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盖板、保持架主体和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的右侧连接有轴承盖板,且轴承盖板的顶端内壁固定有保持架放置座,所述轴承盖板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吸油槽,所述保持架放置座的底端连接有吸油块,所述吸油块的底端抵接有保持架放置座,所述保持架放置座的内部的抵接有滚珠主体,所述轴承盖板的右侧连接有轴承内圈,且轴承内圈的左侧开设有滚珠滑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辅助限位块、弹簧片和辅助限位腔,能增加该组件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积,使该组件在轴承座内不会滑动,且该组件通过设置有吸油块、吸油槽,能有效减少保持架主体和保持架放置座所产生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为一种防滑轴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轴承一般都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大多数情况下,其内圈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借助于保持架均匀地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目前现有的部分轴承因为是机械制造,在制造时不会产生完全平整光滑的表面,从而使这些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部使并不是完全的吻合,随着日积月累的使用,这些不平整的面会因为使用磨损从凹面变成小缝隙,虽然这些小缝隙在日常对轴承的使用中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一些精密的机械内部,这些小缝隙是致命的,且现有的部分轴承内部保持架是直接和盖板接触的,随着日积月累的使用,保持架和盖板之间会加剧磨损,从而会减少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防滑轴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轴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部分轴承不具有防滑功能,且现有的部分轴承保持架和盖板磨损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盖板、保持架主体和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的右侧连接有轴承盖板,且轴承盖板的顶端内壁固定有保持架放置座,所述轴承盖板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吸油槽,所述保持架放置座的底端连接有吸油块,所述吸油块的底端抵接有保持架放置座,所述保持架放置座的内部的抵接有滚珠主体,所述轴承盖板的右侧连接有轴承内圈,且轴承内圈的左侧开设有滚珠滑道,所述轴承外圈的内部开设有辅助限位腔,且辅助限位腔的顶端和底端皆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抵接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的底端连接有辅助限位块,所述辅助限位腔的左侧内壁连接有弹簧片。优选的,所述保持架放置座的内侧直径大小和保持架主体的表面直径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形状大小和限位滑块的表面形状大下相同,所述限位滑块插设在限位滑槽的内部,且限位滑槽和限位滑块组成滑动式结构。优选的,所述辅助限位块设置有六组,且六组辅助限位块等距离均匀连接在轴承外圈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弹簧片的一端连接在辅助限位腔的内壁,且弹簧片的另一端与辅助限位块抵接,所述辅助限位块、弹簧片和辅助限位腔组成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滚珠主体的右侧表面弧度大小和滚珠滑道的内壁弧度大小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滑轴承通过设置有辅助限位块、弹簧片和辅助限位腔,能增加该组件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积,使该组件在轴承座内不会滑动,且该组件通过设置有吸油块、吸油槽,能有效减少保持架主体和保持架放置座所产生的磨损。(1)该组件通过设置有辅助限位块、弹簧片和辅助限位腔,在将该组件安装至轴承座内部时,辅助限位块会被轴承座内部抵挡收缩,当该组件完全安装在轴承座内部时,辅助限位块会回弹,并且使辅助限位块与轴承座内壁牢牢抵接,从而避免了该组件在轴承座内部产生滑动的现象。(2)该组件通过设置有吸油块、吸油槽,在对该组件进行保养时,需要对该组件涂抹润滑油,而在对轴承盖板表面涂抹润滑油时,润滑油会堆积在吸油槽内部,然后润滑油会经由保持架放置座内部开设的通孔流入吸油块内部,和保持架主体接触,从而能减缓保持架主体和保持架放置座之间因为润滑不足而产生磨损的现象,延长了该组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轴承外圈;2、轴承盖板;3、吸油块;4、吸油槽;5、保持架放置座;6、保持架主体;7、轴承内圈;8、限位滑槽;9、限位滑块;10、辅助限位块;11、弹簧片;12、滚珠滑道;13、辅助限位腔;14、滚珠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滑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盖板2、保持架主体6和轴承内圈7,轴承外圈1的右侧连接有轴承盖板2,且轴承盖板2的顶端内壁固定有保持架放置座5,保持架放置座5的内侧直径大小和保持架主体6的表面直径大小相同,相同的直径大小能减少保持架放置座5和保持架主体6之间的缝隙,并且减少保持架主体6晃动的可能,轴承盖板2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吸油槽4,保持架放置座5的底端连接有吸油块3.吸油块3的底端抵接有保持架放置座5,保持架放置座5的内部的抵接有滚珠主体14,滚珠主体14的右侧表面弧度大小和滚珠滑道12的内壁弧度大小相同,相同的弧度大小能减少滚珠滑道12和轴承内圈7产生的磨损,轴承盖板2的右侧连接有轴承内圈7,且轴承内圈7的左侧开设有滚珠滑道12,轴承外圈1的内部开设有辅助限位腔13。且辅助限位腔13的顶端和底端皆开设有限位滑槽8,限位滑槽8的内部形状大小和限位滑块9的表面形状大下相同,限位滑块9插设在限位滑槽8的内部,且限位滑槽8和限位滑块9组成滑动式结构,通过组成滑动式结构,能使辅助限位块10收缩在辅助限位腔13的内部,限位滑槽8的内部抵接有限位滑块9。且限位滑块9的底端连接有辅助限位块10,辅助限位块10设置有六组,且六组辅助限位块10等距离均匀连接在轴承外圈1的外表面,通过设置有六组辅助限位块10,能增加该组件与轴承座直径的接触面积,辅助限位腔13的左侧内壁连接有弹簧片11,弹簧片11的一端连接在辅助限位腔13的内壁,且弹簧片11的另一端与辅助限位块10抵接,辅助限位块10、弹簧片11和辅助限位腔13组成弹性结构,通过组成弹性结构能使辅助限位块10与轴承座内壁抵接的更加紧密。工作原理:使用时,可首先对该组件进行润滑油的涂抹,以增加该组件的工作寿命,当涂抹到轴承盖板2表面时,润滑油会堆积在吸油槽4内部,然后润滑油会经由保持架放置座5内部开设的通孔流入吸油块3内部,随后,润滑油会渗透吸油块3,透过吸油块3和保持架主体6接触,并且随着滚珠主体14的运转,能轻微带动保持架主体6移动,从而能使保持架主体6表面的润滑油被涂抹的更加均匀,进而能减缓该组件在工作时,保持架主体6和保持架放置座5之间因为润滑不足而产生磨损的现象,当对该组件润滑完毕后,可将该组件安装在轴承座中,在将该组件安装至轴承座内部时,辅助限位块10会被轴承座内部抵挡,并且通过辅助限位块10上下两端的限位滑块9在限位滑槽8的内部向右滑动,同时,弹簧片11会被辅助限位块10挤压产生形变,随后,在该组件完全安装进轴承座内部时,通过弹簧片11的弹力作用辅助限位块10会回弹,并且使辅助限位块10与轴承座内壁牢牢抵接,从而避免了该组件在轴承座内部产生滑动的现象,能增加该组件工作时的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盖板(2)、保持架主体(6)和轴承内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1)的右侧连接有轴承盖板(2),且轴承盖板(2)的顶端内壁固定有保持架放置座(5),所述轴承盖板(2)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吸油槽(4),所述保持架放置座(5)的底端连接有吸油块(3),所述吸油块(3)的底端抵接有保持架放置座(5),所述保持架放置座(5)的内部的抵接有滚珠主体(14),所述轴承盖板(2)的右侧连接有轴承内圈(7),且轴承内圈(7)的左侧开设有滚珠滑道(12),所述轴承外圈(1)的内部开设有辅助限位腔(13),且辅助限位腔(13)的顶端和底端皆开设有限位滑槽(8),所述限位滑槽(8)的内部抵接有限位滑块(9),且限位滑块(9)的底端连接有辅助限位块(10),所述辅助限位腔(13)的左侧内壁连接有弹簧片(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盖板(2)、保持架主体(6)和轴承内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1)的右侧连接有轴承盖板(2),且轴承盖板(2)的顶端内壁固定有保持架放置座(5),所述轴承盖板(2)的顶端表面开设有吸油槽(4),所述保持架放置座(5)的底端连接有吸油块(3),所述吸油块(3)的底端抵接有保持架放置座(5),所述保持架放置座(5)的内部的抵接有滚珠主体(14),所述轴承盖板(2)的右侧连接有轴承内圈(7),且轴承内圈(7)的左侧开设有滚珠滑道(12),所述轴承外圈(1)的内部开设有辅助限位腔(13),且辅助限位腔(13)的顶端和底端皆开设有限位滑槽(8),所述限位滑槽(8)的内部抵接有限位滑块(9),且限位滑块(9)的底端连接有辅助限位块(10),所述辅助限位腔(13)的左侧内壁连接有弹簧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放置座(5)的内侧直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坤,王亚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众创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