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宇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0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支撑座本体以及隔震组件,隔震组件安装在顶板下端面的支撑座本体内,隔震组件包括受力板、活塞杆、活塞筒以及铁芯,受力板下端面连接活塞杆,活塞杆底部滑动设置在活塞筒内部的套筒内,铁芯安装在活塞筒底部,铁芯上绕设有电磁线圈;通过在支撑座本体内设置与建筑本体连接的顶部,并在顶板下方安装隔震组件以及弹簧,利于电磁线圈磁化铁芯产生磁场,吸附磁钢以及含永磁铁的推块滑动,将液压油压入到磁浮间隙,利用活塞杆顶压受力板,对建筑本体震动时产生的能量进行多次抵消,减震、隔震效果好,将建筑本体在地震时遭受到的损坏降到最低。

A kind of assembled building support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为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但是装配式建筑却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抗震性能不好。地震发生时,对房屋的最大破坏力为S波使房屋发生水平的震动,为了减少地震的破坏,一般提升房屋整体的抗弯和抗剪能力,但是依旧难以将房屋震动时产生的能量进行多次抵消,将建筑在地震时遭受到的损坏降到最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4)以及隔震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本体(4)内部设有底板(1)和顶板(2),顶板(2)上端面连接建筑本体(3),顶板(2)的导向孔(7)内贯穿设置有T型杆(6),顶板(2)下端面的T型杆(6)上套设有弹簧(8),隔震组件(5)安装在顶板(2)下端面的支撑座本体(4)内,隔震组件(5)包括受力板(9)、活塞杆(10)、活塞筒(13)以及铁芯(14),受力板(9)下端面连接活塞杆(10),活塞杆(10)底部滑动设置在活塞筒(13)内部的套筒(11)内,铁芯(14)安装在活塞筒(13)底部,铁芯(14)上绕设有电磁线圈(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4)以及隔震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本体(4)内部设有底板(1)和顶板(2),顶板(2)上端面连接建筑本体(3),顶板(2)的导向孔(7)内贯穿设置有T型杆(6),顶板(2)下端面的T型杆(6)上套设有弹簧(8),隔震组件(5)安装在顶板(2)下端面的支撑座本体(4)内,隔震组件(5)包括受力板(9)、活塞杆(10)、活塞筒(13)以及铁芯(14),受力板(9)下端面连接活塞杆(10),活塞杆(10)底部滑动设置在活塞筒(13)内部的套筒(11)内,铁芯(14)安装在活塞筒(13)底部,铁芯(14)上绕设有电磁线圈(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本体(4)为上端设有敞口结构的装配体,T型杆(6)底部固定在底板(1)上,T型杆(6)顶部连接支撑座本体(4)顶端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固定在支撑座本体(4)底部内壁上,且通过螺钉与支撑座本体(4)相连接,T型杆(6)底部通过螺钉与底板(1)相连接并固定。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