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等离子体共振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32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等离子体共振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包括光源,两根普通单模光纤、微结构光纤和光电探测器,光源、第一根普通单模光纤、微结构光纤、第二根普通单模光纤和光电探测器依次相连,微结构光纤是横截面为平行六边形的具有二维周期性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拉锥形成,在锥形段的表面自内向外依次涂覆有金属膜和蛋白质高分子膜,所说的周期性结构由背景介质和周期性分布排列在背景介质中的介质棒组成。该光纤传感器利用微结构光纤包层结构导光机制,不但无需剥离包层来引出导模,而且无需缓冲层实现入射波光功率进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的高耦合效率,具有工艺简单,结构紧凑,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结构光纤传感器,特别是能够对水样的目标物质浓度进 行实时在线测量的等离子共振微结构光纤传感器。
技术介绍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传感器通过激发表面等 离子体共振波(SPW, Surface plasmon wave)来检测传感界面处样品的折射率 变化。当满足共振条件时,由于衰减全反射(ATR,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产生共振吸收峰,通过共振角esPR或共振波长入SPK定标从而测定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实现监测样品的质量。SPR传感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 基于物理光学特性的新型分析技术,具有不需对分子进行标记、样品无需分离 纯化、能实时监测生物分子之间结合的全过程等优点,己成为一种成熟的检测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应用方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工作者的重视。目 前典型的SPR传感器采用Kretchmann棱镜型结构,存在体积庞大,难以实时检 测的明显缺点,特别是角度调制需要精确的步进马达带动角度调整装置,角度 分辨率要求非常精密。另一种光纤型SPR传感器是将一段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体共振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两根普通单模光纤(2、5)、微结构光纤(3)和光电探测器(4),光源(1)、第一根普通单模光纤(2)、微结构光纤(3)、第二根普通单模光纤(5)和光电探测器(4)依次相连,微结构光纤是横截面为平行六边形的具有二维周期性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拉锥形成,在锥形段(L)的表面自内向外依次涂覆有金属膜和生物高分子膜,所说的周期性结构由背景介质和周期性分布排列在背景介质中的介质棒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侃金杭李鹏黄腾超舒晓武刘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