轨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滚柱运动至所述第一末端或第二末端时,所述翻转台底座与所述基座垂直。优选地,所述外观检查治具还包括至少一个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滚柱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旋转台包括本体部和至少一个拨块,所述拨块从所述本体部的侧面向远离所述本体部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旋转台包括四个拨块,所述四个拨块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本体部的侧面上。优选地,所述旋转台上设置有定位标记。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均具有所述弯曲轨,所述翻转台两端的悬臂通过所述滚柱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的所述弯曲轨连接。优选地,所述旋转台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被检查物。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磁铁或夹具。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检查治具,通过设置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的翻转台和绕第三转轴旋转的旋转台,第三转轴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垂直,旋转台的上端面承载被检查物,由此对被检查物进行一次固定,即可通过转动翻转台和旋转台对被检查物进行多个角度的观察,从而能够提高检查效率、降低检查过程中被检查物的损坏率。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检查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检查治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检查治具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检查治具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检查治具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第一立板;21-弯曲轨;3-第二立板;31-弯曲轨;4-翻转台;41-底座;411-第一端面;42-悬臂;421-滚柱;43-第一转轴;44-第二转轴;5-旋转台;51-本体部;52-拨块;53-定位标记;54-磁铁;55-第三转轴;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申请文件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当一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接合到”、“被连接到”或“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接合、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一或全部组合。图1-图4分别是本实施例的外观检查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左视图和剖视图。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外观检查治具包括基座1、两个立板、翻转台4和旋转台5。基座1具有水平的上表面,两个立板包括相对的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基本垂直于基座1的上表面并间隔预定的距离。翻转台4包括底座41和底座41两端的两个悬臂42,翻转台4设置在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之间并于基座1的上端面保持一定的距离,翻转台4两端的悬臂42分别通过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转动连接至第一立板2和第二立板3,由此,翻转台4能够绕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旋转。旋转台5通过第三转轴55与翻转台4的底座41连接,旋转台5的上端面用于承载被检查物。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基本平行且基本与第一立板2与第二立板3垂直,优选地,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的轴线可以重合。翻转台4设置在两个立板之间,且翻转台4的底座41可以基本垂直于两个立板。底座41两端可以分别具有一个悬臂42,悬臂42自底座41向基本垂直于底座41的端面的方向延伸,当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的轴线基本重合时,两个悬臂42可以自底座41的第一端面411向同一方向延伸。翻转台4与两个立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由此,翻转台4可以顺畅地绕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旋转。旋转台5通过第三转轴55与翻转台4的底座41连接,第三转轴55基本与底座41垂直,旋转台5设置于底座41的第一端面411并基本与底座41平行。即,第三转轴55与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垂直,且第三转轴55在翻转台4绕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旋转的过程中也随之旋转。旋转台5的上端面用于承载和固定被检查物,当旋转台5绕第三转轴55旋转时,被检查物随之绕第三轴旋转,当翻转台4绕第一转轴43和第二转轴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观检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包括水平的上表面;/n两个立板,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两个立板垂直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并间隔预定距离相对设置;/n翻转台,包括底座和底座两端的悬臂,所述翻转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并与基座上表面保持一定距离,所述翻转台两端的悬臂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至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翻转台可绕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以及/n旋转台,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台的底座上,所述旋转台的上端面用于承载被检查物,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观检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包括水平的上表面;
两个立板,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两个立板垂直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并间隔预定距离相对设置;
翻转台,包括底座和底座两端的悬臂,所述翻转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并与基座上表面保持一定距离,所述翻转台两端的悬臂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至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翻转台可绕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以及
旋转台,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台的底座上,所述旋转台的上端面用于承载被检查物,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查治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立板具有弯曲轨;
至少一个所述悬臂还包括滚柱,所述滚柱沿所述弯曲轨运动以带动所述翻转台绕所述转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检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轨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滚柱运动至所述第一末端或第二末端时,所述翻转台底座与所述基座垂直。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杨鹏袁铭宝徐壮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