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效润滑的带座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效润滑的带座轴承。
技术介绍
带座轴承是固定在机械上用于支撑转动轴及减小转动时摩擦的部件,为了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轴承的发热量,需要对轴承的内部进行润滑,以减小滚动体和轴承内、外圈体之间的摩擦磨损,目前大多数的带座轴承是通过轴承座上开设的注油孔向滚动体上注入润滑油,使滚动体的表面上形成一层润滑油膜,当滚动体不断滚动时,滚动体易将表面的润滑油向密封环与滚动体之间的空腔内排挤,造成润滑油的流失,使润滑油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样一来需要更频繁地加注新的润滑油,而且被排挤出的润滑油则堆积在密封环与滚动体之间的空腔内,随着润滑油使用时间的增长,处于滚动体上的润滑油和处于上述空腔内的润滑油容易出现氧化、产生油泥等现象,这些现象因密封环的设置而无法直观地观察到,造成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并更换润滑油,导致轴承的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储存润滑油的凹腔,且便于观察润滑油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效润滑的带座轴承,包括具有半圆形凹腔的活动座和具有半圆形凹腔的固定座,固定座的下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左右两端设有螺栓孔,活动座和固定座拼合固定连接组成具有圆形轴承腔的轴承座,轴承腔内设有轴承,轴承是由外圈体、内圈体和若干滚动体组成,若干滚动体通过保持架保持在外圈体与内圈体之间,外圈体的内壁相对于滚动体的两侧均设有密封环,活动座上设有第一通孔,外圈体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位连通形成有注油孔,且第一通孔的上端设有用于封堵注油孔的第一密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活动座的顶部中间且沿活动座径向贯通,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外圈体的顶部中间且沿外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润滑的带座轴承,包括具有半圆形凹腔的活动座和具有半圆形凹腔的固定座,固定座的下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左右两端设有螺栓孔,活动座和固定座拼合固定连接组成具有圆形轴承腔的轴承座,轴承腔内设有轴承,轴承是由外圈体、内圈体和若干滚动体组成,若干滚动体通过保持架保持在外圈体与内圈体之间,外圈体的内壁相对于滚动体的两侧均设有密封环,活动座上设有第一通孔,外圈体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位连通形成有注油孔,且第一通孔的上端设有用于封堵注油孔的第一密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在所述活动座的顶部中间且沿活动座径向贯通,所述第二通孔设在所述外圈体的顶部中间且沿外圈体径向贯通,所述外圈体的内壁上向外凹设有圆弧凹腔,所述圆弧凹腔呈沿外圈体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条状结构,所述第二通孔的下端部处于所述圆弧凹腔的中心处并与圆弧凹腔相连通,所述圆弧凹腔的周沿与所述外圈体的内壁之间平滑过渡,且所述圆弧凹腔的深度由中心至两端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弧形条状结构的弧长小于所述活动座的弧长,所述圆弧凹腔的两端部处均设有由内至外依次贯穿外圈体和活动座的卸油孔,所述卸油孔与圆弧凹腔相连通且卸油孔由内至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卸油孔内螺接有第二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塞螺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一密封塞的下端设有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圆弧凹腔内的取油杆,所述取油杆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