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箱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841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箱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箱、溢流油管、油箱、油泵、热油管、换热器、冷油管,其中所述轴承箱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箱内具有容纳润滑油的油腔,所述油腔内具有浸没所述轴承下部的润滑油,所述轴承箱上设溢流口,该溢流口通过所述溢流油管连接至所述油箱的进油口,所述油泵设置于所述油箱上且所述油泵的进口连接至所述油箱内,所述油泵的泵出口通过所述热油管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下部进口,所述冷油管连接所述换热器上部出口和所述轴承箱顶部润滑油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解决了轴承箱的漏油和高温问题,实现轴承的更好的润滑效果,减少轴承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箱润滑系统
本技术涉及润滑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箱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在24小时连续运行的轴承箱或轴承盒往往都会出现漏油、温度过高等不利因素。若轴承箱以及轴承盒存在长期漏油现象,就需要工人长期观察油位并经常添加,不仅造成了润滑油的浪费还污染了现场环境,假如仅一次添加不及时是就会导致轴承因缺油而损坏。若轴承箱或轴承盒存在长期高温现象,就会使润滑油发生酯化失去润滑效果,高温还会导致轴承箱或轴承盒的密封损坏导致漏油。最终导致轴承的快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箱润滑系统,其采用外循环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好,降低漏油风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箱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箱、溢流油管、油箱、油泵、热油管、换热器、冷油管,其中所述轴承箱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箱内具有容纳润滑油的油腔,所述油腔内具有浸没所述轴承下部的润滑油,所述轴承箱上设溢流口,该溢流口通过所述溢流油管连接至所述油箱的进油口,所述油泵设置于所述油箱上且所述油泵的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箱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箱(1)、溢流油管(2)、油箱(3)、油泵(4)、热油管(5)、换热器(6)、冷油管(7),其中所述轴承箱(1)内设置有轴承(8),所述轴承箱(1)内具有容纳润滑油的油腔,所述油腔内具有浸没所述轴承(8)下部的润滑油,所述轴承箱(1)上设溢流口(9),该溢流口(9)通过所述溢流油管(2)连接至所述油箱(3)的进油口,所述油泵(4)设置于所述油箱(3)上且所述油泵(4)的进口连接至所述油箱(3)内,所述油泵(4)的泵出口通过所述热油管(5)连接至所述换热器(6)的下部进口,所述冷油管(7)连接所述换热器(6)上部出口和所述轴承箱(1)顶部润滑油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箱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箱(1)、溢流油管(2)、油箱(3)、油泵(4)、热油管(5)、换热器(6)、冷油管(7),其中所述轴承箱(1)内设置有轴承(8),所述轴承箱(1)内具有容纳润滑油的油腔,所述油腔内具有浸没所述轴承(8)下部的润滑油,所述轴承箱(1)上设溢流口(9),该溢流口(9)通过所述溢流油管(2)连接至所述油箱(3)的进油口,所述油泵(4)设置于所述油箱(3)上且所述油泵(4)的进口连接至所述油箱(3)内,所述油泵(4)的泵出口通过所述热油管(5)连接至所述换热器(6)的下部进口,所述冷油管(7)连接所述换热器(6)上部出口和所述轴承箱(1)顶部润滑油进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范吴成贵刘云江刘更生龚祖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庆龙精细锶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