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耗能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097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耗能减震装置。该装置包括:粘滞阻尼部件、铅阻尼部件两个耗能机构及圆盘部件、碟簧部件两个功能机构,粘滞阻尼部件和铅阻尼部件并联连接后,再与圆盘部件和碟簧部件串联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端、碟簧部件、传动轴、连杆、圆盘部件、铅阻尼部件、粘滞阻尼部件、外管、底板和中轴。粘滞阻尼部件和铅阻尼部件能够得到经圆盘部件放大的动力响应,使装置在小变形、低响应速度的情况下可以发挥良好的耗能能力,在大变形、高响应速度的情况下能充分地利用阻尼部件的耗能特性,提升装置对各级地震动的适用性。碟簧部件、传动轴与外管的细部构造,使装置无论处于受拉还是受压状态,碟簧始终受压,为整个装置提供恢复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耗能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结构抗震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耗能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单纯地提高材料强度、构件尺寸及配筋率等有时并不能避免结构震后的损伤,反而增加了工程造价。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结构减震控制,即采用某种措施来控制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各项反应值。耗能装置作为结构减震控制的一种方法,简单方便,外置时易维护更换。当地震发生时,结构的运动会带动附加耗能装置一起运动,将耗能装置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消耗了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从而实现结构保护的目的。在常规耗能装置中,粘滞型耗能装置和铅阻尼耗能装置是两种适用范围广泛的耗能装置,在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工程中均可使用。粘滞型耗能装置是一种根据粘性介质在活塞两端或平板内流动时产生的粘滞阻尼力而制成的无刚度、速度相关型耗能装置。当结构地震响应较小时,外置的粘滞型耗能装置可能无法有效发挥耗能特性,需要设置速率放大机构以充分利用其耗能能力。同时,粘滞型耗能装置缺乏自复位能力,会使结构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铅阻尼耗能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滞阻尼部件、铅阻尼部件两个耗能机构及圆盘部件、碟簧部件两个功能机构,所述粘滞阻尼部件和所述铅阻尼部件并联连接后,再与所述圆盘部件和所述碟簧部件串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滞阻尼部件、铅阻尼部件两个耗能机构及圆盘部件、碟簧部件两个功能机构,所述粘滞阻尼部件和所述铅阻尼部件并联连接后,再与所述圆盘部件和所述碟簧部件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连接端(1)、碟簧部件、传动轴(2)、连杆(3)、圆盘部件、铅阻尼部件、粘滞阻尼部件、外管(4)、底板(5)和中轴(6);
所述的连接端(1)为装置顶端,与结构物连接;所述的碟簧部件套在传动轴(2)上,传动轴(2)的上端与连接端(1)相连,传动轴(2)的下端通过两连杆(3)与圆盘部件连接;所述的圆盘部件套在中轴(6)上,中轴(6)与外管(4)固定;铅阻尼部件嵌入圆盘部件中,粘滞阻尼部件的两端分别与圆盘部件和底板(5)相连;所述的外管(4)罩在各部件外,外管(4)的下端与底板(5)相连,所述的底板(5)为装置底端,与结构物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端(1)为一块矩形板,采用不锈钢材质,矩形板的中央区域焊接一铰接头,该铰接头连接传动轴(2),矩形板的外围区域开8个螺栓孔,每边设置2个螺栓孔,利用所述螺栓孔和螺栓将连接端(1)与结构物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碟簧部件由碟簧(7)及两块碟簧板(8)组成,碟簧(7)由24片碟片构成,采用对合的组合方式,碟片的内径大于传动轴(2)的直径,使传动轴(2)能够穿过碟片,碟簧板(8)的形状为矩形,短边大于碟簧(7)的直径,碟簧板(8)的中心开一圆孔,孔径与碟片的内径相等,两块矩形碟簧板(8)分别置于碟簧(7)的上下两端,并且中心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2)的横截面为圆形,传动轴(2)的上端设置铰接头,该铰接头与连接端(1)铰接,传动轴(2)的中段相隔一定距离焊接两块压板(10),压板(10)为矩形,尺寸小于碟簧板(8),两压板(10)间放置碟簧部件,传动轴(2)的下端焊接一块下板(11),下板(11)为矩形,下板(11)的下底面以中心对称方式焊接两个铰接头,该两个铰接头连接两根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辉黄磊李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