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洋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09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具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地基,所述地基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两个活动腔,两个所述活动腔内部均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外壁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活动腔内壁焊接,两个所述活动腔之间设置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部设置有上偏转杆,所述上偏转杆数量设置为两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减震机构,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耗能减震,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震性能较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达到理想的地震防御效果,有效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减震是用于地震防御的措施,当今社会的建筑中基本都有应用,以降低意外地震灾难中的损失,建筑减震的方式有很多,但原理基本都是采用耗能减震,通过减弱地震传递给建筑物的能量,来降低建筑物的震动幅度,从而达到建筑减震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建筑结构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减震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建筑结构的减震性能不够好,大部分仅采用单一的如弯曲、摩擦的方式进行耗能减震,这种单一方式的减震效果不强,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建筑结构的实际使用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建筑结构,通过设有减震机构,使本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耗能减震,使得本技术的减震性能较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达到理想的地震防御效果,有效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使得本技术便于推广使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3);/n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两个活动腔(4),两个所述活动腔(4)内部均设置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外壁焊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弹簧(6)一端与活动腔(4)内壁焊接,两个所述活动腔(4)之间设置有减震腔(7),所述减震腔(7)内部设置有上偏转杆(8),所述上偏转杆(8)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上偏转杆(8)底部设置有下偏转杆(9),所述上偏转杆(8)与下偏转杆(9)连接处设置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两端均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建筑结构,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3);
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两个活动腔(4),两个所述活动腔(4)内部均设置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外壁焊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弹簧(6)一端与活动腔(4)内壁焊接,两个所述活动腔(4)之间设置有减震腔(7),所述减震腔(7)内部设置有上偏转杆(8),所述上偏转杆(8)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上偏转杆(8)底部设置有下偏转杆(9),所述上偏转杆(8)与下偏转杆(9)连接处设置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两端均焊接有平行滑块(11),所述平行滑块(11)外侧设置有平行滑槽(12),所述上偏转杆(8)顶端和下偏转杆(9)底端均设置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两端均焊接有升降滑块(14),所述升降滑块(14)外侧设置有升降滑槽(15),所述升降滑块(14)与升降滑槽(15)之间焊接有第二弹簧(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于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