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45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属于结构强度领域。该连接结构中,复合材料杆件包括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金属接头为空心结构,包括;端头连接部和筒形阶梯连接区,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包括弧形连接区和平台连接区,所述平台连接区和弧形连接区分别与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适用于以承受拉伸、压缩等轴向载荷为主的复合材料中空筒段与金属接头连接的杆类结构,可承受几吨到几百吨的拉压载荷,相比于金属杆类结构,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减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结构强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吊挂为飞机主要承力部件,可以分为中央盒段、上部整流罩和后部整流罩等级部分。其中,吊挂盒段为梁式框架结构,用于连接发动机和机翼。对于超静定结构的吊挂盒段来说,下连杆一般用于连接吊挂和机翼下翼面,主要传递发动机推力,承受拉压载荷,如图1所示。传统飞机设计下连杆方案多采用金属连杆+金属接头一体机加成型,所用材料包括钛合金和高强钢,具体方案需要依据机型设计特点、要求以及供应商制造能力来确定。对于翼吊发动机飞机,相比于吊挂传统下连杆设计,复合材料杆件+金属接头的设计方案可以减重35%-80%,潜在效益巨大。目前,波音787飞机吊挂下连杆已采用复合材料设计方案,接头采用钛合金,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复材连杆与金属接头之间的连接是吊挂复合材料下连杆设计的关键和难点所在。目前,航空类复合材料结构件多是平面或者大曲面类板结构,对于这类结构,无论是设计分析方法还是制造工艺都已经成熟。但是对于杆类复合材料结构研究甚少,特别是能够承受巨大拉压载荷的杆类结构,更是缺乏可供参考的设计分析方法和制造工艺。如何在设计以及制造工艺上,突破复合材料连杆与金属接头之间的连接技术,是完成复合材料连杆设计与验证的关键一环。复合材料结构与金属结构的连接形式通常包含胶接和机械连接。由于该连杆传递载荷较高,因此胶接连接无法满足要求;若采用机械连接(如图2),由于复合材料杆件的可达性较差,只能采用铆钉进行单面安装,装配性和可检性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现有技术中,波音公司于1984年申请专利“Compositebasestructureandendfittingjointandmethod”(PatentNumber:4,469,730),将复材杆与金属接头之间的拉伸载荷转化为hoop载荷,也即90°的碳纤维tension载荷,压缩载荷通过复材与金属的接触面传递,如图3所示。该方案传递压缩载荷时存在明显不足,复材面外性能较差,若通过复材截面与金属接头的接触来传递压缩载荷,很容易导致复材的压溃,从而造成结构失效。另外该方案也没有考虑复材吸湿老化可能导致的结构松弛问题。Rolls-Royce公司于2014年申请专利“Methodformanufacturingashaftofagas-turbineengine,inparticulararadialshaftorashaftarrangedatanangletothemachineaxis”(US2014130964),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涡轮轴与金属接头的连接方案,如图4a-4b所示。该方案设计了花键形式的内、外金属接头,将复材预浸料铺贴到内金属接头上,而后连接外金属接头将复材压实到花键中,从而传递扭矩。方案为传扭轴设计,传递拉压载荷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适用于以承受拉伸、压缩等轴向载荷为主的复合材料中空筒段与金属接头连接的杆类结构,可承受几吨到几百吨的拉压载荷,相比于金属杆类结构,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减重效果。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杆件包括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所述金属接头为空心结构,包括:端头连接部和筒形阶梯连接区,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包括弧形连接区和平台连接区,所述平台连接区和弧形连接区分别与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为二级阶梯筒形结构,包括第一外径部分和第二外径部分,第一外径部分的外径小于第二外径部分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径部分的外表面为平台连接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径部分为承压阻挡板,所述承压阻挡板与贴合在所述平台连接区上的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对接。进一步的,所述承压阻挡板的外表面为弧形连接区。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连接区和平台连接区上设有多个防自转/滑平台。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连接区包括平直区域和弧形区域,所述平直区域靠近端头连接部设置,外径不变;所述弧形区域靠近贴合在所述平台连接区上的复合材料中空内筒设置,所述弧形区域沿着朝向复合材料中空内筒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为毛化处理后的筒形阶梯连接区,以增大与复合材料杆件的粘接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当结构承受拉伸载荷时,金属接头与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趋势,其中,因复合材料中空外筒在弧形连接区被90°铺层紧紧夹箍在金属接头上,同时借助于承压阻挡板构成的阶梯,复合材料中空外筒与金属接头弧形连接区部分传递了大部分的拉伸载荷。当结构承受压缩载荷时,因金属接头上承压阻挡板的存在,使压缩载荷更容易通过承压阻挡板传递给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因此复合材料中空内筒承受了大部分的压缩载荷。附图说明图1示出发动机吊舱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复材连杆与金属接头机械连接方案示意图;图3示出波音公司专利方案示意图;图4a至4b示出Rolls-Royce公司涡轮轴方案示意图;图5示出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金属接头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复合材料中空内筒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将复合材料中空内筒贴合于金属接头示意图;图9示出共固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一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代替、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还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结构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成理解本技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中空筒段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如图5所示,主要包括复合材料中空内筒(1)、外筒(2)和金属接头(3)。金属接头(3)为空心结构,结构如图6所示,通过平台连接区(4)和弧形连接区(5)分别与复合材料内筒(1)、外筒(2)段贴合。金属与复合材料连接区可以进行毛化处理,用于增大与复材杆件外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两者之间的移动;另外,在金属接头的平台和弧形连接区设有多个防自转/滑平台(7),用于防止复材缠绕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金属接头(3)上设有承压阻挡板(6),与复材内筒(1)段端部连接,保证压缩载荷直接传递到复材内筒(1)。复材中空内筒(1)主要由平行于筒轴的0°方向铺层构成,可通过缠绕、手工铺贴等工艺铺覆,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复合材料杆件包括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n所述金属接头为空心结构,包括:端头连接部和筒形阶梯连接区,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包括弧形连接区和平台连接区,所述平台连接区和弧形连接区分别与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杆件与金属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材料杆件包括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
所述金属接头为空心结构,包括:端头连接部和筒形阶梯连接区,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包括弧形连接区和平台连接区,所述平台连接区和弧形连接区分别与复合材料中空内筒、复合材料中空外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阶梯连接区为二级阶梯筒形结构,包括第一外径部分和第二外径部分,第一外径部分的外径小于第二外径部分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径部分的外表面为平台连接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径部分为承压阻挡板,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顺达胡震东齐山贺刘倩吴晓光邓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