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外周吸盘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脉介入式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动脉外周吸盘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缺血缺氧性脑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导致此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因素和逐渐加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有直接联系,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顺应性下降,颈内动脉装置及椎基底动脉两大脑部的主要供血装置均可能出现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动脉管腔狭窄情况出现,从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临床上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有:因颈内动脉官腔狭窄者采用颈内动脉支架植入从而使狭窄的官腔充分扩张,脑部供血增加从而减轻患者的脑部功能障碍异常,但接受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因体内植入了支架异物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以防止再次出现血栓形成堵塞血管,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凝血机制障碍,因出血的可能性明显加大而产生更严重的并发症;第二种方法可以采用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采用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对异常增厚的动脉内膜进行手术切除,但手术风险大,对颈内动脉进行临时阻断然后进行血管内操作,脑部缺血及手术部位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脉外周吸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外周吸盘支架设置有:/n网管支架;/n所述网管支架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由多个V形杆首位连接组成,两个相对的V形杆形成一个菱形网孔,相对的V形杆为峰对谷错位排列设置;每隔一段距离相邻支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桥;所述网管支架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网管支架中部设置有吸盘支架;所述吸盘支架外侧一体化设置有若干微型吸盘;/n所述吸盘支架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网管支架两侧,所述连接板与网管支架一体化成型,所述微型吸盘卡接于连接板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外周吸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外周吸盘支架设置有:
网管支架;
所述网管支架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由多个V形杆首位连接组成,两个相对的V形杆形成一个菱形网孔,相对的V形杆为峰对谷错位排列设置;每隔一段距离相邻支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桥;所述网管支架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网管支架中部设置有吸盘支架;所述吸盘支架外侧一体化设置有若干微型吸盘;
所述吸盘支架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网管支架两侧,所述连接板与网管支架一体化成型,所述微型吸盘卡接于连接板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外周吸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支架内一体化设置有若干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呈线性均匀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外周吸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外侧设置有若干操作孔,所述操作孔成矩阵均匀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外周吸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支架材质为镍钛超弹合金。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动脉外周吸盘支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外周吸盘支架的安装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通过血管狭窄检测系统对颈内动脉的狭窄位置进行检测,并对颈内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估;
步骤二,通过血管直径检测方法对狭窄位置附近的正常颈内动脉的直径进行检测;
步骤三,根据检测的颈内动脉的直径数据,确定网管支架的直径规格;
步骤四,将吸盘支架对准血管狭窄处,并套于颈内动脉上,通过镊子和操作孔将微型吸盘吸附于颈内动脉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脉外周吸盘支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狭窄检测系统包括:
图形采集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CT设备获得待测颈内血管的造影CTA影像;
图像处理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基于深度特征回归技术跟踪血管中心线,使用预测点聚类方法确定血管分叉结构的位置,完成血管的结构提取;
图像分割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对所述CTA影像进行多个设定角度的拉直成像,对所述多个设定角度的拉直图像分别进行分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华,柴旭斌,缪中荣,李佑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