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梓恒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0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包括预制顶板和预制底板,预制顶板和预制底板之间固定有减震单元,减震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固定在预制底板底部上,第一支撑柱远离预制底板的一端连接有凹型结构的减震底座,减震底座底部两端设有斜向钢支撑,斜向钢支撑的下末端通过法兰连接屈曲约束支撑件上,斜向钢支撑的上末端通过连接扣件焊接在减震底座上,减震底座顶端固定有减震盖板,减震盖板顶端固定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远离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在预制顶板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在两个支撑柱上分别设置弹簧和限位模块,减小地震时竖向拉力对减震底座的破坏,提高了隔震耗能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地震是由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振动现象的总称,建筑物一般建造在岩土地基上,地震时,在岩土中传播的地震波引起地基土体振动,特别是水平方向的振动,会带动附在地表建筑物产生剧烈水平晃动,从而对建筑产生破坏。为了应对强烈的地震灾害,通常的做法是加强建筑物的强度、刚度,甚至将地基牢固的建筑在地下的岩层上,使建筑物同岩层构成一个刚性的整体,属于刚性抗震结构,以达到抗震目的。但是,这种做法大大增加建筑材料的消耗,加大工程费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样拼接起来的建筑在应对地震波的时候抵抗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本技术设计合理,通过在两个支撑柱上分别设置弹簧和限位模块,减小地震时竖向拉力对减震底座的破坏,提高了隔震耗能的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包括预制顶板和预制底板,所述预制顶板和所述预制底板之间固定有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在所述预制底板底部上,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所述预制底板的一端连接有凹型结构的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底部两端设有斜向钢支撑,所述斜向钢支撑的下末端通过法兰连接屈曲约束支撑件上,所述斜向钢支撑的上末端通过连接扣件焊接在减震底座上,所述减震底座顶端固定有减震盖板,所述减震盖板顶端固定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制顶板底部。优选的,上述第二支撑柱上安装有多组依次连接的限位模块。优选的,上述限位模块包括限位圆台,所述限位圆台的一侧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底部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圆柱形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远离圆柱形凹槽底部内壁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优选的,上述减震盖板和减震底座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上述斜向钢支撑设有两根,关于第一支撑柱对称。优选的,上述第二支撑柱上设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设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制顶板,2-预制底板,3-第一支撑柱,4-减震底座,5-减震盖板,6-支撑底座,7-第二支撑柱,8-法兰,9-屈曲约束支撑件,10-连接扣件,11-限位模块,12-限位圆台,13-圆孔,14-圆柱形凹槽,15-活动块,16-连接杆,17-斜向钢支撑,1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预制顶板1和预制底板2,所述预制顶板1和所述预制底板2之间固定有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固定在所述预制底板2底部上,所述第一支撑柱3远离所述预制底板2的一端连接有凹型结构的减震底座4,所述减震底座4底部两端设有斜向钢支撑17,所述斜向钢支撑17的下末端通过法兰8连接屈曲约束支撑件9上,所述斜向钢支撑17的上末端通过连接扣件10焊接在减震底座4上,所述减震底座4顶端固定有减震盖板5,所述减震盖板5顶端固定有支撑底座6,所述支撑底座6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柱7,所述第二支撑柱7远离所述支撑底座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制顶板1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柱7上安装有多组依次连接的限位模块11,所述限位模块11包括限位圆台12,所述限位圆台12的一侧设有圆孔13,所述圆孔13的底部设有圆柱形凹槽14,所述圆柱形凹槽14的内部安装有活动块15,所述活动块15远离圆柱形凹槽14底部内壁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16,所述减震盖板5和减震底座4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斜向钢支撑17设有两根,关于第一支撑柱3对称。本技术设计合理,通过在两个支撑柱上分别设置弹簧和限位模块,减小地震时竖向拉力对减震底座的破坏,提高了隔震耗能的性能。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顶板(1)和预制底板(2),所述预制顶板(1)和所述预制底板(2)之间固定有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固定在所述预制底板(2)底部上,所述第一支撑柱(3)远离所述预制底板(2)的一端连接有凹型结构的减震底座(4),所述减震底座(4)底部两端设有斜向钢支撑(17),所述斜向钢支撑(17)的下末端通过法兰(8)连接屈曲约束支撑件(9)上,所述斜向钢支撑(17)的上末端通过连接扣件(10)焊接在减震底座(4)上,所述减震底座(4)顶端固定有减震盖板(5),所述减震盖板(5)顶端固定有支撑底座(6),所述支撑底座(6)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柱(7),所述第二支撑柱(7)远离所述支撑底座(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制顶板(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顶板(1)和预制底板(2),所述预制顶板(1)和所述预制底板(2)之间固定有减震单元,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固定在所述预制底板(2)底部上,所述第一支撑柱(3)远离所述预制底板(2)的一端连接有凹型结构的减震底座(4),所述减震底座(4)底部两端设有斜向钢支撑(17),所述斜向钢支撑(17)的下末端通过法兰(8)连接屈曲约束支撑件(9)上,所述斜向钢支撑(17)的上末端通过连接扣件(10)焊接在减震底座(4)上,所述减震底座(4)顶端固定有减震盖板(5),所述减震盖板(5)顶端固定有支撑底座(6),所述支撑底座(6)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柱(7),所述第二支撑柱(7)远离所述支撑底座(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制顶板(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梓恒赵南南
申请(专利权)人:任梓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