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57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其包括本体、加热器、真空装置、进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加热器设置在本体内,真空装置设置在本体的侧部,进料装置安装在本体的顶部,出料装置设置在本体的底部,本体包括外壳、承载板以及调节组件,承载板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连接端与外壳转动连接,调节组件设置在自由端,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压力感应器以及高度调节器,压力感应器和高度调节器安装在支撑杆的两端,压力感应器与承载板相抵持。使用时,通过高度调节器先升高再下降,能够带动承载板的自由端顶起后降低,从而使得粉体均匀分布在承载板上,进而使得粉体受热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器
,特别地,涉及一种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粉体是由许许多多小颗粒物质的集合体,其表面积大,易于流动,分散均匀,可以精确计量控制供给和排出等特性。为了实现粉体干燥的目的,需将粉体投入各种干燥设备,投入干燥设备中的粉体容易堆积在一起,导致干燥设备内各个地方的粉体不一致,在加热时,粉体受热不均匀,因此,导致粉体干燥不彻底,从而影响粉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所述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包括本体、加热器、真空装置、进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真空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部,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出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本体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承载板和调节组件,所述承载板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自由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压力感应器以及高度调节器,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所述高度调节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承载板相抵持,当所述高度调节器先升高后下降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板的所述自由端顶起后降低,从而使得粉体均匀分布在所述承载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具有一个,所述高度调节器与所述外壳的底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具有多个,所述承载板具有多个,所述承载板与所述调节组件相对应,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承载板相抵持,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高度调节器与所述外壳的底壁相连接,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压力感应器与上面的所述承载板相抵持,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高度调节器与下面的所述承载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相对所述外壳的转动角度为0°~30°。进一步地,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管道,所述真空泵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左侧,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真空管道与所述本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管道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可以避免因粉体进入所述真空泵中而影响所述真空泵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桶与进料管道,所述进料桶通过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本体连接,使得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本体的内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管道和出料阀,所述出料管道安装在所述本体的右下角且与所述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料阀设置在所述出料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内壁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可以延长所述本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具有两个,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上端的角落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通过高度调节器先升高再下降,能够带动承载板的自由端顶起后降低,从而使得粉体均匀分布在承载板上,进而使得粉体受热均匀,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其编号分别为:本体1挡板11承载板12支撑杆13压力感应器14高度调节器15振动器2底座3加热器4真空装置5真空泵51真空管道52滤网521进料装置6进料桶61进料管道62放气装置7放气管道71放气阀72出料装置8出料管道81出料阀82自由端122湿度检测器9温度检测器10外壳16连接端12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其包括本体1、振动器2、底座3、加热器4、真空装置5、进料装置6、放气装置7以及出料装置8,振动器2设置在本体1与底座3之间,且振动器2的一端与本体1的底部相连接,振动器2的另一端与底座3的上端相连接,加热器4设置在本体1内,真空装置5设置在本体1的侧部,进料装置6和放气装置7均安装在本体1的顶部,出料装置8设置在本体1的底部。本体1包括外壳16以及安装在外壳16内的承载板12和调节组件,承载板12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16内,所述调节组件用于使转动承载板12以调节承载板12的高度。具体地,承载板12包括连接端121和自由端122,其中,连接端121与外壳16转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板12的长度比本体1的横向长度短。具体地,承载板12的连接端121与外壳16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13、压力感应器14以及高度调节器15。承载板12具有多个,承载板12错开设置在外壳14的相对内壁上,承载板12的自由端122为弧形状,最下方的承载板12的自由端122向上倾斜,可以避免粉体继续向下流动,其余的承载板12的自由端122均向下倾斜,可方便粉体向下流动。另外,所述调节组件具有多个,所述调节组件与承载板12相对应,压力传感器14安装在支撑杆13的上端,高度调节器15安装在支撑杆13的下端,且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调节组件的压力感应器14与承载板12相抵持,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调节组件的高度调节器15与外壳16的底壁相连接,位于两个相邻的承载板12之间的所述调节组件的压力感应器14与上面的承载板12相抵持,位于两个相邻的承载板12之间的所述调节组件的高度调节器15与下面的承载板12相连接。可以理解地,承载板12还可以具有一个。当承载板12具有一个时,压力感应器14安装在支撑杆13的上端且与承载板12相抵持,高度调节器15安装在支撑杆13的下端且与外壳16的底壁连接,承载板12的自由端122搭接在压力感应器14上,当高度调节器15升高时,带动支撑杆13以及压力感应器14同时上升,可将承载板12顶起来;当高度调节器15下降时,带动支撑杆13以及压力感应器14同时降低,使得承载板12相对外壳16转动,进而使得承载板12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板12相对外壳16的转动角度为0°~30°,如此,可以将粉体于承载板12上的流动速度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高度调节器15为气缸。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还包括挡板11,挡板11具有两个,挡板11呈弧形结构,挡板11设置在外壳16内上端的角落处。当使用时,由外壳16的顶部进入至外壳16内的粉体可沿挡板11滑动,避免粉体在外壳16的角落处残留。真空装置5包括真空泵51和真空管道52,真空泵51设置在本体1的左侧,真空泵51通过真空管道52与本体1连接,使得真空管道52与本体1的内腔相连通。真空管道52内设置有滤网521,当使用时,滤网521可以避免因粉体进入真空泵51中而影响真空泵51的正常运行。进料装置6包括进料桶61与进料管道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包括本体、加热器、真空装置、进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真空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部,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出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本体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承载板和调节组件,所述承载板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自由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压力感应器以及高度调节器,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所述高度调节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承载板相抵持,当所述高度调节器先升高后下降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板的所述自由端顶起后降低,从而使得粉体均匀分布在所述承载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包括本体、加热器、真空装置、进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真空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部,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出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本体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承载板和调节组件,所述承载板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自由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压力感应器以及高度调节器,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所述高度调节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承载板相抵持,当所述高度调节器先升高后下降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板的所述自由端顶起后降低,从而使得粉体均匀分布在所述承载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具有一个,所述高度调节器与所述外壳的底壁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岗位的粉体真空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具有多个,所述承载板具有多个,所述承载板与所述调节组件相对应,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承载板相抵持,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高度调节器与所述外壳的底壁相连接,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压力感应器与上面的所述承载板相抵持,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高度调节器与下面的所述承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宇丁冲潘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鹏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