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春成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63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包括供电模块、测距模块和控制器,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第一模块和供电第二模块,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与供电第二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连,测距模块的测距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测距数据输入端相连,供电第一模块和供电第二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和测距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测距芯片U1发射出940纳米的红外线实现对距离的测量,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距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
技术介绍
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以及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等特点,因而超声波经常被用于距离的测量,例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并且由于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在测量精度方面也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因此它在移动机器人研制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5208411257,名称为“基于微型计算机控制的超声波测距电路结构”,公开了利用超声波来测距,然而超声波属于声波,它的传播速度远慢于光波,降低了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包括供电模块、测距模块和控制器,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第一模块和供电第二模块,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与供电第二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连,测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测距模块和控制器,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第一模块和供电第二模块,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与供电第二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连,测距模块的测距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测距数据输入端相连,供电第一模块和供电第二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和测距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n所述测距模块包括:测距芯片U1的电源端AVDDVCSEL和测距芯片U1的电源端AVDD分别与电容C1的第一端、电阻R1的第一端、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一端、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供电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测距模块和控制器,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第一模块和供电第二模块,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与供电第二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连,测距模块的测距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测距数据输入端相连,供电第一模块和供电第二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和测距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所述测距模块包括:测距芯片U1的电源端AVDDVCSEL和测距芯片U1的电源端AVDD分别与电容C1的第一端、电阻R1的第一端、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一端、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供电第二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相连,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测距芯片U1的电源地GND、测距芯片U1的电源地GND2、测距芯片U1的电源地GND3、测距芯片U1的电源地GND4和、测距芯片U1的电源地AVSSVCSEL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测距芯片U1的中断输出端GPIO1和控制器的中断输入端P2.5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测距芯片U1的关断输入端XSHUT和控制器的中断输出端P2.2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测距芯片U1的时钟输入端SCL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5的第一端和控制器的时钟输出端P0.3相连,电阻R5的第二端与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测距芯片U1的数据端SDA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6的第一端和控制器的数据端P0.2相连,电阻R6的第二端与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供电第一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8的使能端、稳压芯片U8的电源端VDD和电容C4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出端相连,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与稳压芯片U8的电源地GND和电源地相连,稳压芯片U8的电源电压输出端VOUT分别与电容C5的第一端和供电第二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连,电容C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测距的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供电第二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2的使能端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连,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与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7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4的基极与控制器的电源控制端P2.7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供电第一模块的电源电压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电源端V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春成张玉茹李非
申请(专利权)人:任春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