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板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板件结构,尤其是空心板件,其内部支撑结构通常是通过胶水粘接成型的,该种设计的环保效益不高,且粘接过程比较繁琐,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X型内撑与外框板插接来代替胶水粘接,但该种方式同样存在着以下缺陷:1.X型的内撑制作时,其中一根杆件交叉处需断开才能进行安装,由此造成内撑的支撑力强度不高,易产生变形,稳定性较差;2.任何板件(例如上述外框板)在折弯加工后均会产生板面弯曲(如图1所示,图中实现代表未折弯加工的板面状态,图中虚线代表折弯加工后的板面状态),造成产品表面不平整,从而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而X型内框虽然对外框板提供了支撑力,但该支撑仅对外框板四角提供支撑力,却无法给外框板的四边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且该支撑为硬性支撑,难以适应由于加工精度误差导致对外框板的实际支撑不匹配的困境,无法改善外框因折弯加工产生的板面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件结构,在保证内撑结构能提供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板、内框组件及内撑组件,所述外框板包括底板,底板的侧边翻折形成翻折边,翻折边与底板之间形成槽口;所述内框组件包括依次嵌入外框板上、下、左、右四周槽口的U型槽条一、二、三、四;/n所述内撑组件包括U型槽条五、六、七及内撑杆,U型槽条五的两端分别插入U型槽条一和三内,U型槽条六的两端分别插入U型槽条一和四内,U型槽条七的两端分别插入U型槽条五和六内,U型槽条五、六、七形成三角结构,所述内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U型槽条七和二内且垂直于U型槽条七和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板、内框组件及内撑组件,所述外框板包括底板,底板的侧边翻折形成翻折边,翻折边与底板之间形成槽口;所述内框组件包括依次嵌入外框板上、下、左、右四周槽口的U型槽条一、二、三、四;
所述内撑组件包括U型槽条五、六、七及内撑杆,U型槽条五的两端分别插入U型槽条一和三内,U型槽条六的两端分别插入U型槽条一和四内,U型槽条七的两端分别插入U型槽条五和六内,U型槽条五、六、七形成三角结构,所述内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U型槽条七和二内且垂直于U型槽条七和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条一至七的底面宽度相同,所述U型槽条五、六、七底面的两端突出于侧壁形成插板一,U型槽条五两端的插板一分别插入U型槽条一和三内,U型槽条六两端的插板一分别插入U型槽条一和四内,U型槽条七两端的插板一分别插入U型槽条五和六内,所述插板一与U型槽条一、三、四、五、六之间均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条一至四的底面宽度小于U型槽条五至七的底面宽度,所述U型槽条五、六、七的底面的两端突出于侧壁形成插板二,U型槽条五两端的插板二分别插入U型槽条一和三内,U型槽条六两端的插板二分别插入U型槽条一和四内,U型槽条七两端的插板二分别插入U型槽条五和六内,所述插板二与U型槽条一、三、四、五、六之间均间隙配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