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及其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5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及其电机,制动器主机设置在制动器主机基座内,通过衔铁动盘与制动盘连接,制动盘位于衔铁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制动摩擦环,制动盘的另一侧设置有制动器主机端盖,制动盘的制动盘基座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衔铁动盘所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制动器主机基座内沿径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线圈绕组,若干线圈绕组分别连接对应的制动力弹簧,通过制动力弹簧驱动衔铁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动解锁力分布均匀、鲁棒性强、可靠性高的特点,且具备低功耗、高制动力的优势,还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制动器工作状态进行自检测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及其电机
本技术属于制动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及其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制动器在高性能电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高性能电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部件,在电机使用过程中的突发性故障下,起到紧急制动的作用,在电机的特殊应用场景下,可以配合驱动控制系统实现高精度控制。然而目前现有的电机制动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现有电机制动器大多采用单体定子绕组作为磁力元件,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制动器需要持续通电工作产生制动解锁力,制动解锁力与制动力相抵并驱动制动器件远离旋转部件,此时单体定子绕组提供的电磁制动解锁力即决定了电机制动器所具有制动力的大小,由于现有电机制动器单体定子绕组的铁芯为环形中空结构,使得定子绕组具有较低的电磁力和较高的功耗,而较低的制动解锁力无法配置高制动力的器件,由此使得电机制动器的制动力不足;2)电机制动器采用单体定子绕组结构产生电磁制动解锁力,对于磁力驱动部件容易造成受力不均的情况,并且定子绕组一旦发生故障则制动器将无法使用,由此可见系统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器主机(1),制动器主机(1)设置在制动器主机基座(4)内,通过衔铁动盘(6)与制动盘(2)连接,制动盘(2)位于衔铁动盘(6)的一侧设置有制动摩擦环(10),制动盘(2)的另一侧设置有制动器主机端盖(12),制动盘(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衔铁动盘(6)所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3),制动器主机基座(4)内沿径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线圈绕组(22),若干线圈绕组(22)分别连接对应的制动力弹簧(16),通过制动力弹簧(16)驱动衔铁动盘(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器主机(1),制动器主机(1)设置在制动器主机基座(4)内,通过衔铁动盘(6)与制动盘(2)连接,制动盘(2)位于衔铁动盘(6)的一侧设置有制动摩擦环(10),制动盘(2)的另一侧设置有制动器主机端盖(12),制动盘(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衔铁动盘(6)所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3),制动器主机基座(4)内沿径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线圈绕组(22),若干线圈绕组(22)分别连接对应的制动力弹簧(16),通过制动力弹簧(16)驱动衔铁动盘(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器主机基座(4)上设置有端盖限位套管(8),端盖限位套管(8)与衔铁动盘(6)上设置的衔铁动盘定位槽(7)配合,实现衔铁动盘(6)的径向定位和轴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端盖限位套管(8)的外径小于衔铁动盘定位槽(7)的尺寸,端盖限位套管(8)的内径大于端盖安装螺钉(28)的外径尺寸,端盖限位套管(8)的数量与衔铁动盘定位槽(7)的数量相同,且等于端盖安装孔(5)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衔铁动盘定位槽(7)沿衔铁动盘(6)的径向方向均匀分布若干个,衔铁动盘定位槽(7)与端盖安装孔(5)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力分布式的自检测电机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沿制动器主机基座(4)的径向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端盖安装孔(5),端盖安装孔(5)通过端盖安装螺钉(28)将制动器主机基座(4)与制动器主机端盖(12)安装固定为一体化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邦刘源顾苗苗莫为王洪彦闵琳郭明路段志军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