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消防供排水装置,特别是一种水陆两栖用消防供排水机器人。
技术介绍
当下排涝抢险作业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下,当前的排涝抢险设备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特别是在排涝作业中,需要抢险人员涉水作业,存在抢险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并且现有的排涝设备存在以下问题:①以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为动力来源的履带式底盘的设备,不管是从发动机方面考虑,还是从重量方面考虑,同样只能在陆地上行走,不能在水上行走;②还有一部分设备因为底盘密封问题,只能够在水下短时间行走,如果在水中行走的时间过长,设备一旦进水,会导致内部电子元器件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达到在排涝抢险作业过程中,保证抢险人员人身安全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部件、浮箱、排水泵、动力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底盘部件的上端安装有动力装置和行走装置,下端与排水泵联结,底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部件(4)、浮箱(1)、排水泵(3)、动力装置(5)和行走装置(2),所述底盘部件(4)的上端安装有动力装置(5)和行走装置(2),下端与排水泵(3)联结,底盘部件(4)与行走装置(2)联结,行走装置(2)包括车轮(205)和传动装置,底盘部件(4)的两侧分别与两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的外端与车轮(205)连接,内端通过传动装置与动力装置(5)连接,浮箱(1)安装在底盘部件(4)的上端;所述的动力装置(5)包括发动机(501)及其驱动的液压站,液压站提供的压力油通过油管和控制阀系作用于液压马达(511)和排水泵(3);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部件(4)、浮箱(1)、排水泵(3)、动力装置(5)和行走装置(2),所述底盘部件(4)的上端安装有动力装置(5)和行走装置(2),下端与排水泵(3)联结,底盘部件(4)与行走装置(2)联结,行走装置(2)包括车轮(205)和传动装置,底盘部件(4)的两侧分别与两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的外端与车轮(205)连接,内端通过传动装置与动力装置(5)连接,浮箱(1)安装在底盘部件(4)的上端;所述的动力装置(5)包括发动机(501)及其驱动的液压站,液压站提供的压力油通过油管和控制阀系作用于液压马达(511)和排水泵(3);所述液压马达(511)通过传动装置与车轮(205)实现传动,液压马达(511)安装在底盘部件(4)上,所述底盘部件(4)上安装有液压油箱(512)和燃油箱(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1)的上端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盖板(101),盖板(101)与浮箱(1)一端壁铰接,盖板(101)与浮箱(1)之间通过伸缩杆(102)连接,盖板(101)的四周的壁上设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部件(4)的两侧分别与传动箱(204)联结,传动箱(204)中安装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为链条传动装置,其具体结构包括:双排滚子链轮(203)、滚子链轮(201)和滚子链条(202),双排滚子链轮(203)通过传动轴与传动箱(204)转动连接,双排滚子链轮(20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滚子链轮(201),滚子链轮(201)通过转动轴与底盘部件(4)转动连接,双排滚子链轮(203)分别通过滚子链条(202)与两侧的滚子链轮(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消防供排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204)的空腔内安装有自动抽水泵(104),浮箱(1)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105),自动抽水泵(10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浮箱(1)侧壁上的排水孔(105)连接。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承伟,丁玉昌,孔泳栗,贺中华,宋焕之,范文,刘昱龙,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鑫锐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